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姑娘,大娘最拿手的就是餛飩,雖然只是素餡餛飩,不過味道也很是不錯。”
林冉見快速地下餛飩,不一會兒就盛了七碗。
白的圓肚兒餛飩一碗十來個,一大碗湯,湯上漂浮著青翠的蔥花還有淡黃的蝦皮。
吹涼了,嘗一口,滿口鮮香。
林冉忍不住贊嘆:“大娘這手藝真的沒話說。”
“姑娘喜歡?”大娘驚喜地看著林冉:“姑娘覺得,老婆子這餛飩在靈洲城賣得開不?”
想想又道:“一碗四文錢。主要是餛飩皮用的都是好面做的,再便宜不賺錢。”
林冉咬了一個餛飩,唔,餡兒調的也好。
“大娘只要一直保持著這水準,保準大賣!”
大娘被林冉一句話逗樂了,暢想著好的未來,容煥發。
吃著餛飩,一邊和大娘嘮嗑。
這位大娘原是南邊一個頗為富庶的縣城的百姓,因著家里當家男人生病,傾家產也沒將人救活。
大娘的兒子聽聞西北在招募移民百姓,一咬牙帶著家里人千里迢迢來定居。
如今,大娘的兒子在挖渠,兒媳婦兒們則給自家的地里開荒。
大娘年紀大了,加之在路上奔波不好就讓在家里歇著。
誰知自己歇不住,想起自己還有一個做餛飩的手藝,這不自己出攤子來。
“今日是第一次出攤子,姑娘你們是第一位客人呢,就給姑娘們三文錢一碗。”
林冉眉開眼笑:“那就多謝大娘了。”
大娘似第一次有人與聊天,說得更歡了。
“這西北天雖干旱些,不過好在有水。我我家小兒子去那河里撈魚,大魚不好撈,小魚小蝦的也不。”
瞅著碗里飄著的蝦皮道:“我便曬了些蝦皮,放在湯里提鮮。”
“確實鮮,大娘的手藝確實沒話說。”任時杳道,因著吃了一碗熱湯,額頭上又沁出汗珠來。
環顧了一圈,最后看向林冉:“為什麼你都不出汗呢?”
林冉隨口道:“我質好。”
任時杳和一眾丫鬟羨慕地看著。
林冉微笑臉,羨慕也沒用,那些東西太逆天我也不敢往外拿啊。
吃過餛飩,與餛飩大娘告別后沒多久,迎面上徐總緹和一眾知府衙門的大人們。
林冉迎上去行了一禮,才知道知府衙門這是‘走進群眾’走訪活。
林冉一臉欽佩慷概激昂:“徐大人真是我新南府的青天父母,我新南府有大人您如此心系百姓的父母是他們三生有幸啊。”
Advertisement
莫名其妙被夸了一臉的徐總緹:“......。”
眾人:“......。”
于通判不著痕跡地抬頭天,唔,太正正好的位置。
他不在心里想今早的太到底是不是從東方升起的?
沒想到有朝一日水火不容的兩個人,一方居然夸起來了。
徐總緹面沉如水看著林冉,不知道葫蘆里賣的什麼藥。
林冉:“眾位大人,你們瞧。”
林冉指了指不遠的獨車,“這可是我靈洲城第一個攤販啊,大人們可不得支持支持。”
瞥見徐總緹略微扭曲的臉,林冉輕笑:“各位大人放心,剛剛下嘗過了,那餛飩味道極其鮮,盡顯南方食之味。”
徐總緹眼皮了:“餛飩?”
林冉點頭,“可不是嘛,那位餛飩大娘是南方遷移來的,那餛飩著實味,各位大人不嘗嘗可惜了。”
徐總緹看了眼不遠的獨車,掩下眼皮:“既如此,當支持一下民眾。今日本請諸位品一品南方食如何?”
眾人自是恭維說好。
林冉拒絕同行,轉頭就回家了。
走出了老遠,任時杳才問:“你為什麼徐大人去吃餛飩。”
林冉背著手慢條斯理開口:“自然是為了解徐大人思鄉之苦咯。”
周允琛跟科普過,徐總緹是南方一個小縣城讀書出來的。
自當這些年,再沒回過鄉里。
只希他能多想想百姓疾苦,別一天到晚為了鉆營溜須拍馬、蠅營狗茍。
當然也不指一碗餛飩就能讓他良心發現、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讓那位大娘多賺幾文錢也是好的。
·
風留不住雨,烏云留不住,而人留不住時。
明明昨日還是艷天,夜里一場小雨洗刷沖洗夏日的暑氣,徒留一陣秋風。
林冉剛打開門就到了一涼意。
和往日一樣的時間醒來,屋外的天還是昏暗的,恍然想起一首詩: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
林冉盯著屋外迷蒙的天空出神,不知不覺來到這里快兩年了呢。
又想,這兩年里做的事還真不呢。
【六筒:種了西瓜、種了高產糧食、種了棉花還開了慌,宿主,按照你這樣的速度,指定能完任務。】
林冉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若不是為了這任務,我能把自己當牛使嗎?”
明明只想當咸魚。
六筒機械音‘嘿嘿嘿’傳來,無比猥瑣。
Advertisement
【六筒:等完任務了,你剩余的時間都可以咸魚,你想想,先斗個二十年,再咸魚四五十年,總的來說還是賺了的。】
林冉點頭,又覺得不對,“你如今也會畫大餅了,怪能耐的啊?”
又是嘿嘿嘿的猥瑣音傳來。
【六筒:這不跟宿主你學的嘛。】
林冉再次翻個白眼,不再理它。
房門一關,換上一厚一些的服。
夕這丫頭特別有遠見,早半個月就把今年新秋做了出來。
桃花哈著氣進來:“姑娘,天涼了,該換上秋了。”
話音剛落就見自家姑娘早已收拾妥當了。
桃花有些不好意思,忙告罪:“昨夜下了一場雨,今早睡得有些遲了。”
林冉笑笑:“無事,平日里你們忙,多睡會兒不打。”
二人說話間,梨花打了熱水過來給林冉洗漱:“姑娘,如今天涼,您多穿些。”
林冉其實并不是很冷,上這正正好,“也就早晚涼些,到了中午頭大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