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那個炮灰我穿過顧陌智腦》 第307章 首輔家那個瞎眼的發妻(57)
Advertisement
“你死都不怕,你還怕什麼?拖著這條命去京城告狀,死你也要死在皇宮門口,讓天下都知道喬夢瑤做過什麼。”
喬父聽了這話,那雙死寂的眸子里,突然亮了一下。
他眼里涌滿了仇恨,一把抓住顧陌的手。
“顧大夫,你說的對,你救我,我要活著,我要給我家里人報仇!我不能便宜了那個忘恩負義的白眼狼,我爬也要爬到京城,死也要死在端王府的門口!”
而京城的喬夢瑤,還在得意洋洋的等著瘟疫擴大,然后自己跳出來做救世主提高自己在百姓心中的威。
穿越嘛,不能讓天下百姓頂禮拜,豈不是白來一回?
卻不想左等右等,也沒有等來全國發瘟疫的消息。
難道是記錯了?
喬夢瑤覺得不可能,那些小細節記錯了,像穆淮英和顧陌的親時間搞錯了有可原,但是像死亡率那麼高的歷史大事件,是不可能記錯的。
所以這次的瘟疫一定會發生的,說不定就是那些貪怕事傳出來,影響自己升遷,所以封鎖了消息。
作為穿越,當然不可能眼睜睜看著百姓苦,一定要在皇帝面前揭穿那些貪污吏的真面目,為百姓申冤。
于是端王世子進宮去見太后的時候,喬夢瑤央求端王世子帶進宮了,并且還從端王世子這里打聽到了皇帝會在中午的時候經過花園。
喬夢瑤在花園找了個借口跟端王世子分開,現在穿的這麼保守,肯定無法吸引到皇帝的注意。
皇帝不注意,怎麼會聽說話?
喬夢瑤眼珠子轉了轉,將自己那件襦給撕了火辣的吊帶短。
等到看見一抹明黃的影過來了,立刻開始唱周總的青花瓷。
皇帝被歌聲吸引,穿過花叢走了過來,然后就看見了穿的暴又唱又跳的喬夢瑤。
皇帝皺眉,問:“這是何人?”
連公公說道:“陛下,這是端王世子從外面找回來的千金。”
皇帝臉頓時就綠了。
你說這要是后宮的嬪妃,他可能還會駐足觀賞然后拉著人溫存一番。
可這是自己弟弟的兒,是自己侄,皇帝又不是昏君,自己侄勾引自己,他能高興嗎?
更何況喬夢瑤還沒有那種能讓人腦袋發暈的貌。
他當即拂袖轉離去,讓連公公去呵斥喬夢瑤了,連看都不想看見喬夢瑤。
連公公是個左右逢源的,知道這是端王最寵的兒,也不想得罪,到了喬夢瑤跟前以后,把話說的很客氣,讓喬夢瑤趕離開,花園不是什麼人都能來的。
結果喬夢瑤當即給連公公科普了一番人人平等,皇帝能來我為什麼不能來的理論。
Advertisement
連公公,“……”
喬夢瑤還自認自己表現出了和這個時代的子都不同的一面,像連公公這種奴才應該是沒見過。
又繼續侃侃而談,讓連公公翻做主把歌唱,在連公公聽來,這就是慫恿他一個閹人去造反。
連公公都被喬夢瑤驚世駭俗的言論嚇得了,再也不敢對喬夢瑤客氣,就怕喬夢瑤繼續蹬鼻子上臉。
于是連公公直接把皇帝痛批喬夢瑤不知廉恥的話說出來了,半點不給喬夢瑤留臉面,然后還了宮中侍衛把喬夢瑤拖出去了。
喬夢瑤,“……?”
怎麼會這樣?
如此與眾不同清新俗,皇帝怎麼可能用那麼過分的語言形容?
喬夢瑤在花園出的丑很快傳遍了后宮傳遍了宗室,整個貴族圈子都知道了喬夢瑤不知廉恥的功偉績。
然而喬夢瑤仍舊孤芳自賞。
覺得自己不過是想要讓皇帝欣賞一下異域風長長見識而已,皇帝卻反而那般說,果然是個昏君!
不把外面的流言蜚語當回事,因為那些貴族圈子里的人都是人,就算看了喬夢瑤笑話,也不可能當著喬夢瑤的面表現出來。
然而喬夢瑤在府里的時候,偶然間卻聽見了幾個府里的下人也在討論,甚至話里話外極盡的諷刺。
喬夢瑤怒不可遏,沖了出去指著幾個嚼舌的下人說道:“你們難道忘了你們責罰的時候是誰為你們說話嗎?是誰給了你們平等和自由嗎?你們怎麼能這麼沒良心?”
喬夢瑤這次是真的生氣了,想起了端王妃平日里置下人的手段,說道:“把這幾個碎的奴才拖出去,杖責三十!”
如今是端王最寵的兒,幾個不聽話的奴才,當然有置權。
而且還能以儆效尤,讓這些人以后再也不敢妄議。
幾個下人頓時呼天搶地的。
正好端王妃回王府了,幾個下人立刻爬到了端王妃面前。
端王妃冷著臉,問喬夢瑤這幾個下人犯了什麼錯要杖責?
喬夢瑤卻覺得端王妃是在這里裝好人,“不就是幾個奴才嗎?我還不能打殺我自己的奴才了,王妃你未免管的太寬了。”
端王妃,“你之前不是口口聲聲說,奴才也是人,人人生而平等,誰都沒有資格決定別人的生死,我不過是教訓了幾個不聽話的奴才,你便站出來對我一通指責,如今到你這里,你倒是可以任意的打殺奴才了?這跟殺無辜有什麼區別?”
喬夢瑤惱怒道:“我沒有殺無辜,王妃不知道事的原委就別說話,是這些人碎嚼舌,我才想要教訓他們的!”
“之前我就與你說過,約束好邊的下人,不要慣著他們口無遮攔,你說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誰都沒資格去管別人說什麼,是你把他們慣這樣的,并且鼓勵他們這樣的行為,現在他們按照你的要求做了,你就又要打殺他們,看來你所謂的人人平等尊重生命,只是針對別人,若是有人惹了你不快,生命在你眼里什麼也不是。”
Advertisement
端王妃的話讓喬夢瑤所有的虛偽無所遁形,喬夢瑤面紅耳赤。
端王妃又說道:“他們搬弄口舌固然不對,可一切也是因為你治下不嚴,更是因為你行事沒有章法,弄出了丑事,才讓人有了搬弄口舌的機會,你最該反省的,是你自己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