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如此,城的外國商人,必須好好管一管了。”
此前趙晉沒有注意到,云州城的外國商人這般多。
星眸眸微閃,既然要管轄城的外國商人,倒是可以趁此機會,整頓一下城的商業。
趁現在各方還算平和,趙晉需要好好壯大云州城,壯大他自的實力。
寧策頷首,顯然也認同趙晉此舉。
“這些外國商人,賣的大多都是些稀奇件。”
稀奇件,往往價格會較貴。
提及這里,寧策忍不住嘆道:“就拿那琉璃而言,當真不知他們是如何燒制出琉璃的。”
琉璃?
趙晉心念一,“老師,你說的,可是那有些明的件?”
“正是,還帶著彩,下一看,端得是華彩滿目,幾乎人人都以家中能有琉璃為榮。”
趙晉的眼神冷了下來,“老師,琉璃可是賣得極貴?”
“那是自然,一只琉璃杯子,約莫千兩白銀。”寧策臉上帶著理所應當的神,“這等寶,值得!”
聞言,趙晉眉心一。
值得?被人當作冤大頭,這還值得?
“老師,”趙晉的聲音有些冷凝,“我曾經在古籍上見過琉璃的制造方法。”
“什麼?!”
寧策難得這般激失態。
琉璃貴若千金,不知道多人想要探知琉璃的制作法子,奈何一直不著門道,以至于直到現在,琉璃依然在西洋人手中。
趙晉點頭,又道:“這次糧種一事,多得那些商戶幫忙,不然,只怕現在的局面,難以想象,本便送他們一份禮。”
“大人是要將琉璃的制作法子送與他們?”
寧策聽見此話,再回想趙晉剛剛言自己知曉琉璃的制作法子,有些難以置信地問道。
趙晉神不變,星眸依舊泛著冷,“不錯。”
“大人。”寧策卻是不太贊同,“這份禮太大了。”
琉璃有多富商貴族追捧?
寧策出自世家,自然是再清楚不過。
琉璃的制作法子,何止是份大禮!換作小一些商戶豪紳,只怕本啃不下來!
“老師,我有分寸。”
趙晉扯了扯角,出的笑容帶著令人膽的寒意,“彼時老師便知曉了,這份禮,不是龐大的利潤,而是一份提醒。”
一份對外國商人、對豪紳、也是對云州城百姓的提醒。
還有,也是一次試探。
寧策的視線到趙晉的神時,心中一凜。
大王子明顯已經生氣了,這些琉璃,難不是有什麼問題?
Advertisement
寧策心里覺得有些不對勁。
因為趙晉堅持,寧策沒有再阻攔此事,他也想知道,趙晉所言的提醒,是什麼。
趙晉先讓衙衛去買了一只琉璃杯回來。
著桌案上擺放著的琉璃杯子,趙晉的目愈發寒冷。
琉璃杯帶著些許綠,整個杯子,呈半明,綠不規則地在其上蔓延,顯得琉璃杯溫潤又剔。
從窗欞,落在琉璃杯上,杯仿佛盈滿了華彩,麗至極。
然而趙晉抬手敲了敲,一眼看出了這不過是劣質的琉璃。
而就這樣一個劣質的琉璃,就已經價值一千多兩白銀。
歷史上,中原并非一直不知曉琉璃的燒制方法,后來有人不僅研制出燒制方法,更是比傳中原的琉璃要更加。
趙晉在現代時,曾經見過多次古法燒制而出的琉璃。
古法燒制琉璃,工序比較復雜,足有二十多道工序。
但是……
趙晉的眉眼仿佛凝結了一層寒霜,腔中猛地竄起一火氣。
哪怕是古法燒制的琉璃,其用的材料只不過是一堆沙子!雖然工序復雜,也斷不至于高達千兩白銀。
本莫要說數百兩銀子,只怕最多十兩銀子!
趙晉的目盯著桌案上的琉璃杯,至于這種劣質琉璃,說好聽些是琉璃工藝品,說不好聽些,就是制作玻璃不,所生產出來的劣質品。
一兩銀子,趙晉就能做出不止一個琉璃杯!
金全一進來,就看見了桌案上的琉璃杯,頓時兩眼發,“大人,這,這不就是那價值連城的琉璃?”
“嗯,你要是……”
“誒呀!”金全艱難地移開目,打斷了趙晉的話,恨鐵不鋼地道:“大人!這琉璃貴得要命,咱們可是得要省著點花啊!”
金全仿佛一個守財奴,牢牢守著趙晉的私庫,“前段時間,梁仟才拿這您的命令,來支了好幾千兩銀子。”
邊說金全邊湊近那個琉璃,明明已經看得眼睛都亮了,上卻還道:“這琉璃,可不得又花千百兩!”
“你對琉璃很興趣?”趙晉見金全這副模樣,揚了揚眉,笑著問道。
金全剛想說沒有,抬頭對上趙晉的視線,又了桌案上絕倫的琉璃杯,干笑了幾聲,還是沒能違背自己的心意。
“有,有那麼一點。”
他舉起手,拇指在食指最上面的指節上,只留出一點點指節,“就這麼一點。”
“那這件事就給你去辦吧。”
趙晉正好也在考慮這件事要找誰辦。
Advertisement
“啊?”金全愣了愣,“大人,什麼事?”
星眸一掀,“制作琉璃。”
“哦,制作琉璃……”
下一瞬,金全猛地瞪大了眼睛,“什麼?制作琉璃?”
“有問題?”趙晉瞥了他一眼。
“沒有沒有!”金全猛地搖頭。
趙晉笑了一聲,“你去找幾個工匠,不用會做旁的什麼。”
頓了頓,趙晉方道:“就找會制作陶瓷的工匠,再準備一些沙子,石解、石灰石,還有蘇打。”
想起古人不知曉蘇打是何,趙晉解釋多幾句,“蘇打就是,在鹽堿湖中提取出來的白末,你去找一找,應當是有的。”
“對了,這些都準備多一些,然后直接帶去鑄造局的冶煉場。”
考慮到自己不清楚的比例,估計還要試好幾次,趙晉便囑咐金全準備多一些。
“好。”
金全領命下去了,卻忍不住心里犯嘀咕,就這些東西,能燒制出琉璃嗎?
待金全派人前來告知趙晉,已經準備好,趙晉放下手中的公文,先去了冶煉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