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我的1995小農莊 第二百五十八章 奇怪的雞

《我的1995小農莊》 第二百五十八章 奇怪的雞

Advertisement

陳凌也沒想到自己會有被收太多而影響心的一天。

他只是想舒舒服服過自己的小日子,錢夠花了就行。人這輩子太短,總不能啥事都奔著錢去吧。

他連這農莊都是為了玩耍,以及為了以后自己能給兒稍稍留點家業的想法才建的。

沒想到在這山里,在這通訊并不發達的年月竟然做出點靜來。

只不過,有日月天傍,他是不太看重錢的。

反而擔心錢一旦多了,生活會因此變了味道。

親朋好友相也失了真。

但好在,王素素自始至終都是那個易于滿足的人,無論掙錢多的心思也沒什麼大的變化。

現在掙錢多了點,也只是覺得建造農莊沒虧本了,以后養娃能輕松不

僅此而已。

這是讓陳凌最得安的。

事實上,他的這方面擔心是多余的。

就說買酒吧。

憑現在人們的消費能力與購買力,在很長時間之來這麼一次,那還可以。

要是覺得能每月都有大批量的人來這樣買酒。

那純屬陳凌想多了,也沒那麼多有錢人啊。

何況他這里還不是什麼大城市。

誰閑著沒事往這山里鉆呢?

他也是被最近的一連串的巧合給搞得有點擔心他們這個小山村變得過早的商業化起來。

生活會失去本來的味道。

為什麼這麼說呢?

最初原因還在于水庫里的老鱉上。

由于這千年不遇的大老鱉傳揚甚廣,吸引了太多人的目,最近陳王莊這里時常是人山人海,讓一些心思活絡的人看到了商機。

很多人來村子附近擺攤賣起東西來。

從香燭火紙紅布等祭品開始,慢慢地,吃的玩的也開始有了,儼然都要了一個集市雛形。

這其實也沒啥,某些方面甚至不是啥壞事呢。

但有好自然也有壞

這人一多,很多事就不控制,尤其是熱鬧過后,一片狼藉,搞得垃圾遍地,那形與后世的旅游景區都有一拼了,讓人看了特別鬧心。

雖說借著鱉王爺那些神神叨叨的說法,后來衛生方面改善了很多,但是陳凌還是不可避免的到了些許影響。

可能村民們還不怎麼在意,但他在后世經歷過這些,眼里看到的東西自然不一樣,考慮的也有點多。

老丈人看出來他不太對勁,后來問了問,聽他簡單說了幾句后,就說他想多了,還笑他腦瓜子太靈活也不是啥好事,別人哪會想這麼遠。

關鍵誰知道那鱉王爺明年還在不在這里,這都是兩說。就跟以前一樣,說不定多長時間才出來這一次,下次在人前面,說不定啥時候了。

鱉王爺不出來,人家哪還有這麼多人大老遠的跑來他們這里,那不是閑的麼。

陳凌一聽這話,頓時就釋懷了,也對,蒜頭是他控制的,以后讓它們在外面,人們看不到它,自然也就不會有這麼多事了。

現在有這麼多人過來,還是蒜頭時不時會面的緣故,也不知是不是水里不明生的影響,他也沒弄明白。

于是決定時間過去看看,給蒜頭打個招呼,讓它們以后注意點,不要輕易在人前面。

這樣可能會好一點。

……

下午,王來順過來了一趟,說過兩天省城電視臺和市里電視臺的記者都要過來,想請陳凌去陪同一下,在攝像的時候,跟著轉轉說兩句話就行。

其他不上鏡的時候,不用麻煩他。

要不然,人家記者來了,他們這些泥子也不知道說啥,說話也張的打磕,只會全程傻笑,太給村里丟人了。

Advertisement

陳凌想了想就應下了。

反正也只是上個鏡而已,其他不用他管,這是小事一樁。

王來順聽他答應就放心了,就在農莊坐了會兒,閑聊了一陣。

最近老鱉的事鬧得靜不小,傳得相當廣,不僅周圍幾個縣城都過來看熱鬧上香,連市里和省城也被驚了。

畢竟負責防汛的值守人員不是擺設,這種事不可能不向上面匯報的。

這也是李敏他們匆匆返回的原因。

也是省電視臺和市電視臺專門要跑過來一趟的緣故。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記者都還沒來呢,梁越民一家倒是先過來了一趟,也是專程來看老鱉的,順便找他放放牛。

