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穿越指南》 0224【要跟蠻夷打交道】
Advertisement
朱國祥,閔子順,白崇彥,三人坐在一起,氣氛有些凝重。
朱國祥的語氣帶著些歉意:“著實沒有料到,蔡攸半點臉皮都不要了。我也想過,你們會被調往貧瘠小縣,卻不曾猜到是那種地方。”
“唉,不論去哪里,總比現在的差遣強些。”白崇彥只能苦中作樂。
他的新差遣,是武寧縣令。
退回去兩年,本就沒有這個縣。
瀘南夷造反之后,朝廷急設立長寧軍,軍治所在又設武寧縣。知軍和縣令,都在武寧寨里辦公,暫時連正經城池都沒有,就特麼一個軍事寨堡而已。
其轄區范圍,大致跟后世宜賓市長寧縣重合,縣遍布半漢化的僚人,還有一些輒造反的烏蠻人。
閔子順的境遇稍好,但也好得有限,他被調去做辰溪縣令,去年五溪蠻剛在這塊造過反。
閔子順心中已是怒急:“蔡攸那廝,公報私仇,全然不顧國家安危。兩個剛剛平息蠻夷叛的地方,新縣令上任還不久,便又讓俺們過去替換。他就不怕頻繁調地方,蠻夷趁機再度叛嗎?”
“恐怕他存的就是這般心思,若有蠻夷叛,正好治咱們的罪!”白崇彥說道。
朱國祥說:“趙遹正好還未離京,昨日我向他打聽了。武寧縣那邊,漢人百姓不到三,僚人百姓占五,剩下兩是烏蠻人。不論僚人還是烏蠻,都已經半漢化,僚人耕種更是與漢人無異。烏蠻屬于半耕半牧,但很多都會說漢話,比更南邊的烏蠻要得多。”
趙遹就是統兵平定瀘南夷造反的文,只是個恩蔭,沒有進士出。
他雖然獲得宋徽宗青睞,但跟貫有仇。
立下大功之后,皇帝提拔他直龍圖閣,擔任熙河蘭湟經略安使。一旦接就要滾去貫手下當,嚇得趙遹連忙稱病請辭。
等趙遹回到京城,皇帝又賜他太學上舍出,拜為兵部尚書。
趙遹還是不敢接,兵部全是貫、蔡京的人。多番推辭之后,被暫時扔去管理道觀。
前不久,趙遹被任命為德知軍,連兒子都恩蔭做了校書郎。
這是一位能臣干吏,接下來幾年,宋徽宗的所有錯誤政令,趙遹全都進行過勸諫。但反對無效!
“趙知軍有何建議?”白崇彥虛心請教。
朱國祥道:“他說瀘南僚人,被漢和烏蠻雙重迫。僚人想親近府,卻遭橫征暴斂;僚人想親近烏蠻,又被役使劫掠。偏偏武寧縣百姓,有一半都是僚人,你去了以后,當務之急是安僚民。”
“晚輩謹記。”白崇彥拱手。
朱國祥繼續說:“據趙遹所言,漢僚最嚴重的分歧,便是當地大小鹽井的所屬權。你去之后,當召集僚人各寨頭領,把那些鹽井給劃分清楚。漢民不可再占僚井,僚人也不能爭搶漢井,同時許諾降低僚人的賦稅,府不再搶奪他們的財貨。”
白崇彥耐心聽著。
朱國祥說道:“同時,趕快把軍學(類似州學)辦起來,讓僚人首領的子弟,都去軍學讀書教。一來可以教化僚民,二來也是扣為人質。治理好僚民,就等于治理好武寧縣。”
北宋末年的瀘南僚人,除了風俗不同,已經非常接近漢人,假以時日必可漢化功。
閔子順問道:“晚輩去辰溪,相公有甚教誨?”
