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備驚了,我的謀主太妖孽》 第224章 狼狽為奸
Advertisement
話分兩頭,
劉表宴請荀諶,有兩人未去,
一個就是曹使臣董昭,不管於哪方考慮,若是他出現在宴席中,終歸是有些不妥,
另一個則是荊州大族,蔡家蔡瑁!
說起這蔡瑁,說是權勢滔天也不為過,其有二姐,大姐是襄名士黃承彥的繼室,二姐則是荊州牧劉表的繼室,單論份,整個荊州也找不到能出其右者,
荊州水軍,多數掌握在他手中,另一部分則是掌握在文聘手中,
文聘這人,頗有將略,的確算是一個難得的將領,生生的靠著軍功在蔡瑁手中分得一些軍權,
也不知是文聘的幸運還是不幸,蔡瑁雖然也熱衷權利,可卻從未將文聘視為仇敵,
蔡瑁求得的蔡家千秋萬代,區區幾萬甲士的歸屬,哪裏能被他瞧得上眼。
劉表這人,的確是令人捉不,
你說他無為而治吧,他視劉備為大患,千般小心,萬般防備,生怕會被劉備吞並,
可你說他小心謹慎吧,僅僅是因為寵蔡瑁的二姐蔡氏,他就能把近十萬的荊州帶甲水軍,盡數給蔡瑁,數年下來,都快讓蔡瑁培養他蔡家的私軍了,這還沒算他蔡家自己圈養的私兵!
近十萬的私兵啊!
就連劉備麾下也隻有呂布的並州狼騎算得上私兵,其餘的將軍盡管手握軍製,可軍權到底還是歸劉備統領,
兩萬的並州狼騎,還不及蔡瑁的五分之一!
若不是劉表在荊州頗有名,麾下謀士忠心者居多,這荊州牧如今很可能就是他蔡瑁的!
劉表那邊宴席剛剛結束,
蔡家祖宅的宴席又神不知鬼不覺的擺上,不過與劉表的宴會略有不同的是,蔡瑁所辦的宴席,請來的隻有董昭一人!
酒過三巡,
一士卒匆匆跑到蔡瑁側,單膝跪下,獻上一封信,
董昭識時務的將頭低下,
“公仁不必如此謹慎,咱們二人之,絕無!”,
蔡瑁也不避嫌,當著董昭的麵便將信拆開來看,信封厚的不似尋常信,足足十幾張紙,竟是將劉表在宴席上說過的一句一字都記了下來,
看畢,
蔡瑁冷哼一聲,將信紙湊近燭火,紙張瞬間被燭火點燃,堙滅風中,
“先生不必擔憂,看來我家主公還是更傾向於同曹公結盟,到時候我等共抗劉備,沒準日後還要當先生的同僚啊!”,
“哈哈哈哈......”,
二人開懷大笑,各懷鬼胎,
Advertisement
董昭想的是如何能將荊州部瓦解,從而為曹主荊州創造可乘之機,
蔡瑁想的則是如何能利用曹的勢力,為蔡家謀一份千秋福祉,經久不衰,
這二人湊在一起議事,說是狼狽為,簡直在合適不過,
“德珪將軍,”,
董昭神一變,眉峰蹙,臉上的擔憂之甚濃,
“按理來說,這話實在不該由我說,可我實在是擔憂將軍啊!”,
“先生這話何解?”
蔡瑁心下一驚,這董昭言辭懇切,怎麽看都不像是無中生有,連忙急聲問道,可再看董昭,猶猶豫豫,一副始終不知如何開口的模樣,急的蔡瑁心急火燎,
“先生不必擔憂,我蔡瑁豈是那種聽不得逆言的小人,先生但說無妨!”
“唉!”,
董昭歎息一聲,似乎在終於下定了決心,
“俗話說得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德珪將軍如今在軍中大權在握,全因劉荊州賞識將軍才能,這才讓將軍不至於明珠蒙塵,”,
“可景升公早已年過半百,其長子劉琦,雖心溫順,恭敬有禮,可與將軍的關係......”,
董昭話沒說完,特意留了半截,聰明人說話,言不說盡方為上乘。
蔡瑁當然聽的明白,能在世家大族中居高位者,哪裏會有蠢笨之人,
劉琦之母並不是蔡氏,其母亡故的早,雖然劉琦與劉表長得頗為相似,深得劉表喜,可自從劉表娶了繼室之後,則更加寵與繼室所生的次子劉琮,
這的確都是蔡瑁運作,畢竟劉琮與蔡家沾親帶故,幫親不幫理,人之常,
可自古以來都是立長不立賢,更何況蔡瑁自己也知道,劉琦恐怕要比劉琮賢明的多,若是沒有天子冊封,真要將這荊州牧傳給劉琮,恐怕連荊州百姓都未必能信服,
“這倒是個麻煩,先生可有妙計教我?”,
“自然!”,
董昭也不端著,循循善道,
“隻要德珪將軍說的劉荊州與我主曹公同盟,待到劉荊州百年之後,我主定能從天子手中求得一詔令,冊封二公子為荊州牧,豈不是名正言順?”,
“隻是......”,
董昭猶豫良久,斟酌說道,
“那荀家荀諶,一是劉備使臣,二是荀家名士,不管是地位還是名譽都無人可出其右!”,
“雖然劉荊州目前更傾向於我主,可世事難料!”,
“那荀諶口才高可攀天,此前在袁紹麾下時曾就曾展鋒芒,說的那韓馥退位讓給袁紹,這份本事,董昭實在無法與之相提並論,”,
Advertisement
“劉備素有仁義之名,廢長立之事在其眼中必是大逆不道之舉,若是景升公真被那荀諶說的了心,屆時將軍該如何自?”,
蔡瑁一言不發,悶聲喝了口酒,心中暗自發狠,
“管他是什麽荀家名士,真惹得我發了狠,我倒是想看看,他能不能活著回到青州!”,
“將軍萬萬不可啊!”,
董昭耐心勸阻,
“那劉備麾下有一謀士,名喚賈詡,此人生謹慎,麾下暗樁死士遍布天下,想要不做聲的要了那荀諶命,恐怕難啊!”,
“那依先生,該當如何?”,
“嗬嗬......”,
董昭輕聲一笑,眼中寒芒乍現,
“殺人,應當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