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這一胎產程十分艱難,中間還痛暈了兩次,不止皇上一個人急,六宮都急。
皇上站著,眾妃也只能跟著一起站。天氣本就炎熱,平日里嬪妃們皆是別說這樣站著了,就是坐久了也渾不適。
莊妃靠在玉蘭上,慵懶的著地上。眉心微微蹙著,心道:到底生得出來不,半天了也沒個靜。
日落之時,夕的余暉斜斜的照進了大殿,隨后終于聽到了嬰兒的啼哭聲。
蕭煜臉上的張一掃而空,轉頭著殿。
楊安滿臉堆笑,帶著喜道:“皇上,生了!”
皇后當即滿臉喜,著趕出來的劉太醫道:“皇嗣如何?是皇子還是公主?”
劉太醫笑道:“啟稟皇上皇后,小主誕下一位公主。”
眾妃連忙合聲道:“恭喜皇上喜得公主。”
個個面帶笑容,還真是有幾分喜悅在里面的,畢竟只是一個兒,不了什麼氣候。
蕭煜聽著是兒倒是沒有失,畢竟他只有一個兒子,不管是男是,只要是添了皇嗣都好。他臉上帶著淺淺的愉悅:“甚好,都賞!”
劉太醫臉上的笑意漸漸褪去,囁嚅的看著蕭煜。
蕭煜眉心微:“可是公主有何異樣?”
劉太醫搖搖頭:“薛寶林出多,且……傷了子,恐怕往后都無法恢復了。”
蕭煜聞言微微一愣,雖然他并不喜歡薛寶林,但畢竟是公主的生母,千辛萬苦替他產,還是希子無恙的。
他吩咐道:“務必用最好的藥,養著薛寶林的子。”
話剛說完,就見母抱著公主走了出來,小小的人已經收拾的干干凈凈,裹在紅的襁褓之中,看起來格外的喜慶。
皇后連忙笑接過,抱在懷中聲道:“皇上你瞧,公主雖然是早產,可臣妾抱著卻比佑兒出生時還重呢!”
皇后自然是奉承蕭煜的話,的確抱過蕭景佑,可那都是在王府的時候了,那覺有多重更是記不得了。
不過倒是真的十分開心,之前還怕薛寶林這一胎生的是個皇子,這樣的話就下錯棋了。
畢竟剛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張白紙,自然比養一個記憶中有生母的蕭景佑好。
蕭煜聽著皇后如此說,細細瞧著果然覺得公主小臉也比較圓潤,看起來的確不像是早產兒。
莊妃和穎昭儀也跟著上前去,打量著小公主。
穎昭儀笑道:“公主真是可,瞧,睡得多香。”
寧姝言也遠遠的瞧了一眼,小臉紅紅的,雙眼瞇了一條線,倒是也瞧不出什麼來。但是鼻梁看著還高的,寧姝言記得在現代時看到的嬰兒鼻梁都比較塌,因為還未長開。
隨即聲道:“公主的鼻子長得很像皇上呢!”
蕭煜聞言細細的端詳著公主的鼻子,抬眸看了寧姝言一眼,見寧姝言溫婉笑著,他不想起寧姝言曾說過,自己的鼻子生的很好看。
莊妃看著公主,勾了勾角:“這麼小的孩子能看出什麼,昭修儀可真是會哄皇上高興。”
話里的意思無非是在說寧姝言阿諛奉承,討好皇上。
豈料蕭煜卻笑道:“是有些像。”
說著他又仔細的看著襁褓中的嬰兒,好似更加順眼了一些。
莊妃心里冷哼一聲,斜視著寧姝言。
皇后眸中似是有云掩過,斂下眼眸,將孩子抱給母,角含著一縷清淺的微笑:“薛寶林誕下公主,皇上要不要晉一晉薛寶林的位分?”
蕭煜點點頭:“那就晉為人吧。”
皇后含笑:“這孩子倒是著急著出來,想必是往后想與哥哥一起過生辰。”
蕭煜朗聲笑著:“這倒是緣分。”
隨后查了當時的轎輦和地面,皆無異樣,自然就罰了那位太監。
眾妃便散了,各自回宮了。
薛寶林氣雙虧,一覺睡到了第二日清晨才起來。
本朝規定,生母乃九嬪以下的皇嗣,滿月后就得送去樂安殿,或是給高位的嬪妃養。
熱了許久,一連下了兩日的大雨,才沖走了炎炎暑意,迎面而來的風亦是帶了幾分涼爽舒適。
晚膳后,寧姝言在庭院中乘涼。
院中月華如水,風凝香。燭火與天上的星月相輝映,一杏長顯的格外的出塵,似清靈徹的冰雪。
蕭煜緩緩的進庭院,招手讓宮人不必行禮,放輕腳步向寧姝言走去。
一道影子照在石桌上,寧姝言才拉回了視線,轉頭卻見蕭煜角掛著淺淺的笑容,眉目溫潤和的看著自己。
寧姝言臉上一喜,眸中瞬間帶著星辰般亮澤,連忙起撲在蕭煜懷中,語氣慵甜如帶了一般:“皇上,你來了。”
見如此激的抱著自己,平時里也甚這般主,蕭煜暖暖一笑,攬住的腰,聲道:“言兒怎麼見到朕這般開心?”
寧姝言掌大的臉蛋在他懷中輕輕的蹭了蹭,聲道:“臣妾想皇上了。”
蕭煜不覺角揚起,溫的笑意如春風拂面,寵溺而溫:“三日前不才見了麼?”
寧姝言仰起臉瞧著他,含脈脈的眼神好似一攤酒,讓蕭煜僅僅這樣對上一眼便沉醉在其中,聽道:“可皇上你有整整十日未來琉音殿了。”
蕭煜微微一愣,近日因為政務繁忙,加上佑兒生辰,自己也沒想到已經十日未踏琉音殿了。
再看著子楚楚可憐的模樣,蕭煜心中帶了些愧意,手將掛在角的一縷發攏到耳后,輕聲道:“是朕疏忽言兒了,朕今晚好好陪你。”
說著他坐下將寧姝言攬懷中,寧姝言坐在他雙上,著方才瞧的那個地方道:“臣妾總覺得,那里好像了些什麼,整個庭院都空空的。”
蕭煜著玉指指去的地方,思忖片刻道:“不如,在這里種一些葡萄,到時候在葡萄架中間搭個秋千。”
寧姝言眸中一亮,連連點頭:“對呀!臣妾怎麼沒想到。等夏日的時候皇上與臣妾就可以在葡萄架下乘涼,臣妾就坐在秋千上吃著葡萄,皇上您在后面推臣妾。若是了,就一起喝著葡萄酒賞月。”
蕭煜聽一言一語的說著,看著臉上漾的甜笑容,也不覺跟著想象著所說的形,眸中好似盛滿了一池春水,溢未溢,徐徐而言::“宜言飲酒,與子偕老。琴瑟在,莫不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