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完宗翰大怒:“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時立說道:“元帥,怎麼了?”
完宗翰將完杲的信給時立,后者看完,臉也沉下來。
“婁室在陜西竟折損五萬銳!”
完婁室一共率領了十萬大軍,折損過半。
戰爭是簡單的算數問題嗎?
派出背后政治的影響,僅說折損過半這件事,就意味著婁室此時危機重重。
看起來宋軍死傷是金軍的好幾倍,但金軍畢竟是客場作戰,深大宋腹地。
而且這個腹地不是一般的腹地,是大宋軍事重鎮集的腹地。
金軍危機如下:
一、糧草可能隨時斷供。
二、士氣低迷到極點。
三、宋軍一旦重新集結,婁室危矣。
所以,戰爭從來不是簡單的數學問題。
完婁室乃金太祖完阿骨打心腹將,真部最能打的諸多將領中,他的軍事指揮能力第二,沒人敢說第一。
連完宗翰和完宗都不敢跟他比指揮才能。
如果連他都打不了陜西,說明陜西比金國朝堂想象中的要更難啃。
這是一個極度危險的信號。
宗翰現在有兩個選擇:
一、繼續留在大宋境,燒殺搶掠,大發戰爭橫財,掠奪足量人口、財富到河北,充實三鎮。
這也是在充實他自實力。
如果他繼續留在大宋境,算是違抗諳班極烈完杲軍令。
完宗翰是完杲的人,他不會違抗完杲的命令,就像明朝的藍玉不會違抗朱標的命令一樣。
二、迅速回援太原,擊潰太原宋軍,再西進支援婁室,徹底掃平陜西。
完宗翰幾乎沒有任何思考,果斷選擇回援。
這不僅僅是完杲發軍令的原因。
放任完婁室在陜西苦戰,甚至戰死,完宗翰必然會被金帝完吳乞買以不聽調令為由而奪權。
金帝完吳乞買早就對完宗翰很是忌憚,天天拿著個放大鏡到找宗翰的錯誤。
婁室是太祖將,婁室戰死,沒人擔得起這個責任。
正月二十七日,宗翰放棄襄,立刻原路北上。
他甚至扔掉了許多戰利品。
對他來說,只要掃平陜西,來年還能在南下。
宋軍就是砧板上的一塊而已,現在最的地方想反抗,那就擊中力量把最的砍掉,其他的部位是逃不掉的。
正月二十七日中午,兀也收到了完杲的軍令。
中線金軍開始果斷北撤。
但是,趙寧卻不打算就這麼結束。
他早在正月十五,就陸陸續續收到了來自陜西的諸多報。
Advertisement
當然,送過來的還有諸多彈劾張浚的奏疏。
在這些奏疏中,張浚被描述了一個敗陜西大部分家底的臣。
正是由于他在陜西的胡指揮,導致西線大敗。
甚至有人在奏疏中恐嚇趙家,說陜西危矣,國朝百年積累,將付之一炬。
看完這些奏疏,趙寧也是了一把冷汗。
陜西若是真的敗了,西夏轉眼就會出兵,那才是災難的開始。
但張浚的奏疏,卻是另一種說法。
陜西不但沒有丟,還重創了敵軍,并且在其中還列出了長安會戰的諸多功臣。
其中劉錡的名字赫然在其列。
果然啊,劉錡這種人才是真正能打的。
他找了半天,找到曲端的名字了。
好家伙,張浚直接告狀曲端不聽調令。
果然啊,張浚和曲端不對付。
但好在沒有把曲端給砍了。
從張浚的奏疏里,趙寧再次捕捉到了戰機。
金軍必然會撤軍支援西線。
撤軍和進攻,就是兩碼事了。
在冷兵時代,撤軍到底有多難?
為何所有名將撤軍,要麼連夜撤,要麼使用障眼法留下營寨,然后帶著人快速開溜?
假設你跟著一位名將去打仗,開打之前,必然會接到各種信息告訴你敵國都有垃圾,有多麼罪惡,我們是正義之士,是可以去發財的,只要攻下城,會有多財富。
你會非常興。
但如果打著打著,你忽然接到一條命令:撤軍,而且是立刻撤。
你會怎麼想?
臥槽!我在哪里?發生了什麼?為什麼要撤?難道主力已經敗了?
是不是主力已經敗了?
是不是?
有沒有回答我這個問題?
各位,是不是主力已經敗了?
怎麼辦?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找翠花!
大概率,你可能會憂心忡忡地跟隨大部分一路撤離。
至于來時的那種立志要干死敵國的雄心壯志嘛……
就和你18歲非白富不找,30歲只要是雌的就可以是一個狀態。
所以,在冷兵時代,撤軍從來都比進攻更難。
稍微不注意,就可能玩大潰敗。
再強的軍隊,都是如此。
現在正是金軍最虛弱的時候,趙寧怎麼會錯過這個機會!
他立刻派出了大量的探子,并且給河北諸鎮傳消息,只要偵查到金軍北撤,立刻開打。
正月二十八日,兀留下所有營寨,布下障眼法,連夜渡河。
又在河北布下障眼法,派各路人馬,假裝去攻城。
實際上各路人馬數量有限,但所帶旗幟頗多,又用木頭做了許多假人,混在軍中,欺騙宋軍。
Advertisement
古代沒有遠鏡,也不可能近距離去看,大多數據腳印、留下輜重、遠觀旗幟數量等等來判斷敵軍人數。
而兀則日以繼夜開始北撤。
正月二十九日,大名府。
劉浩快速進制府,他說道:“宗帥!我們發現金軍行蹤,大規模金軍準備圍攻磁州!”
宗澤正在籌備正月的糧草,一聽劉浩帶來的報,頓時覺不太對勁。
“圍攻磁州?金賊此時圍攻磁州作甚?”
劉浩說道:“必然是發現東京城攻不下來,所以要圍攻磁州,畢竟金賊深我大宋已有數月有余。”
“不不不,如果我是金軍主帥,我必然深南方,那里的防薄弱,既然之前就選擇了繞道,沒有再回來的道理!”
宗澤霍然站起:“莫非真如家所言,金賊撤兵,圍攻磁州只是障眼法!”
“傳我命令,立刻集結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