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榮看來,劉琦是漢室宗親,是天子皇兄,小小年紀已經擔任衛尉和驃騎將軍,前景非常明。他現在追隨劉琦,未來肯定有好。
徐榮瞬間下了決定,卻又沒有太直白,稍微含蓄的表態道:“將軍征討蠻夷,徐榮愿鞍前馬后。”
劉琦輕輕一笑。
徐榮的回答,應該明白了他招攬的意思,才說出愿意鞍前馬后的話。
劉琦目看向徐晃,微笑道:“徐晃,你是河東人,郡吏出,被裹挾著參加白波軍,追隨楊奉,是無可奈何的事。可惜,楊奉終究是黃巾賊余孽,鄙不堪,目短淺,能力有限。”
“你跟隨楊奉,是明珠暗投,且沒有冒頭的機會。正如虎牢關之戰,你在戰場上立下許多的戰功,大部分都被楊奉冒功搶走,部分才落到你的上。”
“我從楊奉的手中,把你調過來,是希你能發揮才能,立下功勛。”
劉琦不疾不徐的道:“你家世清白,治軍也嚴謹,頗有能力,不應該被埋沒。路雖遠,行則將至,前提是選對了路。”
徐晃迅速的思考。
他是武將,可是自己出的徐家在河東也是不大不小的家族。徐晃自讀書,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恰是家族有人脈和底蘊,才能直接在河東郡做小吏。
當時楊奉造反,帶人攻陷河東,他被席卷在白波軍中,只能跟著楊奉隨波逐流。兜兜轉轉一圈,竟然跟著楊奉加李傕的麾下,了朝廷的人。
徐晃不是呂布那樣單純的武夫,有腦袋沒腦子,也不腦子,他聽懂了劉琦的言外之意。
這是招攬他。
在徐晃眼中,楊奉的確是賊匪出,沒有長遠目,這輩子就那樣。他被劉琦調過來,以劉琦的出,再加上劉琦的年紀,未來必定前途無量。
徐晃下了決定,直接跪在地上,抱拳道:“蒙將軍重,徐晃愿為將軍效力,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請主公接納。”
徐榮眉頭一挑。
這麼直接嗎?
徐晃直白的歸順,襯托了他的含蓄,使得他有些后悔,是否該更直接點呢?不過徐榮仔細的想了想,覺得徐晃有些草率。這樣不留任何余地的表態,等劉琦剿滅袁回到,萬一生出什麼麻煩呢?
劉琦眼中掠過一抹笑意,手托起徐晃,贊許道:“公明治軍嚴謹,是打仗的一把好手,好好帶兵,我期待你的表現。”
“定不負主公厚”
徐晃再次回答。
“報!”
恰在此時,有哨探飛馬跑回。哨探神急切,翻下馬后來到劉琦的面前,稟報道:“將軍,袁帶著軍隊來了。除了袁的兵馬,還有孫堅的軍隊一起。對方的兵力人數,接近五萬。袁距離我們,還有一個多時辰。”
“再探!”
劉琦吩咐一聲。
哨探轉離開,劉琦眼神輕松,袁主出戰,反而更好辦,因為不需要去攻打魯堅城。劉琦環顧荀彧、黃忠和張遼等人,問道:“袁五萬人殺來,你們怎麼看?”
黃忠握拳頭,在空中狠狠一揮,高聲道:“區區五萬,不足掛齒。依末將看,袁的人都是土瓦狗。”
張遼的膽子一貫很大,更喜歡沖陣,他直接說道:“末將的三千先登,早就磨礪好。末將愿為先鋒,率領三千先登沖陣。”
徐榮見黃忠和張遼的表態,有些驚訝。
兩萬對五萬!
竟然敢沖陣,膽子夠大。
徐榮驍勇果敢,更善于打仗,說道:“將軍,袁草包一個,也就孫堅厲害些。就算這樣,也是標賣首之輩。末將請戰,滅掉袁大軍。”
徐晃高聲道:“主公,打仗首重士氣,我們兩萬多人在主公的率領下眾志城,敢拼敢殺。反觀袁和孫堅各有心思,面和心不和,不可能傾力一戰。所以,末將建議正面進攻,重點攻打袁。”
劉琦聽完眾人的意見,沉聲道:“兩萬對五萬,兵力人數的確有懸殊。袁認為優勢巨大,所以放棄防守,直接朝我們殺來。”
“我們的兵力一些,可是我也認為,我們優勢巨大。因為我有黃忠和張遼這樣的虎將,更有你徐榮和徐晃這樣的敢戰之將。”
“此戰,打!”
“正面迎擊,打袁。”
劉琦的話鏗鏘有力,強道:“狹路相逢勇者勝,我們亮劍殺過去。管他是五萬十萬,打就是。一句話,不服就干,干他娘的。”
“干他娘的!”
典韋坐在一旁熱沸騰,率先喊話。話雖然糙,卻讓他聽著舒坦。
黃忠、張遼、徐晃和徐榮紛紛點頭。
一個個熱沸騰。
對所有人來說,袁不是什麼洪水猛,也不是過江龍地頭蛇,是給他們送功勞來的。稍微棘手點的孫堅,順帶一并打了。
劉琦達統一的意見,又安排了接下來的詳細布置,把黃忠、張遼、徐晃和徐榮的任務各自明確,一切布置妥當后,軍隊休整完,大軍起程繼續趕路。
大軍迅速南下,同時袁也在北上,雙方相向而行,迅速拉近距離。
不到半個時辰,兩軍已經靠近。
袁的大軍中,旌旗招展。
一桿桿袁字大旗迎風獵獵作響,聲勢浩。袁騎著馬,穿銀甲胄,披著黑披風,很是激。他往前看去,看到了遼闊平原上出現的人馬。
袁已經期待起來,仿佛已經看到他擊敗劉琦后,踩在劉琦的上,踏著劉琦的尸骨對著大漢天下咆哮,他袁才是最強的人。
劉琦黃口小兒,中看不中用。
唯有他袁,才是天命之子,才能讓袁家更進一步。
鏗鏘!
袁拔劍出鞘,對準了前方出現的大軍,高聲道:“眾將士,殺敵立功就在今日,殺!”
“殺!”
紀靈率先吶喊,抖手中馬韁,提著三尖兩刃刀,率領步兵朝前方劉琦的大軍沖了過去。與此同時,孫堅也是跟著響應,率領麾下的大軍在左翼方向跟著一起沖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