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大周土地公 第236章 衡山之謀

《大周土地公》 第236章 衡山之謀

Advertisement

“潤!潤啊!”

“確實潤!”

翁胖子手中拿著一個致的蛐蛐壺,壺中沒有蛐蛐,卻裝滿了水。

水線就像落在荷葉上一樣,瞬間化滾珠四散開去。

翁胖子收起蛐蛐壺,然后嘬起吹了一口,錢幣上最后一滴水珠也飛了出去。

“王子殿下你看,這料子真是太好了!好得不可思議啊!”

接過錢幣仔細掂量,認真挲。

“確實好料!好工!好心思!好手段!一枚小小的錢幣,竟然也可以這般良!”

不是沒見過世面。

恰恰因為見得多,才知道各國的錢幣是什麼德行。

跟功德無量錢比都差了一大截,更何況眼前這種。

一想到這枚錢幣上有自己和妹妹的專屬圖案以及名字,還帶有姜和龍的字樣,龍覺面上有

現一國實力的,可以是疆土,可以是軍隊……

但這些距離老百姓都太遠了。

對于絕大部分一輩子都走不出村子方圓百里的農民而言,錢幣就是他們與外界唯一的接

再邊遠窮困的區域,連錢幣都接不到,徹底與外界隔絕。

由衷說道:“如若姜國子民皆都能用上此等的錢幣……”

翁胖子也雙眼放的喃喃自語:“我姜國必將揚名天下!”

當今之世,小國、弱國想要出名真的太難了。

就拿姜國來說。

楊國伐姜,打了半年,也沒幾個國家知道,有些國家就算知道了,也直接跳過,本不會關心。

也就是姜國死了個王后,周邊國家才小小的關注一下,派遣個使者吊唁。

之所以吊唁,是因為姜國出了個龍

傳說中領悟了“道”的強大修行者。

王后也因此母憑子貴。

否則,各國君王肯定要翻一翻禮單。

姜國跟咱們有禮嗎?

沒有?

不去!

葬禮之后,姜國依舊是個小明。

無人問津!

無暇理睬!

可如果姜國能用上的錢幣,這種錢幣又能隨著各國商旅、行人流通天下,姜國的名氣也就打開了,被天下人知曉。

“翁卿!這種錢幣,造價幾何?”

翁胖子說道:“功德無量錢,一枚造價四枚姜錢,而這個是當十錢,相當于十枚功德無量錢,造價四十姜錢。”

“造!”龍得揮手說道:“把國庫中所有存錢都搬出來,造!”

翁胖子立刻點頭。

四十枚姜錢換一枚,聽起來很貴。

但是姜國拿到這種錢幣,轉手就能“當百錢”花出去。

凈賺六十姜錢!

只要自己不說,誰知道這是“當十錢”?

哪怕方公布兌換比率,其與無量功德錢是一比十。

但市場認同不認同是兩碼事。

如果一比十換不到,那就只能一比二十、一比三十,最終達到一個平衡。

肯定會借助新錢割一韭菜,但是姜國百姓也不虧。

他們拿到新錢還能花出去,割外國的韭菜。

翁胖子也知道這個,所以興的跳起來,急匆匆向外走去。

但是龍咳了一聲,手說到:“拿來!”

翁胖子尷尬一笑,看了看左右,“習慣了,習慣了。”

將幾枚新錢收袖中,然后又掏出一枚放到翁胖子手上。

翁胖子剛剛眉開眼笑,就聽龍說道:“拿去,給葵公主看一看。”

Advertisement

剛剛揚起的角瞬間耷拉下去。

沒多久,翁胖子去而復返。

“王子殿下,黃先生同意了為我們鑄幣,但是……他有一個條件……”

“什麼條件?”

“今年只能為我們鑄造一萬枚。”

“什麼?這種賺錢的大好事,他竟然往外推?”

;這話翁胖子真沒法接了。

什麼賺錢的好事?

人家鑄造一個功德無量錢,才收四枚姜錢,一個當十錢,才收四十姜錢。

明顯是不賺錢,甚至虧本的好不。

“王子殿下,您先別急,還有還有……”

“快說!”

