第141章 第一百四十一章民國文31

41.8% / 141/337

法國的事算是徹底結束了, 患也消除了,可以回國了。

這次回去是坐的飛機,先飛香港, 然后從香港轉機上海,有點麻煩,時間也長, 需要三四天, 但比船可快多了。

一開始, 二爺和陳婉娘不同意他們單獨去國,想要跟著兩人回去,霜好說歹說都沒用, 最后還是衛其軒出碼, 不知道說了什麼,才兩人答應下來。

他們去國的行程, 是和司徒潛一起的, 司徒潛要去理洪幫在那邊的分會,如果沒有意外的話, 未來幾年,他都會在那里發展。

有他在, 二爺夫妻的安全是不用擔心的, 也不怕被人欺負了去。

至于劉江和蘇衡夫妻,他們要留下來經營法國這邊的工廠, 為紅黨繼續提供金錢支持。

二爺夫妻送上去往國的飛機后,霜和衛其軒也上了去香港的航班,和他們同行的還有凌泉。

凌泉已經從大學畢業,打算回國創辦一家醫院,從事中西醫相結合的診療, 如果有條件的話,再創辦一個醫學院,培養一批醫學人才。這個無論是在戰時,還是對未來華國的醫學事業,都是有好的。

衛其軒了解他的志向后,給他開了一張銀行支票,并給了他幾個聯系方式,“想要辦到這些,就要打通各個方面的關系,這個或許你用的上。”

凌泉接過,鄭重的點頭,“謝謝衛先生。”

經過四年多的努力學習和實踐,他早就不是當初一腔熱,卻容易沖的孩子了。

別以為大學是個避風港,其實,以華國現在的狀況,他在大學很難不到歧視,就是有些老師,在他提出中醫治療方案的時候,也會大聲駁斥,說這是迷信,甚至三令五申嚴令止他用中醫來救人。

可凌泉一直堅持著,這讓他時不時的到謾罵,甚至肆意侮辱。

剛開始,他會學著忍耐,或者報警,后來發現沒用之后,就開始學著反抗。

他懂中醫,很懂的那種,知道刺哪個位會人行不便,哪個人痛苦,哪個又會讓人有奇奇怪怪的反應。

這樣的事多了,其他人再也不敢欺負他了,都躲著他走。凌泉也不在意,只一心讀書學習,有空時就去杰基爾醫生的醫院實習,學習治病救人,也學習醫院的管理。

杰基爾醫生知道他的志向后,認真教導,并讓他把上上下下所有科室都跑了個遍。

四年下來,凌泉很忙很忙,每天睡不到四個小時,空出一個小時完三餐,其余的時間就在學習,在工作。

努力就會有效果,現在的凌泉已經變,看清了很多東西,也認識到了自己能力的極限。

他知道醫生救不了國,但是醫生救的那些人能救國。他的力量微不足道,可只要能為華國灑下一顆名為醫學的種子,他就不算白忙活。

看著這樣的凌泉,霜心里忍不住嘆,苦難使人長,可苦難從不會磨去華夏人的脊梁。

飛機上無事,衛其軒就讓凌泉寫自己的計劃,然后他和霜幫著完善。

兩天之后,三人踏上了香港的土地,一下機,他們就被幾家報社的記者包圍了,都是過來采訪的。

這一次,衛其軒和霜一反低調的作風,接記者的采訪,拍照,并且順便還幫凌泉做了宣傳。

“衛先生,我們知道您又取得了一項數學研究突破的進展,可以說說嗎?還有,為什麼您在這項研究功后,要選擇回國呢,是有什麼特殊原因嗎?”記者提問。

衛其軒微笑,風度翩翩,“這項研究是數學方面的一大革新,算是開創了一種新的計算方法,這種方法對未來數學,理,化學等等方面的研究,都有莫大的好,與此同時,它將會形一套固定的計算公式,可以省去大量無效的計算......這就是這項研究最主要的作用。的我就不多闡述了,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下論文。另外這位記者朋友提出的回國原因,那是我接到了華東聯大的邀請,過來擔任數學老師。華國是生我養我的地方,能貢獻一份微薄之力,為這個國家培養一批數學人才,是我一個華國人應該做的。”

“據我們所知,華國的學研究環境是比不上法國的,生源能力也比不上,您放棄了那邊更發達的環境,會影響你后續的研究嗎?”

