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青鸞》 第180頁
Advertisement
顧娘娘遲疑著,“賜婚是頭等大事,不如把裴中書召進宮來,當面問問……”
薑鶴連連擺手,“我們自家人私底下說幾句閑話還行,當著裴中書的面,朕不太敢提他的私事。哎?”
他突然想起來,“阿鸞,你不是和裴中書議了舅甥親戚的嗎?要不然你替朕走一趟,私下裡問問?”
薑鸞拿袖鑲著的邊逗弄著虎兒,頭也不抬,
“二兄有這個意思,自己問去,我可不趟這趟渾水。”
薑鶴時而昏睡時而清醒,很多事都模糊了。他疑地問:
“怎麼了?記得你們秋日宴上是鬧得不大痛快,難不一直鬧到現在?可還是為了那盧四郎的事?”
薑鸞趕把話頭堵上,“沒有的事,最近不吵了。”
二兄碎起來,洶湧的好奇心也不是好應付的,最後還是一陣撕心裂肺的咳嗽擋住了他的問話,薑鸞跟二姊趕起告退。
懿和公主笑了一會兒,又幽幽地歎了口氣,“剛才仿佛又是二兄還沒有開府,我們三個在宮裡過年守歲時候閑聊的模樣了。才幾年過去,是人非呀。”聲音裡有些傷。
薑鸞握住了二姊的手心,“日子會越來越好的。”
“嗯。”薑雙鷺反手握住妹妹的手,兩人並肩走出十幾步,薑雙鷺掩不住好奇心,悄聲問,“裴小舅果然還沒娶親?他過年都要二十六了!”
“二十六怎麼了?”薑鸞想起了前世的遙遠記憶,哼了聲,“有的人啊,就是勞碌命。別說二十六,三十了還娶不上老婆呢。逢年過節只能跟家裡一堆侄子侄過。”
薑雙鷺又好氣又好笑,“都快過年了,裡淨沒好話。好端端的咒人家三十歲娶不上親。”懷疑地問,“你們真不吵了?聽起來不像。”
薑鸞笑了笑,“真不吵了。”
人都避著不見面,當然不會吵了。
新年就在眼前,誰都不想大過年的招惹不好的兆頭,臘月裡彼此見面都客客氣氣的,再大的仇怨都暫放下。前兩天去臨風殿見了守庭院的呂吉祥,對著呂吉祥都還笑了下。
隻除了一個人,仿佛繞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起點——
薑鸞在宮裡偶爾遇見裴顯時,兩人又不說話了了。
不,還是有點不一樣的。
Advertisement
如果說之前八九月裡是薑鸞單方面不肯搭理裴顯,如今勢變得更詭異,變兩邊互相不搭理了。
文鏡如今有機軍務在,半個月不在東宮。東宮屬臣跟著薑鸞最久的要算淳於閑。
淳於閑看在眼裡,心裡忍了好幾天,最後還是找個無人的機會悄悄問薑鸞,
“殿下和裴中書……可是十二月初三出城那次爭執的緣故?如果殿下需要臣屬代為傳話,居中轉圜的話……”
薑鸞正在校場裡練開弓。
最大的問題確實是腕力,十斤重的鐵護腕在上掛著的頭幾天,別說開弓了,連舉筷子吃飯都費足力氣。有天夜裡起,迷迷糊糊一個翻,直接被手腕上的重量帶得跌下了床。
戴了半個月,況好轉了不。最近幾天沒剛開始時的混,確確實實地覺到,手腕子似乎是比從前力氣大了些。
今天卸了鐵護腕,試著開弓。
往常使盡全力只能開一半的弓,居然被搖搖晃晃拉開了大半,可見進步十分明顯。
薑鸞扔了長弓,了自己繃的肩胛和上臂,心裡想,再這麼練下去三五年,宮裡細養出的一雪白,遲早變軍裡壯漢們上的腱子。
自己抿著樂了一陣,正好淳於閑看心似乎不錯,過來問的意思,要不要替轉圜。
“不必。”薑鸞一口回絕,重新把鐵護腕往自己纖細的腕上套,細牛筋繩勒到最。
“這回是裴中書找我的麻煩。我都沒說什麼,他非要拿難聽的話刺我。刺得我不開心了,他就開心了?”
“這一對鐵疙瘩……”薑鸞晃了晃,“我之前在山裡應諾他的。說好戴三十日就是三十日。等過了年,文鏡差事辦妥回來了,他就要按承諾替文鏡辦冠禮。他如果食言不肯來的話,淳於,你幫我把這對鐵疙瘩砸他上去。”
兩邊突然鬧僵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該知道的人都知道。淳於閑歎著氣勸說,“別,殿下三思。真砸傷了裴中書,事就難以挽回了。”
他直言不諱,“聽殿下之前的意思,似乎也沒多大的事,說了幾句不好聽的話而已,怎麼鬧這樣?殿下恕罪,臣屬有必要說明一件事,這次殿下在花園建鼇山的奏本進了政事堂,裴中書並未阻攔。”
Advertisement
薑鸞了兩邊的小虎牙,沒吭聲,手裡換了竹弓。
練到十二月裡,開弓的姿勢已經練了,也學會了發力。開弓箭,出了六十步遠。
扔了竹弓,難得有些苦惱。
“說實話,我猜不他在想什麼了。上次當面把話撂得那麼狠,罵我拍二兄的馬屁!呸,不就是舍不得花錢,非要我也把手裡的錢攢著等急事用嗎。我還以為他為了修鼇山的三千兩銀會往死裡攔我。”
淳於閑對政事嗅覺敏銳,察覺出了其中的異樣,
“裴中書想攔下什麼事,不會放任其做大,必定從一開始就會阻攔。如今他不攔,或許源不在修鼇山的錢財上,而是另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