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劉備驚了,我的謀主太妖孽》 第268章 雙喜臨門!
Advertisement
“了!”,
回到中軍大帳的劉備第一句話就是這句,
李憂等人先是一愣,隨即相視一笑,都在為劉備又收獲了一員大將而到高興,
這魏延可不比別人,
演義中劉備提拔他為鎮遠將軍,坐守漢中,魏延說的一句話,至今還在李憂的腦海中記憶猶新,
"若曹舉天下而來,請為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眾至,請為大王吞之。"
這種氣魄,確實令人佩服,
可也正是這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楞種,最是讓人頭疼,若是沒有一個能像日後長起來的諸葛亮一樣的人將其鎮住,絕對會讓人頭疼不已,
不就請主公給我五千兵馬,定讓敵軍有來無回,這誰能得了!
你說你不給他兵馬,那就是你當主公的心狹隘,
你說你給他兵馬,萬一要是輸了,兵馬損失了五千不說,誰的麵子上海都不好看!
因此想要真正的活用魏延,就必須有一個能的服他的能人才行,
演義中的諸葛亮雖然也能住魏延,但那多數是因為諸葛亮在政治上的功績足以使天下任何一個長眼睛的心生佩服,而不是在軍略武功上的建樹遠超魏延,想要真正讓魏延心服口服,恐怕還得是個文治武功都極強的將領才行!
憑魏延這個人自的軍略武功,極有人能做到遠超他,若是在別,或許是個令人頭疼的大問題,可若是在劉備這,
哼哼,
你且看那手不釋卷並州呂奉先,還有那戒驕戒躁的關羽關雲長,
哪個不能令他魏延心服?
說句不恰當的,
就算是那滿口汙言穢語的張飛,也有著一封信件要了孫策命的傳奇戰績,這種功績,就是放在一個文臣上也足夠吹噓一輩子了,要不然李憂如今的名頭怎可能如此響亮?!
不想還好,
想到此,
李憂腦海中頓時浮現出張飛那一臉訕笑的可惡模樣,真是越想越氣!
砰!
李憂重重的拍了下桌子,驚得劉備後退一步,一臉疑的看向李憂,
“伯川啊,收服魏延明明是件好事,怎的看你反倒不太高興啊?”,
“哦,”,
李憂回過神來,急忙看向劉備解釋道,
“玄德公,我不是在說你,隻是突然想到了一些人,脾氣沒收住,還玄德公莫怪!”,
“不怪不怪!”,
劉備臉上依舊帶著笑意,
李憂這想一出是一出的腦子,他早就習慣了,
“伯川這是又想起誰了,這麽生氣,用不用我幫你出頭?!”,
李憂搖了搖頭,
Advertisement
“小事而已,哪裏用得著勞煩玄德公出手,君子能容,玄德公不必擔憂,我自己能理的好!”,
劉備點了點頭,甚欣,
“能饒人且饒人,伯川能如此想自然是最好!”,
李憂沒有說話,在心裏一直盤算著究竟要找個什麽借口再張飛三個月酒,
“報!”,
隻見一士卒匆匆進帳中,朝著劉備單膝跪下,拱手行禮,
“啟稟主公!”,
“軍營西南方向,有一書生打扮之人,請玄德公出營一見!”,
“哦?”,
劉備有些疑的看向那傳令士卒,
書生打扮模樣?
劉備反複搜刮著自己的記憶,確實想不起來能是哪位故人,可思來想去還是不準此人是誰,隻能看向士卒問道,
“那人可留姓名?”,
“回主公,”,
士卒低頭繼續說道,
“那人不肯留下姓名,說主公想見就見,不想見也不強求,”,
“不過隻許主公一人前去,若是帶著第二人,他絕不相見!”,
“哈哈哈哈!”
劉備放聲大笑,仿佛是遇見了什麽天大的笑話一般,
“這是想要試試我劉備的膽啊!”,
劉備雙眼微微瞇起,
“那就遂了他的意!”,
劉備向前踏出一步,到袖子上傳來的阻力,扭頭看去,原來是賈詡正的抓住劉備袖口不放,
眼見劉備回頭看他,
賈詡還認真的搖了搖頭,看的劉備心中一暖,
他是知道賈詡的,
若是他真有必然的把握推測出自己前去會有危險,肯定一早就勸阻了,
這副樣子反倒是說明其並沒有攔著自己的道理,
可在賈詡的心中,
像劉備這樣孤前往去見一個素未謀麵的陌生人的舉,從本上來說就是危險的,這是刻在賈詡骨子裏的謹慎,
現如今,
隻不過是將這份小心謹慎分給劉備罷了,
劉備輕輕拍了拍賈詡手掌,示意後者不必張,
雖然劉備並不知那人是敵是友,但既然傳令士卒說了是書生打扮,定然沒帶兵刃,不然估計就不是劉備出營見他,而是他被擒拿到此來見劉備了!
對方是一人,
自己也是一人,
更何況自己還腰挎佩劍,難不還真能怕了對方不?!
真天底下哪有那麽多能輕而易舉徒手殺人的讀書人,整個青州也隻有一個呂奉先!
開什麽玩笑!
給了賈詡一個莫要擔憂的眼神,
劉備出帳而去,
“這......”,
賈詡看向李憂,
“咱們真要讓玄德公獨自去見那人,這是不是有些太危險了?!”,
Advertisement
“呼......”,
李憂腦海中思緒飛轉,劉備為人坦,這種事定然是來者不拒,可他們這些做臣子的可不能將主公的安危當做玩笑!
這人來路不明,什麽況都有可能,
若是有識之士來投,劉備不去,就會顯得其敏多疑,
若是敵軍派來的死士,劉備的安全又沒辦法保證,
思來想去,
李憂寫下一封信,出聲喚來士卒,後者收下後匆匆離去,
且說那劉備大步踏出中軍大帳,
三步並做兩步,
直奔西南角而去,
行至軍營外,正見一書生模樣的文士盤坐在地,
那人見劉備竟真是獨自前來,
不由得詫異半晌,
隨即連忙起,
拱手行禮,
“徐庶,徐元直,”,
“見過玄德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