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把他記得的那些勸學詩全部寫下來,他怕這些人一時間接不了,出口章已經足夠震驚世人了,他一天之再連續作個好多首詩,傳出去估計都要以為他是怪了。
實際上他只是個勤勞的搬運工而已。
孟方聞言臉上浮現出一抹憾。
同時心中對魏子諸的文采,又佩服了幾分。
別人作詩都是看靈,有時候絞盡腦的去想,反而想不出什麼東西,魏子諸倒好,張口即來,落筆即。
何其驚世駭俗!
「這詩你拿著吧,記得時刻勉勵自己。」
魏子諸把宣紙拿起來,遞給了梁直。
梁直立即恭敬的雙手接住,激不已。
衛子謙羨慕得不行,但也知道魏子諸說了不會再作詩,自己更沒有資格讓魏子諸贈詩給自己,所以也就只能羨慕,並沒有不識趣的開口。
倒是跟著梁直做出的這個決定,讓他心裏到好一陣輕鬆。
一場端午詩會,已經過去了一半,隨著魏子諸的兩首詩一首詞傳出去,整個京都書院,全都被魏子諸的詩才所折服了。
再傳到民間百姓耳中,這消息以極快的速度,口口相傳,傳遍了整個永定城!
以至於傍晚時分,連陳靈山都從宮中出來了,直奔京都書院。
消息早一步傳回來,孟方為院長,立即做出安排,帶著一眾學子前往書院門口等著迎接聖駕,這一次,比早上迎接長公主更加隆重。
那些朝廷員,自然也要跟著出來。
等陳靈山趕到書院,這場端午詩會的氣氛,也被推向了頂點,以往的詩會,不是沒有這麼熱鬧過,但從未有哪一次,規格這麼高,這麼隆重過。
最熱鬧的應該是上元節,古人的上元節也被稱為人節,青年才俊閨中佳人,絕大部分都會參與,好不熱鬧。
「朕只是聽到了消息,特來見識一下駙馬爺的文採的,你們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不用顧及朕。」
陳靈山威儀初顯,笑著說道。
孟方等人紛紛喊道:「皇上聖明。」
等陳靈山看過魏子諸寫的三篇真跡,也被震撼得無以復加,但他想的更多的是如何把魏子諸扶上帝師之位,這一刻已經不用陳涵素去推波助瀾什麼了,年皇帝自己心裏也更加清楚,大堯得此一人,可抵千軍萬馬!
他立即看向孟方,說道:「孟卿,此前在朝會上,你說用一場端午詩會,來驗證駙馬爺有無為天子之師的資格,如今可有結果了?」
孟方苦笑一聲,拱手道:「自然是有的,此前是臣對駙馬爺帶有偏見,為此,臣還專門道過歉了,若駙馬爺都不能為天子之師,哪怕是找不出第二個人來了。」
楊瀚海沒這心思,孟方一心治學,之前在朝會上站出來阻止,也並不是自己惦記這個位置,只是不想讓一個沒有能力的人,坐得這麼高,還是這麼重要的一個位置上。
如今已經驗證過了,魏子諸詩才逆天,人品也深得他跟楊瀚海的喜,若還阻止,那便沒有道理了。
陳靈山鬆了口氣,語氣也輕鬆起來,「既然如此,那朕便在此下令,即日起,駙馬爺便為天子之師,封帝師之位,拜正一品,賜帝師府邸,有統籌天下文之權力!」.
孟方立即高喊,「皇上聖明!」
其他人,也都跪倒在地,跟著高喊。
魏子諸也躬謝恩。
「不必多禮,薛!」
陳靈山喊道。
薛立即出列,「臣在。」
「命你明日朝會之前,擬旨一道,於朝會上宣讀,另,安排帝師府邸事宜,不容有失!」
「臣,遵旨!」
現在只是口諭,明日朝會宣讀聖旨之後,魏子諸將會正式為天子之師,而這庭院中的眾人,無人不服。
魏子諸已經徹底用他的『詩才",征服了這些人。
陳靈山並未久留,跟陳涵素說了幾句話之後,便返回宮中了,他畢竟是皇上,留在這裏,這些人也放不開。
「恭喜駙馬爺,晉陞天子之師,如今我大堯朝堂,也有第二位正一品了。」
陳震過來笑著祝賀道。
林墨也是笑呵呵的拱手,「下見過帝師。」
眾人其樂融融,梁直跟衛子謙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那一抹慶幸。
如果是在陳靈山來了之後,他們再去投奔魏子諸,那就是另一種況了,極有可能會被當攀炎附勢之人。
幸好是魏子諸已經答應接他們,陳靈山才來口諭任命的。
一時間,道賀聲不絕於耳,又了這一場端午詩會的另一種高。
魏子諸角微掀,不枉費陳涵素努力了這麼久,這個帝師之位,總算是拿到手了,有了這個份,楊瀚海那邊,再把他的詩詞送去聖賢書院,多一個聖賢書院的聖賢份,以後魏子諸走到哪裏,安全系數都會大大提升。
當然,也不排除那些本不知道聖賢書院的愣頭青找他麻煩,或者是那種一心想要置他於死地的人繼續對他手。
保命符究竟能不能保命,現在還不知道,魏子諸也不敢去嘗試,命只有一條,沒那個必要去嘗試。
一直持續到天完全暗了下來,這場端午詩會,才算是正式進尾聲。
期間也有一些才子作了詩,只是跟魏子諸之前寫下的比起來,就相形見絀了,還有好一些,是寫了連拿出來的勇氣都沒有了。
那都不獻醜,那自找不痛快。
一直到魏子諸寫完給楊瀚海送去聖賢書院的另一份詩詞,他也打算打道回府了,眾人一路相送到書院門口,比來時有誠意多了。
門外的百姓散了一些,但隨著魏子諸的詩詞傳出去后,這裏後來聚集的百姓已經越來越多了,馬車剛出來就被圍了個水泄不通。
好不容易才維持出一條道路,王瓊立刻駕車直奔公主府。
這一次的端午詩會,前前後後鬧出來的靜是不小,但總算是圓滿結束了。
孟方也好,楊瀚海也罷,包括那些才子在,都知道魏子諸今天是絕對的無冕之王,也是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