朱國祥說:“我對五溪蠻不太了解,也給不出建議。但對付蠻夷,無非剿并用。蠻夷當中,也不是鐵板一塊。重用親近府的蠻夷,打擊反對府的蠻夷,善待他們,教化他們,關鍵時候還要施以雷霆手段。另外,要尊重他們的風俗,不可用漢家禮教強加于其。”
Advertisement
“晚輩教了。”閔子順拱手。
朱國祥自己宣稱的年齡,比閔子順大不了幾歲,但不妨礙他們的“輩分”差異。
兩人還租著陸家的房子呢,當即扔給房產中介,請朱國祥代收轉租費。
朱國祥也要放假回家,便讓梁異(半個義子兼學生)去收。煤炭鋪子也早就給梁異打理,這來自大明村的年已經長起來。
試驗田也要做出安排,地里種著蔬菜和花木呢。
一切都搞得差不多,刺配衛州的楊志,終于半路被追回來,還領到一武制服。
“志,拜謝朱相公!”楊志見面就跪。
朱國祥連忙阻止:“雖無品級,但伱已是武,怎能跪于人?今后記得好生做,莫要再沖犯事了。”
楊志說道:“俺聽相公的。”
朱國祥又低聲叮囑:“眼睛放亮些,蔡京與我有仇,蔡攸更是睚眥必報。軍大將的差事,多是負責押運軍資。蔡黨恐怕會從中使壞,一旦察覺出有問題,就千萬不要回京,直接去洋州投奔大明村。”
;楊志本來因為做而興,聽得此言,瞬間惶恐。
黨想陷害軍大將太容易了,給個押運任務,再定個刁鉆期限,輕則革職,重則殺頭。
王安石的妻子,當年給王安石購買姬妾,那姬妾的丈夫便是軍大將,因為軍糧翻船而包賠,賠得傾家產把老婆都賣了。
朱國祥繼續說:“我舉薦了兩位進士,皆德才兼備,卻被蔡攸外放去遍地蠻夷的小縣。有品文尚且如此,你這無品武,必然被蔡攸陷害。切記,不要回京,逃去洋州大明村,到了那里先安頓下來,我再想辦法給你罪。”
楊志更加警惕說道:“一旦有事,俺立即就跑。”
朱國祥嘆息:“唉,蔡黨嫉恨的是我,卻無端把你給卷進來。”
聽到這種自責的話,楊志莫名,噗通跪地道:“相公莫要恁地說,要不是相公幫忙,俺已在衛州做賊配軍了。相公的恩德,俺一輩子都記得,要怪只能怪那些黨太壞。若是當的都如相公這般,百姓肯定日子好過,俺敬佩相公得很。”
“去吧,我明日也要回鄉了。”朱國祥將他扶起。
翌日,朱國祥帶著隨從離京,宋徽宗派人送來價值一千貫的銀兩做路費。
楊志與十一個結拜兄弟,也早早趕來相送。但送別地點有不文,他們沒資格進去,只能遠遠目送朱國祥離開。
楊志了罪名,又得了,自該慶賀一番,拉著兄弟們去城外吃酒。
“恭喜大哥做了!”眾人舉杯。
楊志笑道:“沒有品級的武,算不得做了。”
花榮說:“大將也有,俺們混一輩子,也混不得一個大將。”
“真個托了朱相公的福,大哥時來運轉。”關勝說道。
孫立笑言:“俺去求朱相公的時候,只想著給大哥罪。卻沒想朱相公那般奢遮,竟給大哥謀了個。”
徐寧也笑道:“這杯酒,祝大哥運亨通。”
楊志大笑著跟兄弟們杯,推杯換盞之余,也說出自己心里的擔憂,將朱國祥的話復述了一遍。
“嗙!”
林沖氣得猛拍桌子:“那些鳥廝,慣會害人。朱相公何等仁義,他們也忍心刁難,還把朱相公舉薦的好扔去蠻夷小縣。”
柴進喜歡打聽八卦消息:“俺聽人說,東京的石炭能夠降價,便是朱探花舉薦了一個好,……什麼閔什麼順。閔人執掌石炭司,石炭價錢當月就降了。后來黨作祟,絆住閔人的手腳,炭價又給漲上去一文。”
Advertisement
楊志說:“這次被黨使壞的,便有那閔人,被外放到五溪蠻作的地方當縣令。”
張青苦道:“閔人離了東京,怕是炭價又要漲,明日須多買些石炭回家。”
閔子順一個小,哪有恁大本事左右炭價?更多是炭行商人在聯手扛住府。而且新任開封府尹王革,雖然也屬于黨,但還算個能干正事兒的,正在努力平抑煤炭價格。
李進義低聲說:“楊大哥若是被陷害,逃去那洋州大明村,俺們也跟著一起去。到時候,把楊大哥的家眷也帶上,大夥便去給朱相公做莊戶,也比留在東京被人當狗使喚強。”
真是當狗使喚,他們又要被派去押運花石綱了。
押運一次,賠錢一次,主要是因為倒路費。
眾人雖為廂軍基層軍,但比廂軍大頭兵好不得多。平時糧餉就沒足額發放過,還得自己打工補家用,若被花石綱反復折騰幾次,家里恐怕就窮得要跑耗子了。
軍多被貫拉去打仗,東京的很多事,都讓廂軍去應差。
艮岳正在如火如荼修建當中,東京城周邊已經沒有閑人。那些無家可歸的百姓,全都被征為民夫,每天吃著陳米爛菜,日日夜夜為艮岳搬運泥土壘山。
開春之后,各地花石綱再度擾民。
無數地方員上疏勸諫,各種小規模民發。
面對遍地狼藉,宋徽宗不得不下詔:著令各地監司、郡守,不許妄進花石綱,其系應俸者,獨令朱勔、蔡攸等六人聽旨。
宋徽宗認為花石綱擾民,乃地方妄進導致,跟自己大興土木沒有關系。
所以,今后只讓朱勔、蔡攸等六人,專門負責花石綱的事。他們安排哪個地方進花石綱,那些州縣才可進獻,其余員不可擅作主張。
這道圣旨,確實有用,各地進獻之大減。
但不到半年,地方們又開始了。攔都攔不住,別人進獻討皇帝歡心,自己不進獻豈非吃大虧了?
即便知州仁百姓,可下面的縣令進貢,知州又敢攔著嗎?
又或者轉運使、知州勒令進貢,下面的縣令敢不聽嗎?
很快就有山東漁民作,殺死吏去當海盜,起因是府低價強征海錯,當做花石綱運去討皇帝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