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43.4% / 167/385
Advertisement

;

周正等人忙收斂了心思,道:「那我們就按大小姐的意思,先想辦法找本地的模師傅,若是實在找不到,就想辦法去福建德化請人。」

宋積雲點頭。

眾人又商量了些窯廠的事,然後各自散了。

可模師傅不是那麼好請的。

周正等人忙好幾天,也不過找到了兩、三個願意到宋家窯廠做工的。  獲取最新章節更新,請訪問

宋積雲並不看好「玉瓷」的生意,特別是在已經泄了部分配方的況下,主張最好是在本地找,去德化請了師傅過來,到時候「玉瓷」的生意不行了怎麼辦?

現在的人,在什麼地方做活,只要不出重大的意外事件,都會做一輩子。

總得給人一個待。

宋積雲問周正:「如果我們把佛像坯胎外包給別人,你看怎麼樣?」

周正不明白:「外包?怎麼外包?萬一那些人拿了泥料,以次充好呢?或者是隨便糊弄我們,一燒就裂兩半呢?」;

有些瓷,特別是大型的瓷,並不是一次拉坯或者倒模型的,而是把好幾個部分,各做一部分,最後拼湊在一起。拼湊不好,會燒得四分五裂。

宋積雲沉道:「若是我們提供場所,他們到我們的作坊來計件呢?」

這樣一來,他們原本屬於哪家窯廠還是屬於哪家窯廠。

「我們給窯廠一部分管理費。」斟酌道,「或者是,我們把這門生意和景德鎮其他的窯廠,特別是一些小窯廠共,會不會好一點。」

反正宋家窯廠又不準備靠「玉瓷」過日子,還可以把其他小窯廠的窯工攏到他們窯廠來,能趁機清楚各家窯廠師傅的水平到底如何。以後若是有了大的訂單,宋家窯廠吃不完的,完全可以分給他們。

利益共之後,自然會聚在一起。

還能抵抗像李子修這樣的人。

宋積雲越想越覺得這個辦法不錯。

周正也眼前一亮,覺得宋積雲給窯廠提供了一條新路子。;

要知道,景德鎮固然有像宋家窯廠、李家窯廠、嚴家窯廠這樣極規模的窯廠,也有很多在生存線上掙扎的小窯廠。而且這些小窯廠能在大窯廠的夾中生存下來,也都是各有各不可取代的本事的。

「我這就去聯繫一下各家窯廠。」周正頓時坐不住了,「儘快地把消息傳出去。」

這個時候找窯工還都是靠著行人介紹或者是人告知。

宋積雲讓他去帳房領些銀子:「哪怕是給那些牙人中介,也儘快把這件事給落實了。」

著,這邊的佛像要是能在十月之前推出,宋桃那邊的日子會不太好過。

Advertisement

*

此時的宋桃並沒有把注意力放在窯廠上。

畢竟祭祀用的瓷是個比較特別的品類,就算是宋積雲想做,有他們珠玉在前,又有洪家的管事在這裡看著,他們窯廠再怎麼也不會太差。

何況以宋積雲的傲氣,肯定不屑東施效顰,和他們做一樣的東西。;

宋桃這些日子守在窯前,親手燒了一套「玉瓷」的茶

出窯的時候,潔白如玉,如玉雕般,驚呆一眾窯工。

有人道:「宋小姐,這是要給洪老太爺送禮的嗎?」

大家都知道洪家二公子洪照在蘇州的鶴山書院讀書,洪老太爺到張羅好東西送給洪照的師長。

宋桃笑道:「不是,是我燒的樣品。」

窯工讚嘆著走了。

宋桃卻覺得窯廠人多口雜。

難怪當初二叔父會在家裡弄個小作坊。

把茶仔細地包好,吩咐新收的小廝:「送去窯廠,給萬公公。就說是窯廠新燒的樣品,讓他老人家給掌掌眼。」

前世,萬公公為了「玉瓷」的配方可沒有折騰。這一世不知道宋積雲是怎麼提前擺平萬公公的,可萬公公對「玉瓷」興趣那是毋庸置疑的。

就不相信了,憑著這套茶,還搭不上萬公公的船。;

宋桃去洗了手,在帳房裡查看了這段時間的收

祭祀用的瓷銷售勢頭不減,可「玉瓷」做的日常瓷已經連著十幾天沒有訂單了,比之前更差了。

正猶豫著要不要把庫存的「玉瓷」日常瓷打折全都銷出去,以後只專心做祭瓷。

洪家的管事臉凝重地推門而

「宋三小姐。」他拿了個尺高的觀世音瓷像遞給宋桃,「您看,這是宋家窯廠推出的新品。他們家的窯廠門都快破了。我們得想出個辦法才是。」

宋桃定睛一看,那尊佛像雖然是瓷燒制而,工藝卻惟妙惟肖,頭髮、褶、飾品都如真的般清晰可見,眉眼更是像雕刻的,廓分明,表真,而且比石雕、木雕等更有澤,讓人驚艷。

「怎麼會這樣?」盯著那尊佛像。

前世,可沒有這一出。

宋積雲本沒有做過佛像。

心裡有點慌。;

宋又良私底下到底傳授了多東西給宋積雲?

宋桃的面沉下來,道:「燒這樣的瓷是要先做模的。他們從哪裡找來的模師傅?你們就沒有發現宋家窯廠在找模師傅嗎?」

宋家素來以拉坯燒瓷為榮,本沒有模師傅。

做佛像,必須去外面請師傅。

洪家管事的臉就更不好看了。

這是在甩鍋嗎?

Advertisement

他只是來幫忙,又不是來管事的?

但洪家如今指賺錢,他這個時候和肯定會吃虧的。

「是我的疏忽。」他立刻認錯,但話鋒一轉,卻問,「那我們該怎麼辦?」

宋桃手心有汗,面上卻半點不顯,而是笑道:「大家不在一個品類上競爭,有什麼好慌張的?」但還是一副當機立斷的樣子做了個決定,「但我們也不能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客戶都跑到他們家去了。這樣,那些日常瓷反正銷路不好,不如就做個活,當是聚聚人氣——日常用瓷打折,儘快把它都銷出去,我們想辦法上新品。」;

「還是宋三小姐有主意。」管事語帶奉承,去忙著打折的事了。

宋桃把那尊佛像就擺在了帳房的神龕上。

和萬公公那邊搭上關係就好了。

生意做得再大,在家面前也就是稻草。

可不過幾天的功夫,還沒有等到窯廠那邊的消息,卻聽說宋積雲給八仙庵捐了尊瓷燒制而的觀世音坐蓮像。

Advertisement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