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之征》 第二百七十二章 正是要你泄露出去
Advertisement
趙晉神頓住,如若趙行之所言為真,只怕當真存在這個可能。
那,娘知道嗎?
趙晉深吸一口氣,“此事,我自然會去查。”
“我也會查。”趙行之脊背直,斬釘截鐵地道:“此事涉及我母妃,我不可能袖手旁觀。”
趙晉點點頭,只是道:“彼時,我們的消息可以互通。”
提起這麼一樁事,兩人都沒了什麼興致。
趙行之直接提出離開,而趙晉在趙行之走后,立刻喚來從云州郡跟隨而來的一個年郎。
“大人。”池一恭敬地朝趙晉行禮。
趙晉屈指敲了敲桌案,“去查查二十多年前,寧家嫡寧歡與當今陛下趙乾之間的事。”
星眸一片暗沉,“事無巨細,悉數查清!”
池一心中微驚,同時又是張與激織。
這是他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任務,而且探查的對象,還是當今的陛下。
“是!”
“萬事小心。”趙晉不放心地叮囑道:“一定不能被發現。”
“屬下明白。”
此事事關趙乾,一旦被發現,恐怕趙晉會立刻引來趙乾的猜忌。
甚至猜忌已經是最好的結局,最怕趙乾直接朝他手。
趙晉心中竟然約有些懊悔,當初他為了打消趙乾的猜忌,讓戚筠澈了寧夫人還活著的消息給馬將軍。
也不知道對方有沒有告知趙乾。
倘若趙乾與寧夫人之間當真有什麼問題……
趙晉長長吐出一口氣,如果他們二人都是投意合尚好,趙晉最怕的是,始終只是趙乾的一廂愿。
如此一來,趙乾發現寧歡還活著,寧歡很有可能會到傷害。
腦海中的思緒一團,趙晉強行將其悉數按下去。
現在想這麼多也無用,趙乾對他的態度,以及,娘的態度也有些不對勁。
趙晉忽然回過味來,之前他曾經在寧歡面前提起過趙乾,當時寧歡知曉趙乾猜忌他,甚至有可能對付他時,神是有些不對勁的。
只是當時他沒有多留意,如今仔細一回想,越想越是覺得不妥。
趙晉了眉心,但他依然不能確定,這會不會是因為,他心中產生了懷疑,所以不由自主地將過往的事都朝這上面靠。
池一暗暗覷了趙晉一眼,發現大人似乎沒有什麼要說的。
他正準備告退,就聽見趙晉的聲音。
“陛下邊,可能會有暗衛。”趙晉不放心地多囑咐了一句。
這一個判斷,僅僅只是直覺,趙晉沒有任何的證據。
但是趙乾為帝王,應當是有自己的勢力才是。
Advertisement
“是。”池一心中更是一凜,退下后,幾乎是拿出十二分力探查此事。
“方才那個匠工,將人給本侯喊來。”池一退下后,趙晉對侍從道。
很快,匠工來了。
“侯爺。”匠工有些惶恐不安。
趙晉畢竟是堂堂侯爺,是他們平日里難以接到的存在,方才傳召他做一個什麼火炕,他已經做好了。
這會又喊他前來,莫非是火炕有什麼問題?
想到此,匠工更是忐忑。
“火炕的用,你方才應該看見了。”
匠工慌忙跪下,“是,草民一定不會將此技藝泄出去的!”
“不。”趙晉搖頭笑道:“本侯正是要你泄出去,而且還要你領著人去給那些百姓盤坑。”
“啊?”匠工有些呆愣住了。
趙晉聲音微沉,“怎麼?你不愿意?”
聽見趙晉微沉的聲音,匠工猛地回過神來,他連忙道:“不是不是!草民樂意,高興都還來不及!”
他這話并非是恭維。
方才他親眼看見宣平侯與四皇子試用那個火炕,整張床榻都是暖烘烘的,冬天有了這個東西,哪里還怕凍?
所以,他不是沒有過心思,將這個拿去賺錢。
盤坑需要的材料,不過是一些土石,價格低廉得很,現在的需求一定很大。
匠工只要稍稍想想,都忍不住激。
整個汴州城那麼多人!而且只有他自己會這門手藝!
除了汴州,他還可以去其他地方給人盤坑。
但是,原先匠工也只敢想一想。
畢竟這是宣平侯想出來的,他要是直接拿這東西去掙錢,被宣平侯發現了,只怕是沒有他好果子吃!
一個不小心,興許連命都沒有了!
匠工前段時間可是聽說了,宣平侯來汴州不過幾日的時間,就殺了好一些人,就在靠近安興坊的那條巷子那里。
雖然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但可見這宣平侯,不是什麼好說話之人。
豈料,現在宣平侯竟然允許自己用這個手藝掙錢。
“侯爺,當真可以?”
趙晉笑了一聲,“本侯還框你不?”
“侯爺頂天立定,怎麼會拿這種事框草民呢!”匠工當即笑著恭維道,臉上堆滿了笑容,滿臉都是褶子。
“不過,”趙晉微微收斂了笑意,“本侯有一個條件。”
“本侯給你三日時間,這三日,你可以給汴州城的人盤坑,但是三日之后,你必須將這項手藝教給汴州城的其余工匠。”
“而且,讓他們必須要為百姓盤坑,價格也不能太高,必須是普通百姓能夠承的范圍。”
Advertisement
星眸帶著幾分銳利,趙晉緩緩道:“這火炕所需要的材料都是比較廉價的,如果讓本侯知曉,你們肆意對百姓抬高價格,本侯定然不會繞過你們。”
趙晉特意加重了最后半句話的語氣。
匠工瞬間就明白了趙晉的用意,眼眶有些發紅。
他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朝趙晉扣了一個響頭。
“草民多謝侯爺。”
侯爺此舉,無非是希老百姓能夠不用再挨凍。
今年冬天太冷了,沒有炭火,那些普通百姓本熬不過來。
哪怕是他,也是因著有一門手藝傍,又有些名氣,這才勉強能夠支撐起木炭的錢。
現下好了,有了這火炕,想必這個冬天,能夠死許多人。
“侯爺大義,草民等定然銘記在心。”
待匠工離開后,趙晉平緩了一下自己的思緒,當即進宮求見趙乾。
如今火炕雖然搗鼓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