衛其軒挑眉,“數學是一門極繁也極簡的學科,在哪里都可以研究。我不會因為任何原因就放下研究,這是我一輩子堅持的事業。至于你說的生源問題,華國人從不比別人笨,他們比別人差是因為基礎薄弱,如果大學的數學不懂,我就從中學的容開始教,如果中學的容還是不會,那我就從小學開始教。只要肯努力,追上別人的進度,只是時間問題。”

他說的斬釘截鐵,把所有人都說愣住了。

又采訪了一會兒,然后記者們就轉向了霜,“士,我們都知道您是全球知名的作家,不知道這次回國后,您會不會繼續連載您的大作,是在法國的報紙上,還是國的?”

“回國了,自然要在國的報紙連載。”霜理所當然的道。

“那你有沒有考慮過,你寫的容也許水土不服,國讀者未必會喜歡?”一個記者突然尖銳的道。

“那你有沒有想過,我原本寫的那些小說,第一步就是克服了法國的水土不服,畢竟我是一個華國人,學著中文長大的,此時不過是換回了我原本悉的表達方式。再說,我的那些小說真的水土不服嗎?據我所知,我的每一本書,在國的銷量都在20萬冊以上,這就說明還是有很多人喜歡的嘛!”霜瞟一眼,輕飄飄的道。

20萬冊可不了,這年頭,有這規模的訂閱量,無一不是大文豪。雖然這期中,不了衛其軒的各方運作,以及背后報社的推波助瀾,可如果的書真的寫的不好,真水土不服,也不可能賣得這麼多。

士,其實我們都知道,您是新時代,那麼您怎麼看待嫁嫁狗隨狗這一說法,您的丈夫回國,您就跟著回國,從而放棄了法國的事業,您覺得這樣值得嗎?”那個記者不顧大家的反,再一次搶在別人面前問話。

“新時代?”霜微笑,姿態高高在上,俯視著那人,“在我看來,新時代就是子有充分的選擇權和自主權,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不違背法律,不違背公序良俗,想跟著丈夫就跟著丈夫,不想跟著丈夫,也沒人可以。嫁嫁狗隨狗?新時代是我想嫁給誰就嫁給誰,想隨誰就隨誰,你管得著嗎!哦,對了,我沒有放棄事業,我也是華東聯大的特聘教授,教文學的。我丈夫有志氣,回國報效國家,想要為國家培養數學人才,這樣國,有道德的人,我不該跟隨嗎?”

說著,還故意語重心長的道,“你們啊,不要一味的標簽,概念化每一種行為,人得有自己的堅守,也得有自己的認識。我丈夫國,難道我就不能國嗎?回國是我們達的一致意見,為什麼要說是我跟隨呢,而不是我丈夫跟著我呢?”

“沒錯,是我跟著我妻子回國,你看,大學一畢業,我們就回來了,這就是最好的證明。”衛其軒一攤手,為霜站臺。

見他這樣,馬上就有人發出善意的笑聲,然后就像約定好了一般,不讓那個記者再說話了,一開口,立馬就有人打岔。

問衛其軒教學計劃的,問霜打算什麼時候出新書,新書要寫什麼容的。

等他們問的差不多了,衛其軒又把凌泉拉過來,“這是我們華國極其厲害的中醫大夫,他的父親和爺爺都是名醫。他為了學習西醫,做到中西醫結合,取長補短,特意花費數年時間去國外學習。這次他回國,會開辦一家醫院,用實際行來證明中西醫結合的可靠之。另外他也將立專門的醫學院,為華國培養更多的醫學人才,報效國家。像我們這樣的人還有許多許多,他們有能力,更有一腔報國救人的心,請大家多多關注和支持。”

說著就讓凌泉發言,凌泉也不含糊,知道名聲響了,能為他的事業提供很多幫助,于是列舉了不中西醫結合,治療好了病患的例子,“這些都是我親經歷的,確實可行!我也希大家能相信中醫,也相信西醫,醫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治病救人,中西醫的結合,就是取長補短,取其華去其糟粕......”

