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95小農莊》 第二百零七章 小聚
Advertisement
鷂子屬于雀鷹,要是抓起來訓的話,過程也跟熬鷹大致一樣。
什麼連著六七天時間不讓鷹休息了,什麼喂麻團刮油,給鷹隼上腳絆子了……
陳凌是想想就頭大,更別說人也要全程陪著了,這法子純屬找罪。
這鷂子本來就是對他有所不同,之前還總是跟著他,結果連著幾次被撞見在家附近和喜鵲打架。
撞見次數多了,它也就不躲了,索就在院外安了家。
現在是霸占了院外香椿樹上的喜鵲窩。
陳凌知道最近雪天,鷂子不怎麼出窩,就搬來竹梯爬上去,把一只麻雀塞進它的窩里。
這時候鷂子正在窩里睡覺,著腦袋,渾羽蓬松炸起,跟個貓頭鷹似的,陳凌搞出來的靜嚇了它一跳,但當它看到是陳凌又麻雀塞進來之后,才漸漸平靜下來。
而后沖陳凌鳴一聲,便把那只麻雀按在爪子下面,用它鋒利的喙撕食起來,很快就吃進了它的肚子,只剩下一堆淋淋的骨頭和羽。
陳凌就把剩下的一只也遞給它吃。
一天兩只麻雀,說飽不飽,說也不會太。
由于前陣子粘鳥網每天能網到許多鳥。
籠很快就裝不下了,就每天回來喂給鷂子吃。
從最開始每天四五只的喂。
到后來的三只。
到現在每天兩只。
以后可能還要減到一只。
就這樣的法子吊著它。
了臘月,又有大雪覆蓋,野外的食已經很,在習慣了自己的投喂后,陳凌不怕它不主求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這只鷂子陳凌它雕兄可是錯了,人家其實是母的。
這還是前陣子王立獻在院外無意間看到這只鷂子后,給辨出了公母。
說是公鷂子本就沒這麼大的。
“不雕兄,難道以后改雕妹兒麼?那多難聽啊。”
陳凌嘀咕一聲,扛著梯子回家。
……
臘月十一,雪停了,早晨村里到又響起了掃帚和鐵鍬的聲音。
陳凌這兩天在家又陪著媳婦做了床單人被。
其余時間不是冒著風雪去果林附近的地套旁撒糧食,下兩個夾子,就是守在火爐旁把玩老丈人送他的弓箭,當然了,主要制作箭矢,因為王存業只給了他這張大弓,箭矢也就給了三支。
不僅箭矢給的,其實弓弦也是壞的,還是回來后王立獻給他換的新弓弦。
因為這張弓是王素素的爺爺留下的,年頭有些久了。
在給王素素找醫書的時候,才從老屋翻出來的。
陳凌見到一眼就看上了,這弓比一般的弓要大不,王存業留在家里也沒啥用,就讓他帶了回來。
早上起床把院子和門前的積雪清掃過一遍后,陳凌就對著南面墻下面留著當柴燒的老樹樁開始彎弓箭。
“哚”、“哚”、“哚”……
一道道箭矢木樁的聲音在院中響起。
……
“阿凌,水機又凍住了,快提壺熱水過來。”
“好嘞。”
了冬之后,只要開始上凍了,水機被凍住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
有嫌麻煩的,就把水缸提前打滿水,能持續用上好幾天。
今天他們家就是兩口大水缸的水全部用到底了。
需要再打兩缸。
于是陳凌就放下弓箭,去廚房提了壺熱水,走到水井旁。
只見井旁水機的流水口已經掛上冰溜子,而水機部的膠墊和鐵槽子也結結實實的凍在了一起。
陳凌試著了扶手,凍的結結實實,本都不一下的。
Advertisement
“我來倒吧。”
王素素拿過水壺,把水倒水機的鐵槽子中。
冒著熱氣的開水燒上去,里面的冰塊立馬被沖開了。
陳凌趁著這個空當,就幾下扶手,咯吱咯吱,先是極為空無力,隨著熱水進水管,才傳來一陣的吸附。
這是井水被吸上來了。
而后再用力的幾下,就從流水口竄出一道清澈的水柱,嘩啦啦墜放好的洋鐵桶中。
接滿一桶水,再接一桶。
兩桶水接好就提到廚房倒進水缸中。
之后就換王素素來水,他挑水。
這麼來回幾趟,一個大水缸的水就灌滿了。
“富貴叔,俺來找你玩了。”
他們兩人在院里忙活的時候,六妮兒和王立獻父子倆過來串門了。
“挑水吶富貴?”
“嗯,水缸沒水了打兩缸水,馬上就好了。”
陳凌笑著應了聲,了六妮兒的小腦袋瓜,就繼續忙活。
他現在干起活來麻利得很。
很快就把另一個水缸也裝滿了水。
“嬸嬸,俺聽小姑姑說,你生完娃娃就要在家開藥鋪給人看病,是真的嗎?”
