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攻略》 第二百四十八章:孟縣之戰
Advertisement
李秀寧最終還是詢問裴元慶他們的去向了,楊綺拱手說道:“請元帥贖罪,早在一年前末將離開娘子關去往突厥時就安排王伏寶埋伏在并州,安排裴元慶埋伏在晉州,前一段時間末將又未經請示安排雄闊海埋伏在長治,安排蘇定方埋伏在霍縣。”
待得楊綺的話落下以后,不僅僅是李秀寧大吃一驚,其余將領同樣是驚得說不出話來,如此看來楊綺早在一年前就為攻打劉武周做足準備了。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呀。
李秀寧深吸一口氣說道:“楊將軍很早就建議朝廷盡早做好準備,防備劉武周攻打山西,但是朝廷沒有重視,這與楊將軍無關。既然楊將軍早早就安排人馬埋伏在各郡縣,那麼對于我們收復山西失地將是一個很好的消息,這場仗該怎麼打?還需楊將軍出謀劃策。”
娘子關距離晉約莫七八天時間可抵達,中間有壽,孟縣及平定三縣。而今劉武周兵馬攻破了壽,孟縣,但是卻沒有攻打平定,至于其中的原因,楊綺不清楚。所以擺在楊綺面前的自然是先收復壽和孟縣,只要收復了這兩個縣,那麼楊綺就可以繼續向北而行,抵達榆次,只要收復了榆次,那麼擺在楊綺面前的就剩下一座晉城了。
但是楊綺卻不想直接收復晉城,而是想派部分兵馬埋伏在黃蛇嶺,等待劉武周兵敗時給予其重重一擊,當然另外一路兵馬可接連去收復晉州,潞州等。相信有了裴元慶和雄闊海的暗中幫助,一定可以順利收復晉州和潞州。
到這個時候,按照時間推算,李世民的兵馬應該可以順利收復河東其他地方了,待得劉武周在晉以西失利以后,面對大唐兩路兵馬肯定不會選擇據守晉,而會選擇敗退,到這個時候,楊綺就可以率領兵馬奔赴黃蛇嶺,在哪里和劉武周一決高下了。
想清楚這些以后,楊綺將自己的建議說了出來,而后李秀寧宣布由馬三寶,丘師利鎮守娘子關,其余何潘仁,李靖,紅佛,王正道、高雅賢率領一萬兵馬隨軍前行。
自從竇線娘與高士興率軍攻打娘子關以后,將近大半年的時間,娘子關都沒有戰事,諸位將軍都快閑出病來了,按照何潘仁的說法,寶刀都快生銹了。
大軍出發并非是一件簡單的事,李秀寧宣布出戰之后,諸將領那是趕行起來,準備糧草輜重,兵鎧甲,火油罐及攻城械等,待的所有一切準備就緒亦是三天之后的事了。
如今尖刀隊僅僅剩下一百余人,由袁勇負責領隊,袁勇原本是打家劫舍的山賊頭領,自從投靠楊綺以后,在楊綺的調教下加尖刀隊,一步一步升到了現在的校尉,這一點讓楊綺有些欣,回想起同一時間投奔自己的秦瓊與程咬金已經轉投奔李世民帳下,楊綺便有些無奈。然而人各有志,楊綺并不能勉強。
Advertisement
武德二年,十一月上旬的某一日,李秀寧在關演武場擺五畜焚香禱告蒼天以后,拔出佩劍喊道:“三軍聽令,出發......”
隨著這番話落下以后,關墻之上的士兵賣力地敲響了戰鼓,一道道震天地的鼓聲響起之后,關門轟隆隆的打開了,李秀寧駕馬走在最前方,楊綺,李靖,紅拂隨其后,而何潘仁駕馬待在中間,王正道與高雅賢則催促著攻城械及資輜重等。
按照楊綺之前的作戰計劃,先收復位于娘子關東北方向的孟縣。而后再收復壽等其他郡縣,盂縣位于山西省東部,地太行山西側,東與河北平山縣、井陘關和山西平定縣接壤,西臨曲縣,南連壽縣,北靠五臺縣與定襄縣。
孟縣四周群山環繞,境山脈縱橫,白馬山東西橫亙,管頭梁南北縱貫,把縣域分東西兩個盆地,盂城盆地和西煙盆地。境最高峰為大梁山,滹沱河畔最低。縣城河流以滹倫河最大,由定襄境后折向東流。龍華河、烏河等支流,自南而北注該河。縣境南部還有溫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招山河等。
孟縣縣城坐落在白馬山下,滹倫河與龍華河兩河匯,按照楊綺的想法,到了孟縣縣城之外后,可以先進行勸降,如果孟縣的敵軍選擇誓死抵抗,那麼很有必要給他來一個水淹孟縣。猶記得當初自己攻打興平及涇縣時曾經計劃使用水攻,只是后來沒想到鎮守涇的是房玄齡的父親房彥謙,房彥謙得知楊綺使用水攻,就選擇投降,后來更是寫了一封書信勸誡興平縣令投誠,也因此楊綺的水攻就沒來得及實行。也不知道這一次楊綺的水攻是否可以執行。
兩天時間過后,大軍翻過白馬山,孟縣縣城收眼底,娘子軍在山腰中扎下營寨,而后楊綺令何潘仁在滹倫河上游蓄水,令王正道在龍華河上游蓄水。隨后楊綺與李秀寧,李靖,高雅賢攜帶三千兵馬行至孟縣城下。
楊綺一番揮手下,袁勇駕馬上前朗聲喊道:“城上的賊軍聽著,有種的,是爺們的,就下來與爺爺決一死戰。”
城上一個校尉模樣的漢子,自墻垛里出一個禿禿的腦袋說道:“爾等是什麼人,哪路兵馬?”
袁勇喊道:“聽好了,站在爾等眼前的乃是娘子軍,識相的速速打開城門舉手投降,不然定要讓爾等嘗一嘗和吾等作對的滋味。”
聽的城下乃是大唐娘子軍,那校尉冷笑一聲,就不放在心上,話不多說帶著三千人馬出城而來。敵軍三千兵馬有一半步兵,有一半騎兵,步兵手執刀斧位于中間,兩側是騎兵。
Advertisement
袁勇開口喊道:“報上你的姓名。”
那校尉朗聲喊道:“某家乃是丁楊可汗,尉遲敬德大將軍麾下校尉馬簿。”
聽的此人喚作“麻布”,楊綺輕輕一笑,沖著李秀寧說道:“什麼不好,偏偏做抹布。”
李秀寧噗嗤一笑說道:“人家姓馬,喚作馬簿,賬簿的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