說實話,經過這些年的歷練,凌泉也妥妥是個青年才俊了,雖然沒有衛其軒和霜的名氣大,但這麼一位優秀的人站在那里侃侃而談,并且言之有,眼中有,當下也染了不人。

他們決定回去,登完了衛其軒和霜的報道,也寫寫這個年輕人,并衷心希他的醫院能辦起來。

畢竟人吃五谷雜糧,生病在所難免,好醫生越多越好。

雖然是在香港轉機,但你不可能運氣那麼好,這邊剛下機,那邊就能坐上去上海的飛機。

衛其軒找人提前預定了,可買到的卻是兩天后的機票,因此他們還必須在香港停留兩天。

第一天除了再次被采訪,就是拜訪幾個衛其軒認識的人,然后左右這麼一說,請他們幫忙提供一些醫療設備,并運往上海。

開醫院除了錢,醫生護士之外,醫療設備和藥品是重中之重,這些你很難在上海弄到,從其他地方進口,很多也要通過香港的碼頭轉接,那還不如一開始就找這些地頭蛇幫忙。有他們的背書,材和藥品的來源就有記可查,也不怕回了上海之后,被當局惦記上。

這些如果讓凌泉一個人去辦,那他絕對要跑斷,可于衛其軒來說,就是半下午的功夫。

凌泉激不已,“謝謝,真是太謝了,衛先生。”

“不必謝我,我也希你能救更多的人。”衛其軒點頭。

第二天他們哪里也沒去,就待在酒店休息,本以為不會有事發現,卻沒想到看了一場好戲。

他們住的酒店,是機場附近最好的,裝修豪華,價格也昂貴,進進出出的要麼西裝革履,要麼就穿著制服。

就比如剛剛站在酒店門口那一位,穿著國黨的軍服,上配槍,服一不茍。

霜看他服上的標準,嚯,居然是一位上校,看年紀也不過二十七八,居然軍銜都這麼高了。

上校就那麼站在那里,子筆,一

沒多久,從機場駛過來一輛汽車,汽車上下來一位穿著和服的矮小男人。

上校也不上前,就那麼站著,等那個rb男人靠近了,他才出手,和人握住。

然后就是‘砰——’的一聲,伴隨著木倉響,rb男人頭上出現一個大窟窿,然后到地。

上校抓住他的手,做出驚愕的表,隨后像是才反應過來,掏出木倉,對著子彈來的方向連開幾木倉。

然后他第一個沖過去,要找到刺殺的兇手。其他人也有樣學樣,直接把那個死了的rb人在了地上。

如果不是霜眼尖,都不可能發現,在木倉響的瞬間,這位上校稍稍偏了一下頭,讓rb男人直接被中的額頭。

而且在轉的時候,還看到了那位上校眼中一閃而逝的笑意。

霜瞇起眼,看向衛其軒,“那個上校,你知道是誰嗎?”

衛其軒打量了一眼,“宋博濤,國軍人,英年早逝,以死亡為代價,守住了駱谷道。”

駱谷道是東北通往華北的一條必經之路,在道路的這邊有著一個規模不算小的城市,守住了駱谷道,就意味著,守護了那座城市百姓的安全,也意味著掐斷了一條rb從東北向華北進軍的路。

是一個的軍人!

看他配合人襲擊那位rb男人,想必是那人有什麼不妥之吧。

霜詢問,“要查查嗎?”

“不必了,”衛其軒搖頭,“不是什麼事,我們都需要知道,做好我們自己的就行。今天的事,你就當不知道吧。”

剛這麼說,門房就被敲響了。

衛其軒打開門,是侍應生帶著那位宋博濤上校。

侍應生戰戰兢兢的道,“先生您好,剛剛酒店門口發生意外,一位rb來的先生被人刺殺亡,這位軍正帶人搜查嫌犯,需要客人的配合。”

衛其軒點頭,冷淡的道,“進來吧,作輕點,不要驚擾了我夫人。”

隨后,他就讓開門,宋博濤后的人得到他的示意,進來翻箱倒柜檢查。

霜走到衛其軒邊,就這麼看著,什麼也不說。

房間雖然大,但能藏人的地方就那麼幾個,衛生間,床底下,柜等等,沒一會兒就搜查完畢。

見沒有可疑的人,其他人都退出去了,宋博濤上前,公事公辦的道,“你們有看到什麼可疑的人嗎?”

“沒有。”

“那好,要是看到的話,請及時通知我。”

“好的。”兩人點頭。

宋博濤轉出去,走到門口的時候,突然開口,“歡迎衛先生和士回國。”

衛其軒看他,“謝謝!”

等人離開了,他突然看向壁爐上面的通風口,如果剛剛沒看錯的話,宋博濤是看了一眼這個通風口的。

他什麼都沒說,起攬著霜離開,“我們先去吃點東西,然后再打包一些帶回來,今天這麼糟糟的,晚上就不要出門了。”

霜配合,拿起自己的手包,就順著他的力道往外走,里還道,“要不要凌先生一起?”