“是真的啊,怎麼了?”
“那你能不能給俺看看,俺為啥老流鼻涕哩?現在鼻涕娃都不流鼻涕了,就俺還在流,以后要是他們都喊俺鼻涕娃可咋辦。”
王素素聽完就憋不住笑了:“嗯,嬸嬸給你配點藥,待會兒拿回去泡著當茶喝,過完年就讓你不再流鼻涕。”
“哇,嬸嬸你真好,等伱生了娃娃,俺來幫你帶娃娃。”
陳凌挑完水,把水缸蓋上,六妮兒已經在外面玩著雪,吸溜著鼻涕,和王素素聊上了。
就趕讓這父子倆進屋。
到了屋里,沏上熱茶。
王立獻說明了來意,“家里蘑菇棚的蘑菇長了,待會兒過去摘點吧,這大雪封山哪兒也去不了,都去棚里玩玩,俺再把聚勝上,咱們晌午再喝頓酒。”
“行啊,我前兩天就想著找你倆喝酒呢。”
陳凌聽到這話拍著大笑起來,“這樣的天氣,不坐一塊喝頓酒多可惜啊。”
實際上,這時候王立獻家暖棚里的蘑菇也到了該摘下來賣的時候了。
但是大雪把山路封了,沒法去縣城趕市場,就只能再等一陣子雪化了再說。
“那行,俺這就去聚勝,待會兒你們早點過去。”
王立獻聽到陳凌答應,高興的點點頭,就起拉著六妮兒往外走。
夫妻倆把他們送出去后,兩人也不多耽擱,就立刻收拾東西,準備待會兒去王立獻家。
“正想著蹭飯沒地兒去呢,獻哥就來了,我去抓只,待會兒拎過去。”
“嗯,我去換裳。”
王素素去屋里換服,陳凌就從舍逮了只大公出來。
母還在下蛋呢,現在自然是能不吃就不吃。
很快,王素素就裹得嚴嚴實實的從屋里出來。
兩人就鎖上門,提著大公朝王立獻家走。
他們三家子其實不用這麼客氣。
但王立獻和王聚勝兩家子事大方,兩家殺羊,是羊就送過來十斤八斤的。
這樣他也不能小氣了,上門自然不能空著手去。
……
王立獻家的蘑菇棚是在他們院子東面的自留地里建的。
占地也不大,就二分地不到,是三面土墻建的斜坡式的土大棚,積雪清掃的很干凈,現在的塑料上蓋著厚厚的一層的茅草墊子,這是夜間和雨雪天保暖用的。
晴天的時候,把被褥樣式的茅草墊子用繩子拉拽著卷起來,讓塑料充分暴在下。
Advertisement
白天接照,晚上保暖,里面的溫度就經常保持在三十攝氏度以上。
陳凌夫妻兩個把大公放在王立獻家里后,就跟著王立獻來到他家的蘑菇棚這邊。
他們前腳過來,王聚勝一家四口后腳也到了。
是跟著劉玉芝來的。
幾人熱鬧的笑談一陣。
婆娘們就領著幾個娃娃鉆進暖棚里采蘑菇去了。
陳凌他們則是還不急,而是走到了大棚頂上,聊著天四張著。
男人嘛,不管多大歲數,骨子里也還是喜歡爬高上低的。
這土棚除了后方的那面墻是長方形的之外,兩側的土墻是直角三角形的,就跟個簸箕似的。
所以沿著兩側的土墻,走著斜坡向上,很容易就能登上棚頂。
……
王立獻家是在村里東北角的邊邊上。
挨著的是村子東邊的耕地、池塘、水,還有一片沙灘地、野樹林。
現在也全都被白雪覆蓋著。
這里陳凌和王聚勝是不經常來的,從大壩上路過的時候也只是遠遠的看幾眼,所以這時就饒有興味的到看著。
后面看到以前留下來的老戲臺,還從棚頂下來,讓王立獻領著在這邊的耕地轉了一大圈。
這才回來,走進蘑菇棚里。
蘑菇棚有個低矮的小門,其上掛著厚布門簾。
像是陳凌這樣人高馬大的,還得努力彎著腰才能進去。
這一鉆進棚,一熱騰騰的覺就從四面八方涌了過來。
四下過去,棚全是用菌種袋子堆的一列列的墻。
墻面上長滿了大大小小、層層疊疊的蘑菇。
這些全是平菇,看起來長得厚飽滿,勻稱,比生長山里平菇要好看太多了。
婆娘們正領著娃娃在四轉著挑蘑菇摘,熱熱鬧鬧,一陣歡聲笑語。
“咋樣啊富貴,來年也弄個棚吧,瞧這蘑菇長得多好。”
王立獻摘下來一朵極大的蘑菇,這樣的蘑菇再長就要長老了,所以不能賣的話,就得摘下來趕吃。
“弄一個,來年秋天就弄一個。”
陳凌上胡應著。
