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沈如澤抬起頭,看著前方姽嫿的纖弱背影,此刻,也是心中惆悵萬分。
沈如澤同姽嫿的大兄拓跋恩乃是摯友,當年沈如澤年時行走名川大澤增長閱歷,在西陲時曾遇異族突襲,便是拓跋恩救他於刀下。
此後數年,二人一直保持著書信往來,甚篤。
姽嫿常年生活於京中,也是近幾年沈如澤職太醫署后,才有過那麼幾面之緣。
不過,二人均知彼此的存在。
今日,九皇子的事一出,姽嫿讓汀蘭去請太醫之時,特意去請了沈如澤,並說了一句話,「我家娘娘說,西陲邊沙苦寒,最是磨鍊人的心,有人心如磐石,八風吹不,也有人心若散沙,隨風飄散。不知大人,是哪種呢?」
姽嫿就是要提醒沈如澤,你當年承諾過的那些話。
「拓跋兄救我一命,日後,我必以命相報。」
「我一個沙場之人,哪有機會讓你個手無縛之力的書生來以命相報的,再說了,不過順手一救的事,你何必如此鄭重其事。」
「不管拓跋兄需不需要,沈某的承諾總是算數的。」
這是當年他們二人的對話,姽嫿曾從大兄的書信中得知。
如今,便「挾恩圖報」,想提前將這位沈大人收麾下。畢竟自己現在需要一位絕對信得過的太醫。
上一世時,原主對這位沈大人印象也不錯,他明裏暗裏提醒過原主幾次奚惟修的古怪。
可惜,原主被自己的「慈母心腸」蒙蔽了眼睛。
如今,沈如澤果然站在了自己這一邊。
今日之事,他本可以不摻和進來,即便診脈,他也有千百種委婉的方式來說出。
可他,選擇了最有利於姽嫿的那一種。
「娘娘放心,沈某永遠記得拓跋兄,當年之心,至今未改。」沈如澤輕聲回道。
他曾在拓跋兄的書信中,聽他提到過這個妹妹。
說是一個,希沈大人記得今日之言。」姽嫿轉過,晶亮的眼眸,在宮燈的映照下竟比天上的繁星還燦爛幾分。
九皇子被送至毓慶宮的消息,很快傳遍了都城。
不過,眾人倒是皆覺得皇後娘娘此舉甚好。陛下寵事。
Advertisement
安雲兮倒是安靜了一些時日,只安靜在宮中抄寫宮規。
姽嫿可沒準備讓閑下來。
按照原本的發展軌跡,奚承明會在三年後病逝。
可三年太久了。
以奚承明對拓跋家的猜忌程度,只要他活著,原主就沒辦法名正言順地接管朝政,所以,奚承明最好是早一點病逝,可如今姽嫿剛剛封后,若是皇帝這麼快死了,也難免得一個不祥的名聲。
姽嫿不在意這些,可麻煩還是能省則省。.
於是。
半月後,安雲兮去毓慶宮看九皇子時,奚惟修小聲地問道,「母妃,父皇是以後不會讓我做太子了麼?」
安雲兮大驚,環視了一圈,看周圍沒有生人,這才鬆了口氣,讓所有人退了出去
「誰跟你說的這些?」安雲兮看向懷中的兒子。
奚惟修低頭沮喪道,「三皇兄和他的陪讀說話,我聽見了,他說之前還擔心父皇會偏心於我,如今我出了這樁事,又被送到了毓慶宮,以後定是大位無了。」
三皇子是賢妃所出,今年十六,馬上就要進朝領差事了。
安雲兮了奚惟修的頭,不知道是安還是安自己,「不會的,你父皇那麼疼。」
寧宮。
姽嫿正在書案前寫字,汀蘭走了進來,小聲說道,「小姐,安貴妃今日去毓秀宮看九皇子了,聽說把人遣出來說了好會子話呢。」
姽嫿將寫好的書信用蠟封好,放進了一旁金簪中間的夾空中。
「既然進了毓秀宮,以後這九皇子聽到的閑話,只會多不會。心裏的火苗一旦竄起來了,那就按不住了。」
讓奚惟修進毓秀宮,從安雲兮的保護圈裏出來,是姽嫿一早就做好的打算。
可不覺得算計一個孩子有什麼不好意思。
既然決定稱帝,那便不會做什麼聖人。
上一世,奚惟修的路走得太順了,順順噹噹當了皇帝,而後更是有原主這個冤大頭為掃清前路。
其實跳出來看,奚惟修並無為君之才。他被的母親養得太著眼於眼前利益,並無大局觀念,又不曾在諸皇子中廝殺上位,缺對朝廷謀詭譎的認知。
Advertisement
姽嫿敢斷定,上一世,原主死後,這位年皇帝最後的結局也好不到哪裏去。
而這一世,姽嫿打算讓他提前認識到奪嫡之爭的恐怖。
他們母子二人能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姽嫿笑了笑,可是期待得很呢。
「將這些件找人帶出宮去,還是去水雲間變賣。」姽嫿將那金簪扔到那一堆看著價值並不太高的珠寶件中。
宮中夾帶私貨變賣,再正常不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