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初唐攻略 第二百二十四章:風塵三俠

《初唐攻略》 第二百二十四章:風塵三俠

Advertisement

誰更適合登基為帝,恐怕楊綺說了不算。縱觀李世民登基為帝以后的施政,沒有人會懷疑李世民的能力,但是存在的問題是有多是真實發生的,有多是杜撰的。就好比李淵決議起兵反隋時,李建親自率領部分兵馬擊敗鎮守在河東的宋老生,這件事歷史上就沒有,史書上也沒有記載。而且建議李淵起兵反隋的并非是歷史上書寫的那樣是李世民一個人的勸誡,而是李建,裴寂與劉文靜等人共同建議的,當時李世民尚在外巡視邊關,回到并州時,才從李建里得知反隋這件事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然而李世民生生的將歷史打扮一個歪瓜裂棗的人。是非對與錯自有后來人去評說,可李世民留給后人的不過是一個又一個迷案。這些繁瑣的事楊綺不想去想,至于以后會不會發生什麼事,還有待以說,即便是真的發生了,楊綺相信自己也會理好的。

就在百姓們都在歡度元日的時候,一個利好的消息傳了過來,王世充與李戰終于落下帷幕了,李口戰敗了。丟盔棄甲的李撤退之后,召集眾將領進行了一次軍事會議,原本按照李的設想應該守住黃河與王世充決一死戰,但是麾下將領沒有一個同意的,后來李與眾將領商議許久之后,才做出了返回關中投奔李淵這樣的決定。

李淵沒想到呀,實在是沒想到李竟然會在元日之際來投靠自己,但是李淵興過后又有些苦惱,無論如何李曾經也是瓦崗寨最高的領導人,如今來到關中投奔自己,時間長了李真的會甘心屈居自己之下嗎?由儉奢易,由奢儉難,而且李是一個野心很大的人,之前可以鏟除翟讓,說不定也會鏟除自己?最為關鍵的一個問題是自己該如何安置李

李淵有些頭疼,以李的才能來看,做個宰相是綽綽有余了,但是對于對于李淵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如果讓李做了宰相,那麼相信過不了多久自己就會為第二個翟讓。后來裴寂建議李淵給個虛職就可以了,但是時間長了,李的心里會平衡嗎?千萬不要忘記了,李麾下尚有一大批能人異士。

但是人家前來投靠,自己又不能拒絕吧。李淵與裴寂商議許久之后才決定拜李祿卿,上柱國,賜爵邢國公。但是這樣的職對于李來說好像有些尷尬,祿卿是掌管宮廷伙食的,對于李淵這樣的安排,李有些不服氣,不管怎麼樣自己曾經也是一方霸主,最起碼也賞賜一個重要的職或則是有實權的呀。

對于李心中所想李淵是不知道的,就在李淵依舊沉浸在降服李的喜悅之中時,又一個利好的消息傳來,鎮守黎的徐世勣表示愿意降唐,但是聰明的徐世勣把土地人口的賬冊獻給了李,然后以李的名義再上給李淵,之所以這樣做畢竟徐世勣名義上仍舊是李的麾下。

Advertisement

徐世勣這個做法是想為自己爭取一個忠君的名聲,他知道以李淵招賢納才的秉,這比撈取一半職重要的多,同時這樣也會讓李很有面子,徐世勣這個做法得到了李淵的贊許,被李淵賜姓“李”,改名李世勣。

朝中如今發生的這些事,楊綺或多或知道一些,那一日太子李建率領文武百出城迎接李時,楊綺也在人群之中,李一雙細又長的眼睛,鼻梁塌陷,額頭狹窄,很厚,從面相上來看,李是一個心思極重的人,這種人恐怕不會安于待在李淵麾下任職,回想起李后來的慘死,楊綺覺得自己看相的本事好像有些增進。

讓楊綺興趣的是李旁一個高七尺,面貌堂堂背一把弓箭的漢子,楊綺詢問之后得知此人是王伯當,那是大吃一驚,早就聽聞李麾下猛將如云,人才濟濟,沒想到竟然還有王伯當。不過楊綺深深的知道王伯當是誓死效忠與李的,以后李慘死,王伯當也不會茍活,唯獨就是可惜了這樣一個神箭手。

如今對于楊綺來說不管是李投唐也好,還是李世勣投唐也好都不重要,如今擺在楊綺面前的就是該如何在一年的時間擊垮柴家,之前楊阿五已經給楊綺提出了一個完的建議,所以楊綺必須要在楊阿五給的建議中細細琢磨出一個完的計劃。

楊綺想的很明白,如果想要和李秀寧廝守終生,李秀寧必須要和柴紹合離,然而現在的問題是柴紹就不提這件事,作為帝王的李淵如何會試柴紹呢?所以唯有楊綺自己去想辦法,而李淵所謂的擊垮柴家不過是給楊綺和李秀寧一個借口而已。

元日之后楊綺再也沒有見過李秀寧,但是李秀寧卻在初四這一天給楊綺傳來一個消息,消息的容很簡單那就是元宵節過后,就要奔赴娘子關了。

為娘子關守將的李秀寧必須要返回,這是李秀寧的職責所在。李秀寧返回,也就意味著楊綺離家的日子不遠了。也因此這些日子楊綺一直待在家中,期間除了拜訪了王通,鄭善果與盧赤松以外,從未外出,盡量陪伴著家人。

這一日,楊綺正在書房中休息時,許久未見的紅拂攜帶一個滿臉胡須的漢子奔了進來,自從楊綺與李靖奔赴娘子關之后,楊綺就聽聞紅拂江湖去了,沒想到在這節骨眼回來了,而且還帶了這樣一個漢子回來。

不等楊綺說話,紅佛地沖著楊綺說道:“楊將軍,這位乃是我的義兄虬髯客。”

聽的眼前此人是虬髯客,楊綺那是大吃一驚,沒想到風塵三俠的傳聞倒是真的。楊綺急忙抱拳說道:“見過兄長。”

Advertisement

虬髯客咧一笑說道:“楊將軍不必客氣,某家聽聞楊將軍年紀輕輕就立了不功勞,而且文采斐然,乃中人,因此前來拜會,今日一見果真是名不虛傳呀。”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