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做飯

61.3% / 155/253

“綿綿,你說我真的能行嗎?”

“能行的!”

顧綿綿重重點頭,幫忙把桌上的調料小心的放在籃子裏。

陸伯伯上次來吃飯,請幫他去做頓飯,款待他的朋友,時間,就是今天。

周梅當時是想要拒絕的。

陸振民可是公社裏的一把手,他的朋友自然不是普通人。

自己一個家庭婦,擔不起這麽大的責任啊。

但誰知還沒開口,顧綿綿就一口應下。

當著那麽多人的麵,周梅不想讓小孫下不來臺,隻好答應。

“綿綿,我好張啊!”

周梅臉微白,雙手輕微,一副繃的表現。

顧綿綿放下籃子,上前輕輕握住周梅的手。

,我會陪著你的!我給你打下手,給你摘菜剝蒜,你隻管專心炒菜做飯。

的手藝那麽好,吃過的人都說好,絕對不會有任何問題的!”

聽著小孫的安,周梅焦躁不安的心逐漸平靜下來。

“恩!”

祖孫倆合力收拾好東西,因為周梅習慣了用自己的鍋鏟,所以連鍋子也帶著了。

顧海和顧黎川本來也想陪著們一起去的,但無奈今天有不病人上門,顧海隻能帶著顧黎川去忙活了。

“綿綿,你拿得嗎,要不給一個包吧!”

顧綿綿兩手提著兩個小包袱,背上還掛著一個,周梅看著心疼,趕道。

顧綿綿卻搖頭。

拿著的東西還多呢。

路過萬家的時候,萬佳佳正在院子裏洗裳。

看著顧綿綿和周梅有說有笑的樣子,萬佳佳攥了手裏的裳。

反應過來的時候,自己已經站在了二人麵前。

“周,綿綿,你們這是要去哪裏呀?怎麽還拿著這麽多東西,我來幫你們吧!”

萬佳佳燦爛的笑著,說著就要上手。

周梅立刻帶著顧綿綿警惕的後退。

萬佳佳麵難過:“周,難道你還怪我嗎?”

周梅不喜歡這個渾全是心眼的孩子。

1敷衍的笑:“早就不怪你啦,我們還有事,先走了,綿綿,我們走。”

“恩!”

顧綿綿目不斜視的從萬佳佳邊走過。

就算不拒絕,自己也要拒絕的。

看著二人離開的背影,萬佳佳恨恨的咬了牙齒。

“你在這裏幹嘛呢?不會是想趁著我們不注意,去找你那個賤人娘吧?”

萬老太警惕的看著萬佳佳問道。

萬佳佳搖搖頭,“,我那個娘丟下我和爹走了,我一點都不喜歡,才不要去找呢,我是萬家的孩子,要一輩子好好孝順爺。”

萬老太臉好看了一些。

“我剛才是看到了周和顧綿綿,出來跟們打招呼呢,誰知道們竟然……假裝沒看到我。”萬佳佳傷心的哭起來。

Advertisement

萬老太朝地上啐了一口。

“顧家這個老娘們真沒素質!我都和道歉了,還這樣!佳佳,以後不用搭理他們!”

“是,!”

看著萬老太氣衝衝的背影,萬佳佳出一抹詭異的笑容。

……

陸振民家和顧家相隔不遠。

幾年前,顧綿綿為了救李曉雅,還來過他家摘花呢。

“周大姐,綿綿,你們來了!”

他高興的把祖孫倆迎進家門,周梅卻拒絕了他請們喝茶的好意。

“陸社長,你們家的廚房在哪裏,我得提前配下料。”

陸振民一聽,心裏更加認為周梅是有點本事在上的,隻有大廚才有自己製的料呢。

“這邊這邊,跟我來!”

陸振民是和老伴住在一起的,但前段時間他的兒媳婦生了,老伴去伺候月子了,家裏就剩下他一個人了。

“綿綿,伯伯把點心給你放在這裏了,記得吃啊。”

陸振民本想帶著顧綿綿去看電視,但顧綿綿卻說要和周梅幫忙。

“謝謝陸伯伯!”

顧綿綿點頭,頓了頓,好奇問道,“什麽做電視呀?”

陸振民:“就是四四方方的小盒子,有人在裏麵演戲。”

“啊?那人是怎麽鑽進小盒子的啊?”

“這個……我也不太清楚。”

陸振民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電視是他兒子送過來的,他平常都不看,也不了解這玩意是怎麽回事,總之,很神奇就是了。

“綿綿,你比伯伯聰明,一看就能知道了,走走走!”

“等下次吧!我先和做飯!”

“那好吧。”

三人閑聊著,不一會就聽到門口有聲音傳來。

客人來了。

陸振民趕出去迎接。

聽著那些陌生的聲音。

周梅了一把額頭上的薄汗,不知怎麽的,此時的一點都不張,甚至還有些躍躍試。

“綿綿,蔥薑蒜收拾好了嗎,菜切好了嗎,要開始炒菜了!”

“恩!”

食材是陸振民今早去菜市場買好的。

菜有五花,大鯉魚,老母

青菜有白菜,藕,曬幹的海帶,青椒。

時節原因,菜品有限。

周梅決定先做個一兩吃。

老母兩半,一半做白切,一半做辣子

拿出自己提前配好的料,放在了幹淨的碟子裏。

這都是多年做飯經驗總結下來的。

尤其是小孫喜歡吃,就不斷的研製新菜品。

可以說,要是沒有顧綿綿,就沒有這麽好的廚藝。

周梅熱火朝天的忙碌著,顧綿綿拿著小手帕和大扇子,幫扇風,汗。

客廳裏。

陸振民正在和兩個朋友喝茶聊天。

他們其中一個也在公社上班,是財務部門的人。

另一個是外省來的大老板。

Advertisement

是陸振民和同事好不容易才說來公社這邊投資建廠的。

但人家還沒鬆口,隻說要來公社這邊先看看況。

“周老板,你覺得我們這邊怎麽樣,能不能建廠子?”

陸振民期待的問道。

現在公社裏的青年人很多,因為本地沒有可供他們發展的機會,他們往往選擇離開去外省。

時間一長,本地人口開始減,剩下的都是一些年紀大的,出不去的,要不然是年紀小的。

周老板搖搖頭。

“陸社長,昨天,還有今天上午,我在咱們公社轉了轉,發現這邊並不適合建廠。

首要原因就是地形,幾乎沒有平原。

要是建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先把地給平整了,這是一筆不菲的花銷啊。

我是個商人,做不出先往裏麵投錢,還不一定有回報的事。”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