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劍江湖》 第204章 成功阻大軍 醞釀新計劃
Advertisement
“大將軍快快請起,我亮出金令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想請您相信我的話。”說著玉兒將大將軍扶起,后面的士兵也跟著起來了。
“司馬公主請營帳說話。”說著大將軍示意到營帳里面說,現在的他可不敢再抓玉兒了,畢竟手中拿著金令。
“那就有勞將軍帶路了。”玉兒將金令收懷中恭敬的說到,雖然玉兒此時有金令在手,但是對方畢竟是一位大將軍,恭敬是應該的。
“公主請。”說著大將軍帶著玉兒來到了營帳坐下,士兵奉上茶以后全部退出了營帳。
“司馬公主,剛剛多有得罪還請恕罪。”說著大將軍一抱拳說到。
“大將軍太客氣了,以后您就不要我公主了,如果你不嫌棄的話,我一聲玉兒就好了,想必大將軍應該知道這塊金令的主人吧”
“哈哈,我當然知道,滿朝文武,有金令的人除了現在還在順天府練兵的慕王爺之外,就剩李公子了。請問玉兒姑娘,李公子現在何”
“他他”說到這里玉兒留下的眼淚。
“他怎麼了”大將軍看到玉兒的表,知道一定是出事了,急忙問到。
“我們在來的路上遇到了埋伏,李公子他為了能將報及時送到大將軍的手中,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引開敵人,才使我能安全的通過,李公子他是一介書生,恐怕已經已經遭到毒手。”玉兒說到此了眼淚。
“什麼怎麼會這樣,可惡,到底是什麼人干的”大將軍聽到這里震驚之余還有意思的憤怒,畢竟在他們的嚴重天羽只是一個弱不經風的書生,對這樣一個人下手,不能不讓大將軍憤怒。
“我也不知道,們從錦鸞國一路追殺我們到那里,之前因為李公子小心提防,我們才有驚無險,為了能夠在我們與大將軍匯合之前殺掉我們,們便埋伏在必經之路上,才有了后來的事。”
“到底是什麼報,們才會這麼追殺你們”
“我這里有一封李公子的親筆信,原本他是想讓我傳口信給將軍您,但是后來覺得畢竟我是錦鸞國的公主,你們不信也是理所應當,所以我們在一戶農戶家他便寫了這封親筆信,請大將軍過目。”說著玉兒從懷中取出一封信遞給了大將軍。
大將軍接過信以后打開看了看里面的容,這信上將這一切的事都說的明明白白,看完以后大將軍不皺起了眉頭。
“大將軍,我想李公子的信中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我們錦鸞國真的沒有想謀反的意思,一切都是遭人所害,還請大將軍在這駐扎幾日,待皇上的退兵圣旨一到大將軍便知我們所言的真偽。”
Advertisement
“好吧,既然你能拿來李公子的親筆信和金令,我就暫且信你一回,但是如果我等不到退兵的圣旨,就不要怪本將軍冒犯了。”這位將軍考慮了很久才說到。
“這是自然,
在圣旨未到之前玉兒會一直待在此,如果退兵的圣旨未到,一切聽從將軍發落。”
“那好,我這就為玉兒姑娘準備營帳休息。”說著大將軍一抱拳走出了主營帳。
此時只剩下玉兒一個人,著外面漆黑的夜,再次想到了生死未卜的天羽,眼淚止不住的又留了下來,不回憶起這段時間與他相的點點滴滴。
轉眼之間幾天就這樣過去了,這一天馨兒和燕兒正在山海國皇宮中休息,突然一個人影閃了進來,這讓們兩個立刻站起全戒備著來人,此人正是當日在驛站中殺死傳令并易容傳令之人。
“你是什麼人竟然膽敢擅闖山海國皇宮”馨兒皺著眉頭問到。
來人并沒有說話,只是抬手揭下了臉上的易容假面,當他的真面目出來以后馨兒兩個人急忙行禮。
“馨兒參見閣主。”說著馨兒跪倒在地。
“燕兒參見閣主。”燕兒也跟著跪了下來。
原來來人正是正是百面閣的閣主賈天威,就是他殺了傳令,然后冒充其一路趕到這里。
“你們兩個起來吧,馨兒,你這次怎麼這麼不小心啊,太讓我失了,而且這次還損失了一名大護法和婷兒,這些我都給你記著,希你可以戴罪立功,否則就按門規置。”賈天威一臉嚴肅的說到。
“請閣主息怒,是馨兒失職,使得這次計劃接近失敗,請閣主再給屬下一個機會,屬下一定不會讓閣主失的。”
“好吧,這是我在路上模仿原來那個圣旨重新寫的一份圣旨,你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拿著這份圣旨前去軍營宣讀,我要讓這支軍隊有來無回。”說到這里賈天威的嚴重現出了濃重的殺機。
馨兒雙手接下了這份假圣旨打開看了看上面的容不由吃驚的說到:“閣主是想見大明的兵馬引進困龍谷將其一舉消滅”
“不錯,大明此次派出了八萬兵馬,數量實在是太多了,以山海國的實力本無法將其吃掉,而困龍谷只有一個谷口,并且非常的狹小,里面又終日彌漫的濃霧,還有里面毒蛇猛應有盡有,只要將他們引那里,我們再派眾兵堵住谷口,們就是翅也難飛。”
“閣主好計策,馨兒佩服。”說著馨兒卷起了圣旨朝賈天威一抱拳。
“好了,你們兩個準備準備就出發吧,我會帶著山海國的士兵在困龍谷等你們,我走了,去見見這位山海國的國君。”說著賈天威轉向外走去。
Advertisement
馨兒和燕兒兩個人互相看了看,便去收拾行囊,然后易容了一下便騎著馬向大明的軍營奔來。
而此時李天羽的傷勢也快好的差不多了,他怕玉兒一個人應付不過來,畢竟可是錦鸞國的公主,而這次出兵就是為了討伐錦鸞國的,他怕即使有書信和金令也不足以讓前來的將軍聽他的話,所以他快速的出了山谷,找到了一個村落買了匹快馬也朝軍營奔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