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當滿級大佬穿成小可憐兒》 第181章 被當擋箭牌的知青(12)
Advertisement
知青們沒有留下湊熱鬧,趁著混,趕離開了。走得慢了,可能就會被人賴上。
王家人可能會說,“要不是為了來找陳知青,我們本不會摔這樣。”
回到知青院,大家才放鬆下來,笑著說道:“活該。”
江月神兮兮的慨:“王家最近是招惹了摔神嗎?嘿嘿,太好了。”
看著新知青們茫然的眼神,老知青們教育道:“這家人都是神經病,遇到他們就躲著點,不然被纏上了就麻煩了。跟狗皮膏藥似的,甩都甩不掉。知道了嗎?”
幾個人乖乖點頭。
上輩子,王五強糾纏原主的時候,不原主嚴詞拒絕,知青院的大家都幫著趕人,但是這人確實臉皮厚,不管你說什麽,他就是不聽不管不顧。就是跟著你。
哪怕大家把他隔開在一邊,他也能繼續嬉皮笑臉的耍無賴。
但是,誰也沒想到,他竟然能這麽喪心病狂。可能他是想著,隻要他真的占了原主的便宜,原主一個姑娘家,吃了虧就隻能打落牙齒和吞了,隻能嫁給他,隨他怎麽磋磨。
這個人該死!
錢來又說道:“咱們來了這兒,可能是苦點累點,但還是要自力更生。村裏有些小姑娘小夥子會來獻殷勤,但是你們要記住,千萬不要被這些小恩小惠、一時的輕鬆迷了。那樣就會失去自我,變生活的奴隸。你們要知道,接了別人的一點好,那可能是要用一輩子來還的。”
瞿麗霞接著補充:“有什麽把握不好的,就回來大家一起商量,千萬別稀裏糊塗的就被人牽著鼻子走。知道嗎?隻要你心裏覺得猶豫,就不要做決定。老鄉們大部分很淳樸,但是也有不猾的惡人。千萬不要把每個人都當好人。他們可能是披著羊皮的狼。”
“嗯嗯嗯。”六個新人點頭如小啄米。
他們運氣好好,知青院的哥哥姐姐們都很厲害,懂得好多!
看到新人這麽聽話,老知青們也鬆了口氣。這都是他們兩年來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他們這邊還好點,有的地方得很。他們也是通過跟去其他地方隊的小夥伴寫信流況才了解到的。
新來的知青聽話就好,要是不聽,鬧出什麽子來,他們也很被。
一開始,有人幫忙,他們還真的以為這就是社會主義兄弟姐妹呢,結果呢?人家幫你幹點活,是想娶你當媳婦/嫁你當媳婦。
就特麽離譜兒!
張梅花又補充了一句:“跟異保持距離。一定不要有任何肢接。在這兒,任何肢接都有可能演變一場婚大戲!”
馬安心接著說道:“對對對,遇見掉水裏的,別直接就跳下去,一定要大聲喊,把人都過來,會有合適的人去救。問就是不會遊泳!遇到摔倒的,不要直接去扶,一定要大聲喊!有異在你邊,一定要警覺,別讓倒在你懷裏!”
六個新人已經開始流汗了,太可怕了。
“行了行了,道理要一點一點的教,別把孩子嚇壞了。”錢來說道。
然後今天的值日生就去做飯了。
下午再去幹活,整個村子裏都在談論王家五兄弟的事兒。大家全都變了瓜田裏的猹,上躥下跳,就連大隊長拿著大喇叭喊,讓大家不要閑聊,好好幹活,都沒人聽他的。
Advertisement
這不是一般的小事兒啊!他們真的控製不住!
婦同誌們聚到一起,嘰嘰喳喳的討論王五強的小兄弟還能不能接回去,還能不能使。
事實上,在農村,已經家多年的同誌們,聊起天來是葷素不忌的,帶的話題聊起來一點也不害。
當然,們把未婚同誌排除在這些話題之外。要是有小年輕因為好奇湊過去,們就會說:“去去去,我們聊的話題你不能聽,你還沒嫁人呢,床上那點事兒你不懂。”
男同誌那邊就沒這忌諱了,老爺們兒湊一塊堆聊天,還專門向未婚小夥子傳授經驗。
反正這一個下午,男知青們臉都木了,就恨自己不能暫時聾一下。
王家的八卦在村裏持續了很長時間。大家想起來就是當初淋淋的場景。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就是半個月。這期間,新知青們經曆了全酸痛到逐漸適應的過程,然後,農活就基本完了。
再然後,就開始了並不累,但是最痛苦的工作。掏糞,曬幹,然後再撒到地裏去田。
過程那一個一言難盡。全村上空都飄著一子大糞的味道。
好在這項工作不需要太長時間,幾天就幹完了。而且,知青們分到的工作是在田裏把人家撒進去的農家給耙勻一點,還算可以接。
做完了這些,就要播種小麥了。
再然後,就到了農民一年之中最清閑的冬天。
農活幾乎沒有了,跟著隊裏的安排走就行,讓挖就去挖,讓架橋就去架橋,讓修路就去修路。
每家每戶都必須出至一個人,給工分。想多去人也可以。有的人家不怕苦不怕累,全家出。
知青這邊,大家倆人一組流去。小苗直接空。
大家表示,這麽小的孩子,就在家裏貓個冬吧。
而且,自從小苗來了以後,知青院別的不說,夥食是大有改進的。
小苗來之前,他們要麽吃煮餅,要麽吃死麵窩頭。都是勉強下咽。
他們都記得,當初小苗第一次看見他們做窩頭的時候,都驚呆了。
“做窩頭要用燙麵啊,死麵能好吃的了?”
當然,燙麵也不怎麽太好吃。
後來,小苗在碾子那兒碾玉米的時候遇見村裏一位大娘,閑聊期間跟人家要了一塊老酵頭,回來做了一回發麵窩頭。
其實已經不是窩頭了,應該說是雜糧饅頭。比窩頭和、好嚼、好咽。
從那以後,大家就開始吃雜糧饅頭了。
冬天發麵還稍微有點麻煩,得用一個厚棉被把麵盆包起來,裏麵還得放上兩個灌滿開水的瓶子,給這個麵盆保溫,不然麵發不起來。
即便如此麻煩,大家也願意麻煩點吃發麵。
而且,他們用的玻璃瓶子也是小苗從公社衛生院淘換來的,輸瓶子。這年頭輸用的瓶子用完了也不會扔,醫生護士拿回家送人,還歡迎。
有的人用它喝水,有的人用它灌了熱水充當熱水袋使。
這種瓶子上麵有一個皮塞,一點不水。皮塞上火柴還能當陀螺玩。
知青院在小苗的帶領下人手一個,冬天晚上灌滿熱水放到被窩裏暖被窩,是真好用。第二天早上起來,水已經涼了,但是不冰,甚至還有一點點餘溫,倒出來正好洗臉。
Advertisement
而且,他們以前分到的黃豆都不知道怎麽吃,實在沒糧食了,才會煮黃豆。可是小苗會做大醬,還會發豆芽兒。
就算是用水泡開了煮鹽水黃豆也好吃,就當鹹菜吃了,比單純吃醃蘿卜強多了。
還能泡的半不的時候拿到碾子那兒扁,做豆扁子,煮玉米麵粥的時候放兩把進去煮,煮出來的粥更好喝,豆扁子也很好吃。這樣吃粥還比較頂時候,不容易。
這麽能幹又聽話,乖乖甜甜的小妹妹,他們可不得寵著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