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鯉農女有慧眼》 第283章 想要依靠
Advertisement
黃府一派喜氣,花吃了面,覺肚子舒服多了,立馬去書房畫圖紙,完之後才跟眾位師兄們一起閑談。
接著又吃晚飯,花稍微用了些,而後跟大家商量,的意思等那邊稍微收拾一下就搬過去。
因為那座宅子之前有人住,院只需做完清潔就可以住人,其他院子可以慢慢整改,不必等到完工再搬。
孟先生聽聞花專門為他改修院子,勸花不要麻煩,蕭颯夫婦也一樣。
他們都不想花麻煩,尤其是孟先生特別不好意思,因為花專門為他修庭院,唯恐徐家老兩口不高興。
早些搬出黃府很得羅氏的心意,喜滋滋的道:「咱們挑個吉利的好日子搬過去,以後我們全家都順順噹噹。」
「明天出去正好找個先生看看日子。」徐和順道。
黃善寶提議,「我覺得還是先修好再搬也不遲,現在搬進去,府里工匠進進出出,敲敲打打也不安生嘛。」
「師傅,我是說可以早點搬過去,反正前面的住夠用,加之還要看住的黃道吉日,肯定不是馬上就搬,怎麼著也要等些天。」
他們從家裡帶來的很多東西還沒拆箱,箱袋堆在黃府,也想早點搬新家,把的那些東西都歸置好。
而且幾個長輩住在黃府又不太自在。
「行,你們自己看著辦。」黃善寶道。
府里人多,弟子們吵吵鬧鬧的,像孟先生那種喜歡安靜的人的確會覺得吵鬧。
「,明天要去安王府,我們要不要注意什麼規矩?」
羅氏心裡沒底,他們來京城之前學過規矩,沒想到要跟皇親貴胄來往,聽說那些貴人府里規矩大。
「外公說了,明日是家宴,不必拘泥,如同到親戚家串門一樣,遵守做客禮儀即可。」
說起嚴格的規矩來,花也不太懂,只不過要融那個圈子,稍後必然要學習才行。
黃夫人笑道:「徐大嫂莫張,即便出了差錯,的外公也不會苛責。」
羅氏呵呵笑,不張,說得輕鬆,從來沒有見過那麼大的人呢。
徐文宣不提靠不靠媳婦一事,橫豎他也摘不掉,人多時不便細問,睡下后才問起整件事的來龍去脈,末了還打聽安王的喜好。
因著侄徐曦月跟他們睡一起,夫妻二人沒聊其他話題,更沒做別的事,早早睡了。
羅氏與徐和順關了房門,再也不像當著外人那麼淡定,歡天喜地的道:「我們老徐家真的是祖墳冒青煙,誰能想到文宣居然還有這麼好的造化。
是王爺的外孫,老三以後肯定前途無量,我們再也不怕誰欺負他,天大的好事啊。
Advertisement
以前氏嫁給花樹林時,我就覺得肯定不是一般人,家老兩口長得歪瓜裂棗的,怎麼可能生出那麼漂亮的閨。」
徐和順譏笑道:「你就吹吧。」
「我可沒吹牛,不管怎麼說,我們家娶了個好媳婦,了金枝玉葉,按照那個什麼來說,應該算是郡主娘娘是吧?」
「我哪知道。」
不管徐和順什麼語氣,羅氏繼續樂呵,「不管什麼娘娘,的份很高就是了,剛才聽和蕭颯說那邊房子很寬敞,說是前朝哪個王爺的家,後來才落到賣家手裡。
我琢磨著房子大,我們這點人住不滿,房間肯定剩得多,改日跟商量,把老大老二兩家接到京城來,通過外公肯定能幫他們謀份差事。」
徐和順沉默片刻,「老婆子,我明白你的心思,想讓老三家提起他兩個兄弟,平心而論,你我也清楚老大、老二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
我們剛剛攀上這門親就讓人家做這樣做那樣,我覺得不像話,你我心裡都清楚,文宣發跡靠花,如今沾上安王爺又不撒手,會讓王爺覺得我們家沒臉沒皮。
再說了,宅子是安王爺送給的東西,我們把另外兩個分家出去的兒子接來住,不就是讓他的外孫給供養兄嫂們?
你應該看出來不喜歡跟老大、老二們同在一個屋檐底下,我們何必給添堵,安王絕對站那邊。」
寫了半口氣又繼續,「我也想讓兒子們都發達,全都神發財,但不能老想著自己人,而不管幺兒媳婦的心頭的想法。
其實這種事很容易就能想明白,你願意荷花或芙蓉賺錢供養其他兄弟妯娌不?不說別的,你之前還過讓姐妹倆分家過,省得跟妯娌鬧心。
到花這兒也說得通,我們家除了老大老實點,其他三人哪個是省油的燈?你想放幾個虱子在頭上咬,花能樂意?」
「我沒想讓煩心,我管好他們幾個就是了,房子空著沒忍住,外人都可以住家裡,自家兄弟怎麼就不行?
不想老大、老二兩家在眼皮子底下晃,可以像孟先生那樣,單獨給他們辟出兩個小院子,請安王幫忙謀份差事,他們能養活自己就不用養。
我也不是不拿兒媳婦當人看,荷花們小打小鬧,沒有花能耐,兜里沒幾個錢,從現在起,我們家的錢多得用不完,稍微挪點去提攜兄嫂怎麼就不行?
我不是想偏心老大、老二們,三房一家沒幾個人,有兄弟幫襯,我們徐家以後才能走得更遠。
就算那兩兄弟不,這不下邊還有三個寶麼,只要好生養育,他們往後也能出息,有了花的庇護,他們想沒出息都難。」
Advertisement
有安王那樣的大人不依靠,偏偏要在村裡種地才好?
「你說的也有些道理,但還能看花心裡怎麼想,誒,我是覺得左右為難,他們來了,你我真的能管製得住?
老三媳婦能護得了他們一時,護不了他們一世,安王再有權勢,他也不能護佑我們一輩子。
有些禍事會要人命的,不要以為有權有勢就沒人跟我們作對,天子那麼厲害,底下都有人搞小作,更何況京城的貴人多,他們說過王爺、郡王、將軍什麼的多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