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40% / 154/385

;

錢氏半信半疑,忙讓鄭嬤嬤去打聽。

很快鄭嬤嬤就來稟:「真如師太所言,曾爺卷了曾家給桃小姐的五千兩銀子的聘禮,和個子跑了。宋家和曾家打了一架,親家變仇人。如今梁縣的大街小巷都傳遍了。人人都在議論這件事。」

「怎麼會這樣?」錢氏很是著急,「宋桃以後可怎麼做人!」

而被錢氏同的宋桃此時躲在自己的房間裡,支著耳朵聽著宋大良辱罵王氏:「你個蠢貨,我讓你去找曾家的麻煩,你把我扯進去做什麼?現在好了,我被曾家打了,宋桃被退婚的消息也傳了出去,那五千兩銀子也飛了,你滿意了?你高興了?」

王氏低著頭,一句話也不敢說。

宋大良還不滿意,繼續在那裡罵道:「把偌大個家給了你,你就這麼給我主持的中饋?別人家的閨婚事出了波折,恨不得藏著掖著半點風聲都不。只有你這個沒用的東西,怕別人不知道似的,又是哭又是喊的,看熱鬧的站了半條街還在那裡胡嚷嚷。;

「我看我之所以這麼多年都沒能發財,日子越過越不好,就是因為娶了你這個掃把,把我的好財運都掃沒了。早知道這樣,當年我就應該娶了錢氏……」

宋桃「唰」地一下放下了帷帳,把那些混帳話都隔絕在了屋外。

守在邊的丁香白著臉喊了聲「小姐」,言又止。  sto.com

宋桃安:「沒事!那些玉石盆景平時只會放在庫房裡積灰,父親是不會發現我們賣了玉石盆景的。」

就算幫宋大良建了窯廠,還是如前世一樣,既不被宋大良看中,也不被宋大良信任。而且還因為這輩子宋大良有機會再次主持窯廠,他比前世更早不敷出,和曾文星的婚事也因此提前了兩年。

可前世,聽了王氏的話,覺得曾文星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被長輩們寵壞了,結了婚,做了父親就會懂事,就會顧家,何況曾家願意出一千兩銀子的聘禮,而且聘禮還不用帶回夫家,很是尊重帶著憧憬高高興興地嫁給了曾文星。;

曾文星待一直冷冷清清的。

只到生下次子,才知道曾文星在外面有個「紅知己」。他不僅把這個「紅知己」養在外面,而且還給這位紅知己譜曲、填詞,讓那位「紅知己」名聲遠播,甚至不滿意於呆在梁縣,拋妻棄子,一起去了杭州,再也沒有回來。

不僅了梁縣的笑話,而且為了生活,還被迫求到了宋積雲那裡,被宋積雲打發去窯廠做了個工。

想到這裡,窯廠炙熱的爐火仿佛又在燙傷的皮

宋桃打了個寒,強迫自己不要再去想從前的事。

低聲問丁香:「我讓你打聽的事你可打聽清楚了?」

丁香猶豫道:「打聽清楚了。就是幫忙打聽的人向我要了二兩銀子的賞錢。我怕節外生枝,就給了他。」

宋桃點頭,道:「那兩盆玉石盆景賣了三千兩銀子,除了給了子的兩千兩銀子和讓人傳播退婚的消息花了五十兩銀子,剩下的夠我們花銷些日子的。這些小事你自己做主就行了!」;

這輩子,功了!

只是略施小計,賣了宋大良視若珍寶玉石盆景,拿錢買通了那子,就那子就慫恿著曾文星和跑了。

宋桃深深地吸了口氣,低聲問丁香:「窯廠現在如何了?」

丁香敬佩地著宋桃,道:「如您所料。眾人都後悔來了我們家的窯廠,可自您上次了一手之後,他們就信服了您,安安心心地待了下來,只等您把家裡的事理好了,就去窯廠帶著他們闖出條路來。」

宋桃滿意地點頭。

知道以後的事,包括前世宋積雲都幹了些什麼事,如同站在宋積雲的肩膀上往上走,肯定比宋積雲做得更好。

小聲吩咐丁香:「你等會想辦法去趟窯廠,跟窯廠的昌師傅說一聲,我很快就會理好家裡的事,窯廠也很快就能擺困境了。」

丁香信服地連連點頭。

昌師傅是小姐誠心誠意挖過來的把樁師傅,只會聽小姐的,老爺本指使不,更不可能幫老爺燒瓷了。;

老爺就算是窯廠的東家,沒有了小姐,一樣守不住窯廠。

宋桃接著沉道:「至於其他的事……你附耳過來,我悄悄地告訴你。」

*

而此的宋積雲,卻在文思樓參加由文先生主持的商會。

洪熙也在場。

宋積雲頗為意外,在洪熙的目投過來的時候,微微朝他頷首,坐在了嚴老爺邊。

雖說每年都舉辦祭窯神,可今年是江縣令來的第一年,他託主持今年的祭窯神,因而舉辦的格外熱鬧、隆重。

這也意味著需要不銀子。

他下了請帖給宋積雲。

宋積雲覺得他就是為了讓均攤祭窯神的費用。

恰逢盛會,肯定會參加。

可宋家攤多費用,怎麼攤,卻不能像往年那樣糊裡糊塗錢也出了,刻碑的時候名字卻被排在最後。

之前大家議論這些事的時候,一直沒有說話。;

等到開始涉及到各家出多銀子的時候,還不說話,文先生忍不住了,看著深深地呼吸了好幾下這才道:「這些錢對宋東家不過是九牛一,宋東家對此沒異議吧?」

「這些錢對宋家來說的確不算什麼?」宋積雲笑了笑,「不過,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既然文先生瞧得起,讓宋家多出點力,那到時候的功德碑怎麼刻?是按姓氏排名還是按出資金額?碑文又怎麼寫?是大傢伙兒一起寫還是誰出的錢最多就單獨給誰家寫?」

文先生聞言,就在心裡罵了一句。

宋又良這姑娘和那母老虎也沒什麼區別了,你說什麼都知道,而且但凡不開口,開口就能把你給堵得死死的!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好不容易說定,宋家和李子修、嚴老爺等五家一起出資平攤這次祭窯神的費用,排名則按姓氏筆畫,宋家排在第一位,功德碑不僅要把宋家也排在第一,而且還得單為宋家刻一塊立在風神廟裡。

宋積雲很滿意,文先生卻只覺得心塞,一句話都不想多說。

李子修見了,忍了又忍,最終還是忍不住幸災樂禍地問宋積云:「宋小姐,你堂姐被夫家退了親,你可聽說了?」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