期間通過梁越民這邊,還得到了趙大海和山貓兩家子的消息,說過些天也要過來看老鱉,連韓教授也要跟著來一趟。

這家伙,不來的時候是都不來,一個說來,就全要來了。

但是話說回來,這也正常,畢竟老鱉這事兒在普通人眼里還是有點驚人的。

連韓教授聽了都要親自過來跑一趟,就更別提其他人了。

……

“這次回來待多久?”

在坡地上趕著羊,放著牛,陳凌找了塊地方和梁越民一塊坐下。

待幾天啊,也說不準,反正現在我們也不忙,怎麼也得等到大海他們過來吧,大家再聚一聚嘛。”

梁越民笑道。

他很喜歡來陳凌這邊,和這些朋友在一起玩,是很放松的。

大家都沒啥利益牽扯,單純的只是放開了心懷的玩,那覺整個人心都放松了下來,上山下河,很快就沉浸其中,玩出了樂趣。

只一次就覺上了癮一般,時常在心里惦記著。

而且陳凌這里,山水景也好,地理位置也好,總之,確實有種說不出的覺,是其他地方不備的。

哪怕只是讓他留宿一晚,心靈也會得到寧靜。

所以回來了就立馬跑過來找陳凌玩,哪怕沒有老鱉也肯定過來。

“行,家里娃娃們也都快開學了,正好趁這個機會來玩一玩,熱鬧一下吧。”

陳凌是完全不介意親朋好友來的,也樂得接待他們。

何況,下次再聚,估計就到年后山貓和杜鵑結婚的時候了。

今年這下半年,大家各有各的事,提前熱鬧熱鬧也好。

至于梁越民,別看他上說沒啥事,其實他現在也想著離他們家,在外邊搞一搞自己的事業呢。

畢竟還是屬于自己的比較自由。

只是,這些事太煩心,他是不怎麼往外講的。

“是啊,小明今年也該上一年級了,開學前讓他們好好玩玩吧。”

小胖子來了一下車就跟著王真真到跑來跑去撒歡玩去了,因為村里的小娃子們今天開了學,他們也一大早就跑了過去。

村里小學第一天開學,除了老師查作業之外自然就是勞了。

畢竟隔了一個暑假,校園里的雜草都快長滿了,開學第一天,讓學生鋤鋤草,順便也收收心,其實也就跟玩一樣。

然后小胖子跟在王真真后邊也去學校湊熱鬧,柳銀環不放心他們兩個,也跟了過去。

只剩梁紅玉和秦容先留在坡下的地里和王存業種菜,陳凌和梁越民在坡上放牛。

“你們這邊的鱉王爺可是真是大啊,恐怕真有幾百歲一千歲了吧,還能帶著別的老鱉到巡游,這跟了也沒兩樣啊。”

別看梁越民出過國,但說起老鱉來,還是滿臉驚嘆,直說沒見過這麼大的。

早上過去看的時候,直接嚇得愣在當場。

Advertisement

事后連說不虛此行,當真開了眼界。

“是啊,老馬還識途呢,啥東西活的時間久了,都會有靈。”

陳凌如此說著,同時卻在想蒜頭最近面有點頻繁了,吸引人過來觀看倒是次要的,他擔心是不是水里的不明生在作怪。

決定這兩天就趁夜里過去看看是什麼況。

現在大家伙全被鱉王爺的說法震懾,連船都不敢下水,人就更別提了,負責防汛的值守帳篷也從大壩上搬開,讓王來順給安排到了村里住著。

一切都給鱉王爺讓位了。

他趁著夜晚過去的話,是不會有人注意到的。

“叔叔,叔叔,你快看這是啥……”他們兩個說著話,小胖子突然滿臉興的跑了過來,到他們跟前后,就把一個方便面袋子往他跟前一,里面是兩只淺黃的小唧唧著掙扎著要從往外鉆。

“咦,小仔兒,你打哪兒抓的?不是抓的別人家的吧?”

