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亂世第一梟雄》 第2827章 將如同陰陽兩極
Advertisement
不知不覺,窗外月已上中天,清輝灑地,夜深沉。
李淳風談興愈濃,他起興致地鋪開一張碩大、繪製在特製絹帛上的星圖。
這副星圖極其複雜,其上星辰羅列,何止萬千,不僅標注了傳統三垣二十八宿,更有許多連王晨這個備現代天文學知識的人都未曾細察的微小星,星辰之間以極細的銀線勾勒出錯綜複雜的運行軌跡,有些軌跡甚至呈現出奇特的螺旋或錯形態,遠超這個時代應有的天文認知。
“小友請看,”李淳風神鄭重,以手指引,點向星圖中心一片看似星辰稀疏、卻有漩渦狀引力的神區域,“此乃我與天罡兄近數月來,據大量觀測數據,結合易理推演、奇門遁甲之,反複計算印證的重點區域。
我等發現,這片星域的能量場異常特殊,其星象變化規律,與周邊天區迥異,似有擾時空之象。
再結合你曾約提及的某些關於‘未來’時空的碎片知識,我們大膽推測,這片星域所對應的宇宙時空節點,或許……
與你那不可思議的‘來時之路’,存在著某種超越常人理解的奇妙關聯。星移鬥轉,看似無序,然大道至簡,其間必有恒定之‘道’的軌跡可循。”
王晨心中劇震,凝神細觀那片星區,雖然他對古星象學的專業符號知之不深,但聽到“時空節點”、“來時之路”這兩個關鍵詞,再結合自穿越的離奇經曆,不由得對袁李二人那深不可測、近乎通神的智慧到無比的驚歎與敬畏。
他們似乎正在以這個時代獨有的、將天文、數、哲學融為一的玄學方式,及甚至試圖解讀宇宙中關於時空的某些深層奧,這遠比單純的天文觀測要來得震撼。
袁天罡亦補充道,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宇宙之浩瀚,無窮無盡,然其生滅運行,周期循環,其本規律,不外乎、五行生克、八卦演變之理。
時空一,亦複如是。小友之奇遇,看似偶然巧合,或許亦是冥冥之中大道運行之必然一環。
正如這星圖,每一顆星辰看似孤立懸照,實則皆在宇宙整格局之中,無形之力牽引,相互影響,彼此關聯,共天道。你之到來,或是定數,亦含變數。”
這番話,如同在王晨心中打開了一扇前所未有的窗戶,讓他得以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審視自己的經曆。他開始嚐試著,將自己來自現代所了解的、尚屬雛形的理學時空觀、宇宙大炸理論、多維空間猜想等,與道家博大深、早已形係的宇宙生論(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五行模型進行大膽的對照和融合討論。
他謹慎地選擇詞匯,談及“黑”、“引力波”、“宇宙膨脹”等概念,雖無法詳述其嚴謹的科學原理與數學推導,但其所描繪的宏大而奇異的宇宙圖景,卻與袁李二人基於玄學推演、悟出的某些構想產生了驚人的共鳴和奇妙的互補。
“小友所言之‘黑’,吞噬萬,連亦不可逃逸,其其質,豈非暗合我道家所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穀神不死,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Advertisement
以其至虛至無之,涵藏至有至實之機,深邃難測,納萬而自幽難明,此正合‘道’之一隅啊。” 袁天罡手撚長須,眼中閃爍著悟道的芒,若有所思地沉。
李淳風亦激地指著星圖中一片用特殊朱砂標記的、幾乎沒有任何星辰的暗區:“莫非此便是類似‘黑’或‘歸藏’之象的天區?觀其星位,正合先天八卦中‘坤’位之極致,主歸藏、承載、終結亦含開端之奧義!妙啊!真是天地大道,殊途同歸!”
三人越談越是投機,神煥發,完全忘卻了時間的流逝。
討論的話題從廣袤無垠的星辰宇宙,轉向微奧妙的人小宇宙,探討“天人應”的深層機製;從外丹爐火的鉛汞化合之,談到丹修煉的氣神轉化之道;從奇門遁甲的時空運用,談到神超越質束縛的種種可能。
袁天罡甚至欣然起,向王晨演示了一套據說是傳承自上古、導引先天真氣、通天地能量的古樸導引,作看似簡單,卻暗合呼吸韻律與經絡流轉。
王晨凝神觀,隨後依樣練習,幾個周天下來,竟到周氣通暢無比,連日積攢的疲憊倦怠一掃而空,頭腦清明,神清氣爽,效果遠超任何現代健。
不知不覺,東方天際已泛起淡淡的魚肚白,晨曦微,驅散了夜的深沉。窗外傳來早起的鳥兒清脆的鳴。
王晨雖心馳神往,不舍,但深知天既明,自己為太上皇,終究還有諸多政務需要理,不得不起告辭。
臨別之際,袁天罡神鄭重地從室取出一隻小巧玲瓏、雕刻著雲紋的紫檀木盒,遞給王晨:“此盒中之,非金非玉,並無實際權勢價值。
乃是我與淳風近日據對星象的推演以及對大道悟,采集特定時辰的天地靈氣,特為小友心煉製的一件小玩意兒。
或可在小友覺得心神迷茫、困頓疲乏之時,靜心之,或能助你寧心靜氣,照見本真,守護靈臺一清明。”
李淳風也珍而重之地取出一卷自己親筆注釋、墨跡猶新的《南華真經》(即《莊子》),遞到王晨手中,語重心長地道:“小友負非凡際遇與千鈞重任,前途雖闊,波瀾亦必不。
小友能常保赤子之心,不為世間浮名所累,不為權位枷鎖所困。記住,道,不在遙遠飄渺之,就在日常用行之間,待人接之中,起心念之際。”
王晨雙手恭敬地接過木盒與經卷,到其中沉甸甸的誼與期許,心中暖流湧,眼眶微。
他後退一步,整理冠,繼而深深一揖到地,聲音誠摯而堅定:“二位師長今日教誨,如醍醐灌頂,恩同再造。王晨必定銘記於心,力行,不敢或忘。此此誼,超越時空,永誌不忘!”
走出清幽的宅院,溫煦的晨灑落肩頭,仿佛為他披上了一層金的霞。
王晨駐足,回那扇在後緩緩關閉、將塵世喧囂再次隔絕在外的木門,心中充滿了難以言喻的充實、平靜與力量。
與袁天罡、李淳風的這次徹夜長談,早已超越了對道家文化的單純學習與探討,更是一次深刻的神洗禮和靈魂的滋養。
Advertisement
在他作為“太上皇”,引領這個融合了東西方的龐大帝國走向未知而充滿挑戰的未來道路上,這盞源自古老東方智慧的明燈,將始終為他照亮前路,提醒他不忘初心,持守本真。
而他手中那看似不起眼的紫檀木盒與墨香猶存的經卷,則了這次越份、越時空的忘年論道最珍貴的見證。
他知道,這座匿於大秦國都一角的寧靜宅院,以及院中那兩位智慧如海的智者,將為他在這波瀾壯闊的時代洪流中,最重要的神燈塔與心靈依托。
帝國的喧囂與道觀的寧靜,權力的重負與智慧的清涼,將如同兩極,共同構他未來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平衡與支撐。前路漫漫,道心長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