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那個炮灰我穿過顧陌智腦》 第252章 首輔家那個瞎眼的發妻(2)
Advertisement
當然,的偶像,哪個人都配不上,只有這個世獨立的穿越配得上。
如今既然來到了這個時代,就一定要幫助穆淮英擺這個又老又瞎的人,讓穆淮英在歷史上再也沒有這個污點。
于是喬夢瑤故意到顧氏醫館拜師,想要近水樓臺。
本是個學醫的,在醫院方面有基礎,往往還能說出許多獨特的見解。
原剛開始只是看可憐,收在醫院里打雜,后來覺得很有天賦,對可謂是傾囊相授。
結果就是這個傾囊相授的徒弟,與穆淮英在相中日久生,最后干翻了自己上位,和穆淮英就了一段佳話。
而顧陌,現在就穿了那個被干翻的糟糠妻顧氏。
現在原才不過十二歲,而穆淮英……也不過是個八歲的小豆丁。
嗯,沒錯,對面那個小男孩,就是未來的首輔大人穆淮英。
原和穆淮英,就是在這次水災逃難中認識的。
穆淮英的母親也在這次逃難途中被死了,臨死前將穆淮英托付給了原的父親顧大夫。
因為顧大夫宅心仁厚,覺得將兒子托付給他,他會善待兒子的。
不僅善待,穆母還想著要讓顧大夫供養兒子讀書呢。
作為一名大夫,顧大夫是很欣賞穆淮英的。
因為穆淮英小小年紀就能說出來達則兼濟天下這樣的話來,讓他覺得穆淮英是個有抱負有理想又有仁慈心的好孩子,將來一定會有一番作為的。
因為對穆淮英的欣賞,所以逃難途中他很是照顧這對母子。
但欣賞不代表大災之年的,在他連自己和兒都養不活的況,還要養一個外人啊。
因此穆母臨死托孤,被顧大夫拒絕了。
穆母又是哭又是求,讓穆淮英賭咒發誓將來會娶顧陌對顧陌好。
顧大夫被趕鴨子上架,同樣也有點心,就答應了。
他兒本就是個瞎子,很難再找到什麼好人家了,他要是去了,誰來照顧他兒?
而如果穆淮英將來真的高中,能夠信守承諾對他兒好,那他現在辛苦一些,把穆淮英培養出來,也不是不可以的。
但顧大夫是個謹慎的人,口頭說了不算,還當場用寫了婚書讓穆母簽字,將兩人的婚事正式定了下來。
穆母落下一樁心事,就咽氣了。
沒多久,朝廷賑災,百姓生活逐漸恢復,顧大夫帶著兒和未來的婿,在平安縣城安定下來,還開了一家醫館。
學堂開學后,又送了穆淮英去讀書。
穆淮英在讀書上,的確是有天賦,先后考上了生、秀才,了遠近聞名的天才年。
他考上秀才的時候,十四歲,在興朝,男子十四歲是可以娶妻的年紀了。
Advertisement
顧大夫提出讓他和原完婚,他拒絕,說要等高中后風娶顧陌。
他說的深意切,顧大夫和原都信了。
后來顧大夫病重,臨死前想要看到兩人完婚,穆淮英依舊找借口推了。
顧大夫于是還沒看見兒家立業,就去世了。
原繼承了醫館,承擔起了賺錢供穆淮英念書的重任。
因為是自己未來的丈夫,所以原對穆淮英幾乎沒有任何保留。
為了將穆淮英供出來,努力學習醫,努力適應自己一個人承擔所有。
一個瞎子學醫,想要學有所有多困難可想而知。
也好在原有這方面的天賦,在醫上取得了不錯的造詣,最后了鎮上有名的大夫。
賺的那些錢,節食全用在了穆淮英上。
穆淮英買筆墨紙硯,要花錢。
穆淮英和同學際,結人脈要花錢。
穆淮英是讀書人,冠要面,要花錢。
……
反正不用穆淮英找要錢,每次都是主給,還生怕給的不夠讓穆淮英被同窗笑話。
而自己,卻是常年布麻,因為干得多吃得,還一副營養不良的樣子。
自己是瞎子,本看不到和面的穆淮英站在一起,就像是難民和公子哥的區別。
這樣過了很多年,原也被拖了二十多歲的老姑娘。
而在原來的歷史上,這時候全國發了瘟疫,原配出了治療瘟疫的方子,救了全國幾十萬的百姓,立下功勞被封為國夫人。
穆淮英這下不說什麼高中之后才親了,立刻就跟原了親圓了房,高中后也對原不離不棄,舉案齊眉。
但現在,卻出現了喬夢瑤這個穿越。
這個格與眾不同、醫高明的子,溫暖了穆淮英那顆常年在顧家寄人籬下的心。
他們暗生愫,在原這個瞎子的眼皮子底下,該做的不該做的全都做了。
在穆淮英高中的時候,喬夢瑤甚至已經懷孕了。
但原并不知道,還在滿心歡喜等著穆淮英兌現承諾。
結果等來的,是穆淮英拿著原攢了好多年的嫁妝當聘禮,風下聘喬夢瑤。
他對原說:“我一直都把你當姐姐一樣敬重,就算我娶了夢瑤,你以后也還是我姐姐,你要是想嫁人,我會為你挑個好夫婿,你要是不想嫁,穆府永遠有你的一席之地,我和夢瑤都會好好照顧你的,這是我對你的義務,你不用擔心什麼。”
納尼?我一個瞎子辛苦多年,付出了十多年的青春和心供養你,就是為了給你當姐姐?
當初我供養你的時候,你怎麼不說是把我當姐姐?
現在功名就不需要我了,我就從未婚妻變姐姐了?
Advertisement
不得不說,某種程度上穆淮英的確是個做大事的人,城府極深又極擅忍耐做戲,他認為自己是個有本事的人,遲早能夠高中仕,位極人臣,后來他的就也說明了這一點。
所以顧大夫收養他,資助他讀書,把兒塞給他,在他看來不過是顧大夫的謀套牢他的前程。
他記不住顧大夫和原對他的供養之恩,只記住當初他母親要死的時候,如何苦苦哀求顧大夫養他,顧大夫都不答應。
最后得自己母親咬牙答應了讓他娶兒,他才答應了。
所以在他眼里,顧家不是他的恩人,是他的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