陳凌一看是兩只小苗,頓時愣了下問道。

“不是,是我們在學校鋤草的時候,狗從草里逮到的,小姑姑讓我抓回來。”小胖子仰著腦袋,著滿頭汗水嘿嘿笑,然后遞給陳凌,“叔叔,給你,你幫我養著吧。”

旁邊的梁越民看著兒子一臉郁悶,這他娘的,這兒子玩的回來了眼里都沒他這個親爹的嗎?便問:“你媽媽呢?不是看著你們嗎?”

小胖子轉頭看了看后,嫌棄道:“媽媽跑得太慢了,還害怕村里的狗,還沒過來呢。”

“我要回去了,小還有很多,我要全部抓回來,讓叔叔給我養,叔叔養的最好吃了。”

說完,把兩只小苗連著方便面袋子塞到陳凌手里,自己轉里“嗚嗚嗚”的著,他幻想自己是只大老虎,一蹦一跳的跑掉了。

“走,咱們也過去看看吧。”

梁越民不太放心兒子,就想跟過去看看。

陳凌便向老丈人打了聲招呼,讓他幫忙看著牛羊,兩人就跟著走向了村里。

與村外相比,村里這時候其實是很熱鬧的。

看老鱉的人有相的人過來上門作客的,也有順勢走親戚的,也有專門等著看老鱉,花錢在村民家留宿的。

和以往的平靜大相徑庭。

所以說,某種程度上,陳凌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

不過呢,短時間的熱鬧并不是壞事。

起碼大家最近都高興的,村民們人人膛,都覺得沾了鱉王爺的,心里與有榮焉,說話都大聲了起來,有三分自豪在其中。

兩人沿著打麥場的那條路走著,半路遇到了柳銀環,倒不是被狗嚇住,而是在堰塘附近被大鵝給攔住了,嚇得不太敢過來。

小胖子見了還大聲嘲笑他媽媽笨蛋,結果聲音太大,被幾只大鵝追得抱頭鼠竄,嚇得哇哇著跑回了學校,還是陳凌把大鵝趕開,才領著梁越民夫妻兩個走進學校。

陳王莊的小學依然沒有修建大門,走進去眼是青磚鋪地的一條路,有兩米來寬,路兩旁是大樹,停放著幾輛自行車。

可以說,這條路是中線,兩旁就是兩排教室了。

在教室的前后長滿了雜草,一個個小娃子正在草間吭哧吭哧忙碌著,一邊笑鬧一邊鋤草,空氣中滿是熱鬧的氣氛,與青草的香味。

時不時還有老師推著架子車,把草扎得滿滿的推到校外去,看到陳凌就停下笑著說兩句話,顯然是都認識他。

陳凌三人跟在小胖子后面,一眼就看到了王真真,小丫頭在這邊也還像個孩子王似的,領著小黃狗和一幫小娃子對一群小仔子圍追堵截,雀躍間,腦袋后面的小辮子一陣甩來甩去的跳著,留下一串歡聲笑語。

Advertisement

見到陳凌過來,小黃狗表現大增,或許是黑娃小金經常在陳凌面前邀功,小黃狗也覺得這個才是真正的老大,噙住一只小仔就屁顛屁顛的跑過來,把小仔放到陳凌跟前,瞇著眼背著耳朵,尾搖得跟風車似的。

“咦?這是小野啊?咋土苗也有,野苗也有?”

陳凌一看到眼前的小仔子,那細長的就跟普通的苗不一樣,雖然臟兮兮的,但他一眼就認出來這肯定是只小野

“姐夫,你快過來,這里有野窩。”

這時,小娃子們把小仔子都抓住了,王真真就站在一墻角沖他招手。

這是墻滋生出來的一大片白殘花,也就是野薔薇,長得極其茂盛,其間赫然是藏著一個野窩,里邊還躺著兩枚野蛋呢。

“嗯?咋回事?這些蛋殼可不止是野蛋的蛋殼啊。”

陳凌蹲下來仔細一瞧,發現還有土蛋的蛋殼,土蛋明顯比野蛋大一圈,而且蛋殼也更顯發白,區別還是大的。

隨后他捻起窩的幾,臉上更加愕然:“這他娘的是村里土啊。”

“不會是鳩占鵲巢,村里土在這兒抱窩搶了野的窩吧?”