“是這樣的王子殿下……黃先生還說,來年,他會仔細考量姜國的商業發展況,國民的收水平,百姓的生活幸福程度等,綜合考評,來決定是增發還是發當十錢。”

被這一串聞所未聞的名詞搞得頭大。

“什麼意思?就是說,明年有可能連一萬枚都沒有了?”

翁胖子點頭。

琢磨了半天也沒琢磨出個所以然來。

“去跟葵公主說吧,看有沒有好辦法。”

翁胖子“誒”了一聲,爬起來一溜小跑。

另一邊,龍葵聽了翁胖子的敘述,長出一口氣。

聽說兄長要把國庫中所有錢都拿去鑄造新錢,龍葵就覺不妥。

因為當十錢制作得太糧了,幣值也只高不低,遠超名稱中的“當十”。

如果把姜國國庫中的余錢全都拿去鑄造當十錢,財富瞬間翻幾倍,甚至幾十倍。

但龍葵并不喜歡這種憑空得來的財富。

“還好,黃先生只答應鑄造一萬枚!還好!”

翁胖子不解,“公主殿下,這話怎麼說呢?當十錢這麼值錢,理應是越多越好啊!”

龍葵笑了笑,拿起當十錢仔細把玩。

“翁卿,你平時幫兄長多方奔走,拜訪四方名士,結各國權貴,肯定知道一個道理。一旦權力和金錢掛鉤,必然會導致什麼結果?”

翁胖子愣了一下,隨即醒悟過來。

“公主所言極是!當十錢能聚斂財富,必定會招來覬覦,彼時,勢必有人取代我們,給姜國帶來災殃。”

“此乃其一!”龍葵將當十錢放到桌上,“當十錢利潤厚,到時,無論我們還是其他人,都會傾盡家資甚至舉債,購買當十錢。到時,誰還種地?誰還織布?”

翁胖子瞬間驚出一冷汗,“百年之前,管圣便是以此……”

龍葵豎起一手指,“噓!”

翁胖子瞬間醒悟,不過他腦海中還是浮現出史書上的記載。

當年有一衡山國,盛產兵,民風彪悍,了齊國霸業上的絆腳石,齊桓公多次想要消滅衡山國,卻沒有十足的把握,遲遲不敢手。

桓公問計管仲,后者獻出“衡山之謀”。

齊國在攻打衡山國的前一年,用高價在衡山國大量收購兵,一直持續了十個月。

其他諸侯國見狀,也紛紛前往衡山國收購兵,一時之間,衡山國人,到是前來購買兵的外國人,衡山國兵價格一路漲到二十倍,依舊供不應求。

如此一來,制作兵在衡山國為了最掙錢的一件事,所有的百姓都放棄種地,跑去打造兵掙錢。

衡山國掙得盆滿缽滿,然后用這些錢去購買別國的糧食,糧價還比本國便宜,于是種田的人就更了。

Advertisement

管仲看準時機,派人在周邊以高出五倍的價格大量收購。

其他國、包括衡山國在的老百姓,都把自家的糧食賣給了齊國。

當衡山國人都在為發財而歡欣鼓舞的時候,齊國突然不再收購糧食,也不再購買衡山國的兵,然后大軍境。

衡山國惱怒想要反抗時才發現,國既無兵又無糧食,只能舉國投降。

之后,管仲又用同樣的手法,消滅或者削弱一個又一個對手,一步步將小白推上霸主寶座。

翁胖子喃喃道:“黃先生不愧是管圣傳人。管圣施謀還需要假兵、糧食等貨,黃先生直接拿錢幣,更簡單、更直接,卻也更霸道!”

龍葵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緩緩說道:

“便是明知其害,又有多人能抵擋的了當十錢的呢?”

“怕是千年之后,依舊會有人上當騙,被人兵不刃滅國。”

“還好黃先生并無惡意,只幫我們鑄造一萬錢,否則后果不敢想象!”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