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允臉上的笑容去,憤怒的質問道:“你拒絕對付董卓,難道是收了董卓太多的好,要為虎作倀,跟著董卓一起踐踏大漢嗎?”
劉琦不卑不道:“從始至終,我就是我,忠于陛下,忠于大漢,不是誰的人。另外,我如今得到的一切,都是我付出后所得。”
王允眉頭深鎖。
今天的劉琦,給他強勢疏離的覺,似乎劉琦對他有什麼意見。
他得罪劉琦了嗎?
王允一時間想不明白,耐著心思道:“董賊欺凌天子,屠戮員,禍患大漢,人人得而誅之,這是大是大非的事,更關乎大漢江山存續,請你三思。”
劉琦道:“不需要三思。”
王允站起,再一次質問道:“劉琦,你真要助紂為?”
劉琦依舊平靜,說道:“我說過,我始終忠于陛下,沒有想過要幫助董卓。說句實話,你現在要對付董卓,完全是異想天開。”
“西涼軍控制著城,把守附近的各關隘。一旦殺了董卓,無數的西涼軍作,你拿什麼去鎮?”
“殺董卓,要有充足的準備。”
“我堅持我的觀點,徐徐圖之,等我進一步掌握更多的軍隊,再考慮對付董卓的事。”
劉琦說到這里,腦中忽然想到跳出的打算。
這事可以借力王允。
只要劉琦不同意王允的殺董計劃,王允拿劉琦沒辦法,就只能把劉琦調離。
劉琦故意道:“我之前告訴過王司徒,借助外力才能鎮殺了董卓后的局,荊州就是我們的外力。家父到了荊州后,目前有長沙、武陵、南和桂等地不控制。”
“再給我一點時間,我就能解決荊州的局,掌握大批軍隊。屆時,王司徒在朝中殺了董卓,我率領大軍北上呼應,才能鎮西涼軍的局。”
劉琦搖頭道:“現在謀殺人,只會使得剛安穩的局勢出現,我不贊同。”
王允眼神幽暗,心頭冷笑。
劉琦已經是衛尉兼驃騎將軍,等劉琦再掌握荊州的軍隊,一旦鎮了西涼軍的局,意味著劉琦大權在握,他反而是靠邊站。
好都是劉琦的,王允什麼都撈不到。
這是王允不愿意的。
劉琦崛起的速度,完全超出王允的預料,他不愿意劉琦進一步掌權。再加上他拉攏了呂布,有機會誅殺董卓,才迫不及待的想掌握主權,得到最大的利益。
王允心中所想,不可能直接說。他的立場和人設依舊是忠君,是討伐董卓。
王允捋著胡須道:“劉琦,你把事想得太簡單。任何事,都不可能準備好了一切再去執行。等你準備好,局勢又發生變化,董卓的勢力會更強,也更難對付。”
劉琦嗤笑道:“王司徒,這種欺騙三歲孩子的話,在我面前沒用。別把你說得多麼的偉岸正,你的哪點心思,誰不明白呢?”
王允皺起眉頭。
劉琦年紀不大,心眼卻多得很,很難對付。
王允面嚴肅,擲地有聲道:“劉琦,老夫堂堂正正,正不怕影子斜。你不愿意出手幫忙,那就算了。我警告你,不要和董卓勾連,否則,你必定臭萬年。”
“老夫有些乏了,恕不接待,請。”
王允端起茶喝了一口。
劉琦站起道:“放心,我不會摻和,也不想摻和。”
說完,劉琦起離開。
王允看著離去的劉琦,眼珠子滴溜溜的轉,思考著對劉琦的安排。劉琦作為衛尉,是九卿之一,而且劉琦也有軍隊在。如果劉琦介,極可能影響他的計劃。
就算劉琦說不介,萬一劉琦橫一腳呢?
劉琦在,就存在患。
必須把劉琦調走。
等未來他除掉了董卓,劉琦再回,他已經掌握大權,必須聽從他的安排,要收拾劉琦輕而易舉。
王允想到這里,安排人準備了馬車,就朝宮中去。王允進宮中,見到劉協后,恭恭敬敬的行禮道:“陛下。”
劉協微笑道:“王司徒宮,有什麼事嗎?”
王允說道:“陛下,臣拉攏了呂布和李肅,兩人都表示愿意誅殺董卓。臣請驃騎將軍劉琦相助,他拒絕了,不愿意出手,說要等一段時間。”
“陛下啊,董卓越來越猖狂,再不遏制,恐怕更難對付。劉琦的策略或許可行,然而時間推移,未來的局勢也無法估測。現在有呂布和李肅作為應,卻是實實在在的機會。”
王允雙手合攏,再一次行禮,鄭重道:“請陛下三思。”
劉協問道:“能行嗎?”
王允篤定道:“能行!”
劉協看了王允一眼,想著之前劉琦的分析,對王允的策略有些懷疑。當初劉琦剛回,一番分析后,劉協覺得劉琦的建議靠譜,專門晾了王允一段時間。
王允畢竟是老臣,人老,憑借一張利,很快又獲得劉協的信任。
劉協遲疑,沒有下決定。
王允進一步蠱道:“陛下,拿下董卓,您就是中興之主,可以振興大漢。錯過現在的機會,誰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再有機會。”
“按照劉琦的建議,萬一還沒有實施計劃,董卓就要篡位了呢?董卓暴,肆意殺人,連袁隗滿門都殺了,殺了很多朝臣,我們不能把希都寄托在董卓的善良上。”
王允說道:“董卓也沒有善良可言,他隨時都可能篡位。”
劉協眼神漸漸變了。
中興之主!
振興大漢!
這讓劉協心中火熱,再加上董卓隨時可能篡位的威脅,讓劉協不再猶豫,直接問道:“王司徒,我們怎麼做?”
王允迅速道:“以加封董卓的名義,召董卓宮,再宮門口讓呂布和李肅出手。計劃是這樣,的實施時間,還要等一等,得進一步降低董卓的戒心。在此之前,要把劉琦調離。否則他不同意,就可能壞事。”
劉協問道:“怎麼調離呢?”
王允臉上浮現出笑容,劉琦年聰明,卻自以為是,姜還是老的辣。
皇帝終究相信了他。
王允迅速道:“回稟陛下,劉表擔任荊州刺史,卻遲遲不曾掌控荊州,再加上袁盤踞南。我們以討伐袁,平定荊州為理由,讓劉琦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