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那個炮灰我穿過顧陌智腦》 第262章 首輔家那個瞎眼的發妻(12)
Advertisement
以前穆淮英還慶幸顧大夫是個心的濫好人,現在卻反顧大夫的心,什麼人都收養,以后是不是還要來一窩小乞丐?
他小聲的說道:“顧叔,咱們家已經很艱難了,若是顧叔可憐這個孩子,看見了就給他幾個饅頭?怎麼帶到家里來?”
又覺得自己這樣說顯得很薄,又說道:“我只是心疼顧叔賺錢辛苦。”
顧信頓時放下筷子,一臉無措,也不敢桌上的飯菜了。
顧陌朝他碗里夾了一塊,平常他們也不是經常吃,今天還是因為顧信第一次在這個家吃飯,特意買的。
“他力氣大,會搬東西,會在醫館里幫忙,是通過自己的勞獲取報酬,又不是在咱們家白吃白住。”
穆淮英頓時覺得顧陌是在暗諷他沒用,心里更是憋了一口氣。
遲早他要考個狀元回來,讓這個人后悔今日的尖酸刻薄!
吃了飯,穆淮英就悶不吭聲去寫了張紙過來,遞給顧信,冷冰冰的說道:
“這是賣契,簽了。”
顧信沉默的要去按手印,顧陌抓住他的手,他小心翼翼的說道:“嬢嬢,我愿意簽的。”
這聲嬢嬢出來,顧陌手都了,讓原這瞬間回憶起顧信臨死前的那聲嬢嬢。
顧陌將賣契拿過去,撕了。
“你是醫館的學徒,不是來賣的,用不著簽。”
就算顧信吃顧家的住顧家的,也是和顧大夫賺錢在養,穆淮英有什麼資格讓人家簽賣契?
穆淮英目沉沉的看著顧陌,“為什麼不讓他簽了?”
當初顧陌對他就那麼苛刻,他母親都要死了,還要他簽賣契,憑什麼顧信可以不簽?
顧陌神也冷冷的,“他是我的救命恩人,他救了我,我樂意養他。”
穆淮英半晌沒有說話,但那雙眼睛也沒有挪開,依舊盯著顧陌。
不可否認,他是惱恨的,惱恨顧陌對別人比對他好。
“我要讀書!”,他破罐子破摔,“若是你們不愿意供我,我會離開顧家。”
他目一瞬不瞬的盯著顧陌,想從顧陌臉上看到慌。
顧陌仍舊是面無表,“你娘臨死的時候,我爹答應了你娘會供你讀書,我們顧家人言而有信,自然會讓你讀書,明天我會跟父親提這件事。”
果然,第二天顧陌就跟顧父提了這件事。
如今醫館生意好,手頭也寬裕了,顧父自然點頭了。
穆淮英松了一口氣,卻不想顧陌顧信的頭,說:“爹,讓小信兒也去吧。”
穆淮英愣住,顧信也愣住了。
顧父有些猶豫,這時代讀書人不是那麼好養的,養穆淮英一個,他都覺得有些困難,哪養得起第二個?
Advertisement
顧陌又說:“只是讓小信兒先跟著先生認幾個字,以后到醫館幫忙抓藥也能方便些。”
若是顧信有讀書的天賦,也想繼續讀,顧陌就繼續供他讀,若是他沒有天賦,自己本也沒有繼續讀書的打算,顧陌也不會勉強他。
當然,無論是穆淮英還是顧信,讀書的錢都會自己賺,不會將這個重擔在顧大夫上的。
顧大夫答應下來了。
學堂開學后,他就送了穆淮英和顧信過去,給先生送了束脩。
等到下午回來,顧陌就將一份欠條遞給穆淮英。
往常那些小錢,顧陌不跟穆淮英計較,但是從現在開始,穆淮英讀書花的每一分錢,都要跟穆淮英算個清清楚楚,看他將來看見這些欠條,還能理直氣壯的說不欠顧家什麼。
看見欠條,穆淮英臉就有些不好看了。
“你我是未婚夫妻,供我讀書出人頭地天經地義,你竟然要我簽欠條?”
這世上哪來那麼多天經地義?
顧陌冷冷的說道:“穆淮英,有些話我得跟你說清楚,我跟你可從來沒什麼婚約,當初在破廟的時候咱們就說的很清楚了,咱們顧家只是收養你而已,養不活你可以丟了你,養得活你也不會白白養你,若是讓我知道你去外面胡說八道敗壞我的名聲,我饒不了你!”
穆淮英后槽牙咬的很,他一直把自己放在一個害者的位置,覺得顧家對他好就是為了把顧陌這個瞎子塞給他。
結果現在顧陌卻這麼鄭重的強調他們之間本沒有婚約,讓他覺得臉上火辣辣的,仿佛是自己上趕著要娶顧陌一樣。
他才不稀罕顧陌!
見穆淮英不說話,顧陌又說:“你不想簽欠條,除非你從一開始就是想要我拿錢把你供出來,然后你一腳把我踹開。”
顧陌可不覺得自己過分,更不怕他記恨,原劇中原對他那麼好,無怨無悔的為他付出,最終也落得那個下場,還怕個錘子?
“顧陌!你把我當什麼人了?你這是在辱我嗎?”
顧陌說道:“你若是這麼想,那我也沒什麼好說的,束脩的錢就算了……”
穆淮英以為妥協了,卻聽說:“我會跟爹說,以后你讀書的錢自己想辦法,我們顧家不會再管你。”
一面心安理得讓顧家供養,接顧家的付出,一面又覺得被折辱了,覺得自己一個讀書人被著娶了原有多憋屈。
不想被折辱你可以有骨氣的拒絕,完全沒必要讓自己這種委屈。
可你自己想要好又不想付出任何東西,憑什麼?
顧陌平生最惡心這種人了,吸干了人家的還嫌棄人家的臟,簡直又當又立。
Advertisement
現在可沒有要穆淮英娶,只是親兄弟明算賬而已。
穆淮英被顧陌氣的說不出話來,最后還是咬牙簽了欠條。
他可不敢在欠條上做手腳騙顧陌,這個瞎子賊賊的,往日里他想要誆,還被拆穿一通辱呢。
現在他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大事者不拘小節。
等到將來了人上人,這顧家人的生殺大權都握在他手里,想要理賣契和欠條又有什麼難的?
穆淮英在學堂讀了幾天,就發現街坊鄰居都在議論顧家送他去讀書的事。
每個看見他的鄰居,都讓他刻苦上進,不要辜負了顧家的苦心,以后要好好報答顧家。
穆淮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