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白馬公孫

7.2% / 121/1692
廣告

幽州,

易京城外,

袁紹屯兵十萬,駐紮在此。

與公孫瓚爭鬥了這麽久,袁紹的好脾氣早就被磨了,十萬大軍何其壯觀,此夜連營燈火通明,想必公孫瓚若是在樓上去,將會是另一番壯觀場景,隻不過如此場景公孫瓚未必會覺得好看罷了。

袁紹帳中,文武兩列排開,氣氛低沉,

公孫瓚不但築起易京樓,死守不出,更是在易京樓附近的幾土丘之上,屯兵駐守,一旦袁軍發起進攻,幾土丘上的騎兵全都殺出,居高臨下發起衝鋒,接連幾次將袁軍的進攻打退,袁紹幾日以來的進攻都了無用之功。

“諸位為何一言不發?”

袁紹掃過在場眾人,最後將目緩緩聚集在許攸上,

“子遠,你說!”

“諾!”

許攸踏上前來,拱手行禮,這在場謀士,哪個不是壑之輩,隻不過都在等著袁紹開口,這樣獻計才最能得袁紹認可。

當然,所謂的壑之輩,並不包括郭圖。

“主公,”,許攸斟酌開口,“那公孫瓚經曆雍奴之敗後,心氣全無,再無戰意,認為自己已經英雄遲暮,不敢再與我軍爭鋒,隻能死守易京,不足為懼。”

“哼!”,袁紹子後仰,靠在椅背,“這說的倒是不錯,接著講。”

許攸愣了一下,他隻是實話實說,並沒有阿諛奉承之意,哪想這實話實說,居然也能說到袁紹的心坎裏。

“那公孫瓚以為堅守不出,就能讓我軍風而退,實乃癡人說夢,以我之見,隻要圍而不攻,消磨其戰意,不出半月,易京必破!”

“嗯,”,袁紹點了點頭,沒有吭聲,意思很明顯,他覺得半個月有些長了。

“主公,”,沮授走上前來,“子遠之謀,並無錯,不過主公可以一邊圍城消耗其鬥誌,同時挖掘地道,直通易京樓下!”

“好!”,袁紹高興的站起,可還未等他多說,郭圖又邁上前來。

不得不說,

他高興的有點太早了。

“主公,我還有一計!”,郭圖毫不猶豫,眼中狠厲之閃過,“奉先將軍於那劉備有不共戴天之仇,此時統兵三萬,且有良將軍輔佐,不如差其二人攻向博平!”

“這樣一來可以拖延劉備,不讓其援助公孫瓚,二來也可以檢驗那呂奉先的忠心,可謂一石二鳥之計啊!”

“哈哈哈哈,”,袁紹仰頭大笑,“此計甚妙,甚妙啊!”。

“真是天助我袁本初啊......”

......

解決的很快,沮授和田結伴而行,月輝灑在二人背上,有一種莫名的意味。

廣告

“沮公啊,明明圍困就足以,為何你如此急切,還建議主公大興土木,挖掘地道?”

“唉,”,沮授歎了口氣,“主公急切,我比主公還急啊!”

“呂奉先駐守清河,不知是福是禍啊,和他相了這麽久,盡管他一直與傳聞無二,可不知怎麽的,我始終覺得自己看不他。”

“你是說,他可能有二心?”

“希是我想錯了吧。”

......

易京樓上,

樓高百尺,從下方看去,高聳雲,可達天聽。

袁紹已經圍困易京幾日有餘,一開始公孫瓚並沒覺得有何不妥,知道軍中糧食開始短缺,士卒從偶爾出逃,到如今屢不止,本沒有任何辦法。

土丘上的駐軍早已散了大半,不將領都開始叛逃,直到這時,公孫瓚才開始反思,若是當初敗了之後整兵休息,回頭再與其爭鋒,是不是結果會不同。

他不敢想,

也不願想,

人總是在錯誤中思考錯誤,即便是公孫瓚也不能免俗。

公孫瓚走向欄桿,眺目遠,看向袁軍十裏連營,心中淒涼更濃,正當他慨之時,耳朵微,樓下傳來細微響聲,鑽,弄得他十分煩躁。

“來人!”,公孫瓚向樓下喊道,“為何樓下如此喧鬧!”

“稟主公,”,沉重的腳步聲響起,一位將領匆匆上樓,正是公孫瓚麾下將領田凱。“袁紹掘了地道,此時袁軍已經殺到易京樓下了,主公快快護著夫人撤退吧!”

“什麽?”

公孫瓚大驚失,連忙走到窗邊向下看去,不看不要,定睛一瞧,底下不知何時多出數千名袁兵,並且人數還在增加,不人已經快殺進易京樓了。

公孫瓚癱坐在牆邊,閉上雙眼,他每日都會站在此地遠眺,已經有好幾日沒有好好休息過了,此時此刻,竟然出奇的輕鬆下來。

“主公!”

田凱急的不行,可公孫瓚這個樣子,他也無能為力。

“將夫人和吾兒請來吧。”

公孫瓚神落寞,雙眼睜開,空無神,手一直在腰間佩劍,突然眼神狠厲起來,鏘的一聲,劍鋒的寒映在田凱臉上。

“主公這是......”

田凱看見公孫瓚決絕的眼神,一不詳的預油然而生。

“主公,”,田凱直接單膝跪地,聲淚俱下,“請主公千萬不要灰心,隻要能回到幽州,卷土重來也未可知啊!”

“主公,虎毒不食子,萬萬不能做傻事啊!”

公孫瓚將頭上發束一把扯下,走向田凱,居高臨下的看著他,此時的公孫瓚,披頭散發,在田凱的眼中,如同惡鬼。

廣告

“袁兵已經殺到易京樓下,走不了了。”

公孫瓚聲音平靜,繼續說道。

“你說的不錯,虎毒不食子,可難道袁紹會放過我的妻兒,為他自己留下一條大患嗎?”

“你知道的,我公孫瓚率領白馬義從,抗擊異族,給了幽州一個太平,幽州百姓無不欽佩,說是生死相隨也不為過。”

“若是我妻兒死於袁紹之手,幽州百姓必然憤恨,幽州若是不穩,豈不是讓那些異族鑽了空子!”

公孫瓚輕寶劍,眼淚滴在劍刃上,濺起淚花。

“我公孫瓚敗於袁紹,不可惜。”

“可我大漢幽州,決不能落異族之手,不管統領幽州的,是我,還是袁紹,都是大漢關起門的家事!”

“無須多言。”

“我公孫瓚戎馬一聲,死也要死的痛快!”

......

那日,

公孫瓚先殺妻再殺子,

自焚於易京樓。

廣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