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天燒炕的時候,大家又一次聚在了張家。
張家今天是格外熱鬧。
不僅徐氏娘家人過來看效果,楊元鼎也來了,還有一些其他鄰居也過來看熱鬧。
張小山也特地調了個時間,在家專門招待徐氏娘家人。
點第一把火,依舊是讓張小山親自的手。
給足了一家之主的面子。
這種濃濃的儀式,讓張小山忍不住的就抬頭,格外重視起這件事。最后點火的時候,差點沒因為太過嚴肅莊重,而點不燃——畢竟燒火時候,撅著屁往灶里吹上幾口氣,才更容易引燃一點。
張小山思想包袱太重,有點不愿意用這麼難看的姿勢。
最后還是小松怕火苗熄滅了,忍不住沖上去鼓起腮幫子吹了幾口,才算是功點火。
張司九也怪張的:畢竟從前也沒試過,多有點新奇,以及怕不功。
側頭問楊元鼎:“接下來呢?等多久?”
“燒一會兒就行。等覺到炕熱了,就好了。”楊元鼎低聲音,也有一點兒不確定:“我忘了等多久了,但應該不超過半小時吧。”
其他人也在悄悄討論,畢竟都沒見過這種新奇的東西。
徐氏尤其張,但沒忘了自己的份,盡職盡責的當好一個主人,干好一個主人該干的事,又是給大家倒水,又是給大家抓炒黃豆吃,反正忙得不行。
半個小時過去后,張司九和楊元鼎一起進屋去了火炕,看看到底熱了沒。
進屋之前,張司九還有點張,生怕不功鬧笑話。
但推開門進去那一瞬間,就直接整個人放松了。
屋里明顯比外頭要暖和很多。
再一炕,那更是有點兒燙手——了!
張司九轉頭看楊元鼎,面上的笑容怎麼也克制不住。
楊元鼎也了,然后咧笑:“功了,功了!咱們功了!”
他轉過頭,笑得像是中了五百萬大獎,還出手來要擊掌——
這種行為,張司九從前還真沒有過,但在這一瞬間,還是迅速的出手,跟楊元鼎來了個擊掌。
不得不說,擊掌好像更讓的快樂加倍了。
這種覺還真不賴。
兩人相視一笑,然后一起打開門,招呼大家進來:“快來試試!可暖和了!”
然后他們就這麼一起看著大家挨個兒坐在炕上,又被燙得趕跳下來——屁不住啊!這個火炕真的有點熱!
鄰居們試了試之后,一個個都迫不及待去跟徐氏打聽怎麼做火炕了。
而徐家其他人就和張小山,楊氏一起坐在火炕上聊天喝水,火炕。
張司九不得不提醒他們:“的確是要多喝水,不然容易上火!”
Advertisement
用中醫的話說上火,用西醫的話說,容易因為水分攝,而氣候又格外燥熱,導致各種輕微炎癥。
反正解決辦法都是多喝水,多吃新鮮蔬菜。
徐家人對火炕贊不絕口的同時,又問張小山,自家能不能將這個當一門營生做下去。
畢竟現在能做出火炕的,只有他們家。
要換以前啊,他們還未必會問張小山,畢竟張小山太普通了,年紀不算大,連個穩重都稱不上。
但現在不一樣,火炕這個事兒是張家搞出來的,而張小山又在衙門里干事,于是在大家心里,張小山的地位是猛然網上竄了一大截的。
張司九本來還有點害怕張小山在這樣的環境下飄了。
可沒想到的是,即便被舅兄給吹捧了,張小山分明也很,甚至有點的況下,他也沒飄。不但沒飄,反而很清晰地明白自己到底有幾斤幾兩。
張小山被問之后,第一時間扭頭看向了張司九和楊元鼎。
他們兩個正在炕尾上說悄悄話。
然后,張小山問張司九他們:“九娘,你說呢?”
這個表張司九可太悉了——要是徐氏在這里,張小山肯定張口就是一句:媳婦你說呢?
無言片刻之后,張司九側頭問楊元鼎:“元鼎你決定吧。圖紙是你畫的,法子是你想的。肯定得你來定。”
楊元鼎也沒直接大大方方就給了,想了想之后,這麼說了句:“你們要做也行,不過我有個條件。”
徐老大毫不猶豫:“您說。”
知道楊元鼎是楊縣令的小兒子,徐老大對楊元鼎的態度,那真是畢恭畢敬的。一點沒把楊元鼎當小孩子的意思。
楊元鼎指了指張司九:“再給他們家盤兩個炕,大小他們定。然后再給縣衙里盤五個。一個我爹娘用,然后我與兩個哥哥的,還有一個,放在他們晚上值夜的屋里。”
盤一個炕,其實也不花多材料錢,主要是人工費。
所以,雖然楊元鼎一張口要麼這麼幾個,但對徐家來說,仔細一算賬,還真不算多。
所以徐老大也很爽快的一口就把這個事答應下來:“行啊,沒問題。”
“咱們寫個字據。然后圖紙你們拿去。不過你們想清楚,這個東西,估計就頭一陣子掙錢,這個也不是很難的東西,其他泥瓦匠一研究,也就知道怎麼做了。”楊元鼎卻沒有立刻就把事定死了,反而認真與他們說起了風險。
想要把這個長久的變一個營生,幾乎是不可能的。
漢人別的不說,模仿能力和舉一反三的能力,是很強大的。
這個火炕,徐家真做起來,就掙一波快錢,也就是城里的富人那一波。隨著會的人越來越多,價格也會被打下來不說,還會主見趨向于平民化。
Advertisement
楊元鼎的提醒,可以說是很厚道。
徐老大點點頭,笑了:“小郎君人厚道。不過,這個事我們也想過。今年我們就接有錢人的活,價格定高一點。其他人學會了,明年價格下來了,我們也就不做了。”
畢竟徐家也是有鋪子的,對做生意也有點兒心得,所以想得還算明白。
張司九在旁邊聽得連連點頭:徐家人很聰明。不愧是二嬸的娘家人。
既然雙方都達了一致,于是張小山做了個中間人,直接就把字據寫了,圖紙也給了徐家人。
甚至楊元鼎還給出了個主意:“你們可以直接給富戶用青磚修火炕。到時候我家的,我也要用青磚,不過我肯定算好差價給你們添錢。你們去大量定青磚,價格也會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