來年這時候娃娃就生下來了,他哪有這份閑心思。
而后也挑了朵特別大的蘑菇摘下來。
好家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估著一斤多了。
這賣的時候再稍微灑點水,那一筐子蘑菇,斤量要漲到百多斤了。
“聚勝哥你別吃啊,這玩意兒看著干凈,實際上里面臟東西也多,生吃可不行。”
陳凌轉過頭,就看到王聚勝在后貓著腰,摳了兩個剛冒頭的蘑菇丁,正往里塞呢。
“沒事沒事,俺已經把它吐了。”
王聚勝嘿嘿一笑,趕呸了兩口。
他這人好歹是上過大專的,但是也不知道是不是小時候沒吃過飽飯,留下的病,啥玩意都想往里塞。
小到麥苗草芽,大到瓜果蔬菜,什麼都不放過。
是陳凌就見過他好幾次,把茄子、青椒、豆角的在服上一蹭,就往里塞,嘎吱嘎吱吃的還香。
西紅柿黃瓜吧,他還能理解,別的蔬菜拿來生吃,反正他是做不到的。
當然蔥姜蒜香菜啥的除外。
這時候,他上剛說吐了,轉臉就道:“獻哥,這蘑菇味道還不賴啊,吃起來跟山里的差不離,等過幾天雪化了,拉到城里賣,價錢肯定低不了。”
王立獻聽了一笑:“其實俺這前陣子還有點后悔哩,后來看到這滿棚的蘑菇,心里立馬踏實多了,就想著今年就算這蘑菇不行,來年在這里邊種點青菜也肯定不吃虧。”
Advertisement
對此,陳凌表示認同。
雖然地方小,但折騰起來也容易啊。
種點啥不費事。
是賣是吃都隨心意。
“聚勝哥,看來你也吃過山里的野蘑菇啊?”
“吃過啊,俺啥東西沒吃過?”
“那狗尿苔哩?你吃過沒?”
陳凌轉過問他。
“沒啊,俺傻了才吃那玩意兒,那可是狗尿在地里長出來的,有毒。”
“哦。”
沉默了一會兒,也不知道哪弦兒搭錯了。
王聚勝砸了咂,似在回味,“你別說,這狗尿苔雖然難口,但是還真沒啥狗尿味,就是霉味重了點。”
“……”
“靠,你還真吃過。”
“呃,沒吃沒吃,俺是聽別人說的。”
三人邊說笑著,邊摘蘑菇,沒一會兒就跟婆娘娃娃們面了,而后一伙人繼續挑大的摘。
在暖棚里待了有大半個小時,蘑菇摘了一大堆,眾人也都是被熱的額頭冒汗,臉蛋通紅。
到了該出去的時候,擔心這一熱一冷的傷風,就又都裹得嚴嚴實實才陸續往外走。
“呼,涼快了,這家伙里面熱得差點不過氣。”
王聚勝扶著腰著。
也確實,在暖棚里雖然暖和,但是熱熏熏的沒啥新鮮空氣進來,到底是外面清新涼爽些。
隨后轉沖后面一群娃娃道:“丹丹,六妮兒,把蘑菇抱好了,待會兒你們富貴叔給咱們下廚做好飯,就用這蘑菇,誰要是把蘑菇丟了,就不讓誰吃飯。”
兩個小娃娃立馬認真又期待。
“沒你們這樣的啊,我是來蹭飯的,怎麼還讓我下廚?”
陳凌登時屈。
張巧玲也嗔怪道:“富貴別聽他的,這麼大的人了說話不把門。”
“嬸子,富貴叔燒菜好吃,俺們才愿意讓他下廚哩。”
六妮兒這時說道,“聚勝叔肯定也是這樣想的,你不要怪他。”
“哈哈,好家伙,六妮兒也會給人說好話了啊。”
王聚勝聽了高興的把六妮兒抱起來,還給他了鼻涕。“你娃看著瘦,還真不輕哩,再過兩年到七八歲,叔都抱不了。”
其實他們老爺們兒,也就是上鬧著玩的,誰也不會當真在意。
最后這天晌午飯不僅陳凌沒手,大家伙誰也沒咋手下廚。
就只是用陳凌帶的調料,弄了頓火鍋。
在紅泥火爐上架鍋,各類跟菜不斷在滾燙的鍋中涮,吃得大汗淋漓。
王立獻家前幾天定親時剩的不,陳凌兩人過來也帶了不,完全夠吃。
吃著火鍋,喝著酒,閑聊著天。
這頓飯吃到天黑,迎著這場冬雪,圍爐夜話,三大家子熱熱鬧鬧的,給寒冬臘月添了抹暖意的同時,一縷年味兒也在不經意間跟著飄散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