“不用了,他出門了,去和藥品生產公司的經理吃飯。”兩人關上門,腳步聲漸漸消失在走廊的盡頭。

又過了一會兒,空無一人的房間突然發出響聲,通風口被人打開,一個人影跳了下來。

他先是轉了一圈,發現房間確實沒人,細心的把通風口的柵欄又安裝回去,然后悄無聲息開門離開了。

衛其軒和霜到達餐廳的時候,那里已經坐了不人,因為門口的刺殺事件,有人心中不安,可也有人卻表示出了明顯的興

他們隨即選了一個座位,后面傳來竊竊私語的聲音,“殺的好,rb人都該死,要不是我有一家老小需要照顧,也沖上去了,殺一個保本,殺兩個就是賺了。也不知道門口那是誰干的,痛快!”

“痛快是痛快了,可你沒看到有穿著軍裝的人,帶著人搜查嘛,只希別牽扯到我們上才好。”

“呵,這些狗子,自己人死了那麼多不見著急的,一個侵略者死了,就上躥下跳的,呸!什麼東西!”

“好了,好了,你可別說話,免得引火上。”

“我就是看不慣,年紀輕輕的,不思量報效國家,給侵略者當狗!”

“你看不慣又能怎麼樣,好了,別說了。”

類似的聲音,不止后有,餐廳里面很多人都在說,只不過他們可以低聲音,只和自己的同伴討論,要不是霜耳聰目明,還真聽不清,匯集到一起,就是一陣嗡嗡聲。

抬手來侍應生,點了一些比較容易做的飯食,再讓他們打包一些甜點,今天就這麼對付過去了。

午飯時間沒有花費半個小時,他們就回去了。

關上房門后,衛其軒檢查了下通風口,雖然那人盡力還原了,但在知道那里之前藏了人的況下,還是能發現一些不對勁之

把通風口卡死,確保即便里面再爬人過來,也打不開柵欄之后,他們才安心休息。

霜詢問,“那人應該是逃了吧?”衷心希那人能順利逃,而且看宋博濤那反應,搜查起來不不慢,應該也是不想抓人的。

衛其軒笑了一下,“還在這間酒店,只不過換了服,他們是再也找不到了。”

香港現在還屬于英國管轄,在這里rb人是沒那個本事上躥下跳的,如果不是當場抓住,那幾乎沒抓住的可能。

“那就好,”霜也不去猜測可能是酒店里的誰,知道他是安全的就行。

第二天一早,兩人和凌泉一起,去了機場乘飛機回上海。

從香港到上海,差不多兩個多小時,中午的時候就抵達了,這次比之前還夸張,接機,記者采訪,還有學校派來的專車司機。

霜看著車窗外舉著橫幅的一群學生,忍不住啞然,這是人在民國,卻到了后世明星們的待遇了。

果然不管在哪個時代,對于偶像的熱,形式都差不多。

這一次他們沒有在機場多停留,而是收下了各個報社的名片,等他們有時間時再接采訪。因為在這之前,他們還要參加一些應酬。

作為名人學者,尤其是譽海外的數學家和作家,他們收到了很多請帖和拜帖,有當局領導的,也有當地有名的人家。

有些不得不去,有些可以送上一些禮,而有些卻是不必理會。

下了飛機之后,凌泉就和他們分開了。霜和衛其軒坐著學校派來的專車,先是住了上海最豪華的酒店,然后一連七天,參加各個宴會。

而他們走到哪里,記者攝影師幾乎跟到哪里,拍他們的行程,拍他們和某些大人的合影,然后大肆報道。

這期間,香港那邊的報紙發了過來,大家都看到了兩人歡迎的程度,連香港那邊都這麼追捧,愈加熱切。

于是選了一個時間,他們辦了一個發布會,表示兩人回國了,以及對未來工作方向給了代。

這一切弄的熱熱鬧鬧的,因為兩人驚人的熱度,把所有人的視線都吸引了過來。

在他們開發布會的同一時間,蒼鷹那邊展開了行結果未知,反正霜和衛其軒在發布會結束后,又開了一個盛大的宴會,把有權有勢的都留在了這里。

這邊拍照聲此起彼伏,那邊木倉響也集響起,匯出獨特的上海響曲。

這是上海,一個充滿了歌紅酒綠與腥斗爭的,真實上海!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