“搶了野的窩,還把野蛋給幫著孵出來了?還有這麼巧的事?”

不然那些小仔子怎麼都差不多大呢?他土和野從小就抓著在家養,自然不會辨認錯。

而且老母抱窩這事兒吧,也有說道的。

你還別說,在夏末的時候,鄉下有經驗的老農是不會讓母抱窩的。

一是因為夏季高溫炎熱,母抱窩容易熱死。

二是因為秋季孵化的苗和春季孵化的苗相比,春季的苗會更加的健康茁壯。因為夏末孵蛋,苗是長在秋天里的,秋季的雨天較多,禽類病疫多發,秋天的苗可不好喂養,且蟲子減,養到冬天才是半大,不管下蛋還是帶到集上賣都不劃算。

一般發現母有抱窩跡象就會立刻阻止。

不讓母抱窩的法子,也很簡便,只需將抱窩的老母關進籠子里,放在涼地里它兩天,再用黑布蒙上眼,這就非常管用了。

至于原理,誰也說不出個一二三來,反正就是管用。

但是話又說回來吧,這散養的土子野,一般養的人家也就是在夜里回到家,飛到樹上睡覺的時候,打著手電筒數兩遍數目,只要沒,那就沒啥事。

很多時候,土容易到下蛋,在外邊抱窩,這也是常有的事。

沒辦法完全阻止。

即便是有經驗的養人家,也防不勝防。

經常的有老母躲進草里和麥秸垛里抱窩。

一不留神,它們就在產蛋做窩,開啟了抱窩孵蛋模式。

連著幾天不見影,再次出現,往往就領著一窩小仔子回家了。

但即便如此,老母把野窩占了抱窩,而且很可能還把野蛋幫著孵出來了,這都太讓人驚訝了。

也過于巧合。

聽到陳凌這麼說,別說梁越民和柳銀環了,連跟著湊過來的幾位老師也都嘖嘖稱奇,都說還沒見過這樣的事。

小娃子更是張著,七八舌的討論起來。

“富貴,我聽人說,這老母不是喜歡幫鴨子鵝啥的孵蛋嗎?孵野蛋也算正常吧?”柳銀環問道,畢竟也是長樂鄉出來的,有過鄉下生活,還是知道些的。

“不一樣啊嫂子,那是人為的,因為鴨子不會孵蛋嘛,人就塞進抱窩的母肚子底下讓它孵……”

Advertisement

陳凌解釋了兩句,又笑:“不過抱窩的老母確實不可理喻,你給它放一顆乒乓球在窩里,它也當自己的蛋來看待,認認真真的守著孵化。”

“這個野窩里的事,恐怕也真是個巧合。”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覺得這事有趣。

圍著野窩看了看,又在附近到找了找,除了一條長蟲之外,再沒有其它特別的發現。

這時候也快到中午了。

學校也到了放學的時間。

幾個大人就帶著一群小娃子抓著小仔走出學校,還在附近打聽了打聽誰家土喜歡往學校里跑,說是老母孵出小仔子來了。誰家老母不下蛋了,讓他們趕出來領。

老母抱窩后,是有大概半個月或者一個月時間不下蛋的,有經驗的人家會看出來。

最不濟自家的母下蛋了,總是知道的。

陳凌本以為這一喊,大伙就會檢查一番自家的窩,或者立馬反應過來,察覺出不對勁的。

沒想到他們這番吆喝,沒啥人回應,主要是人家一看是陳凌就不好意思要了,無非是幾個小仔子而已,之前給他們家里鴨打針都沒要錢。

現在還主找著把小仔送回來,又有誰肯要呢?現在村里這麼熱鬧,人也多,真沒那麼厚的臉皮。

“奇了怪了,咋送上門還沒人要哩?”陳凌不撓頭。

“總不能野孵出來的蛋吧?”

以前大家丟了蛋,站在房上罵,去大喇叭喊都不離奇,今天居然沒人吭聲。

“沒人要你就先拿回去養著吧,這小太小了,在外邊跑著可活不了多久。”梁越民說道。

陳凌皺皺眉頭,只好帶著小娃子們把小仔全給帶了回去。

這家伙,本想著來年開春再孵小的,一下又多了這麼些。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