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堂入室》 第一百七十一章
Advertisement
;
「是極,是極!」馬會長恍然大悟,忙對宋積雲道,「你們吃你們的,我過幾天再去你家窯廠拜訪你。【,無錯章節閱讀】」
然後還認真地把元允中上下打量了一番,道:「這小伙子神。真是男才貌。」
宋積雲大大方方地道了謝,和馬會長等人分開,各自落座。
他們點的酒菜正好送了過來。
小二輕手輕腳地給他們擺著碗碟,還熱地介紹:「這是油炸小白條,這是涼拌豆腐皮,這是炸小圓子,這是炒合菜……」最後特別介紹他們加的海螺,「是我們東家從廣州那邊學回來的,別的地方都沒有。」
「是嗎?」宋積雲似笑非笑看著元允中,幫他夾了一筷子,道,「公子嘗嘗,與你說的九孔螺有什麼不同?」
元允中深深地了一眼,將手中的酒放在了自己這邊,茶放在了那邊。
隔斷出現了短暫的寂靜。
隔壁的說話聲就清晰地傳了過來:「剛才和馬會長說話的原來就是宋家窯廠的那位東家啊!沒想到長得這麼漂亮。那未婚夫也很英俊,兩人站在一起還般配的。」;
宋積雲和元允中俱是一愣。
「更好!」有人竊笑,「要不然怎麼會到了家門口也不回去,跑出來吃飯!」
「那是肯定的。要不然今天在八仙庵,他們家婿也不會親自去疏散人群,還許諾今天幫忙的衙役每個每天補一兩銀子的飯錢。忙前忙後的,可半點沒把自己當外人。」
「那宋家二老爺這婿找得還真不錯。他們是得有個男子搭把手才行,不然這滿屋子的婦孺,就算是再厲害,遇到事了沒個幫襯的也是不行的。」
「主要是小倆口還能投意合——他們金玉似的,進門我就注意到了。宋家婿走路的時候一直護著宋家小姐,讓宋家小姐走在他的側;宋家婿點菜的時候也是一半葷菜一半素菜,點了酒也沒有忘記點茶,顯然是顧及宋家小姐還在孝期。要我說,這比什麼搭把手,支應門庭可要多了。」
應該有人應和:「正是,正是。養兒的人家誰不盼著能找個能疼自家閨的婿?易得無價寶,難得有人!要不怎麼還是宋家二老爺有眼,看人準呢!」;
這都是什麼七八糟的啊!
宋積雲大窘,忙給元允中夾菜,還高聲提醒隔壁的人:「吃菜,吃菜。既然這鋪子的東家大老遠的從廣州學回來的,你嘗嘗合不合你的胃口。」
元允中像什麼也沒有聽見似的,垂著眼簾,舉止優雅,無聲無息地吃著菜。
Advertisement
隔壁的說話聲則仿佛被什麼割斷了似的,戛然而止。
隔壁的隔間頓時靜悄悄的,沒有了聲響。
宋積雲覺得好笑。
殷勤地給元允中倒了杯金華酒。
元允中雖然不承認,可他做過什麼,都看在眼裡呢!
而隔壁在短暫的寂靜之後,開始竊竊私語,偶爾還會傳來一、兩句「害」、「恩」、「親」的話。
宋積雲輕輕地咳了兩聲。
隔壁立刻傳來一陣低了嗓子的大笑。
這飯沒法吃了!
;
宋積雲向元允中。
元允中坐得筆直,耳朵紅彤彤的,臉上也泛起了一層薄霞。
再定睛一看,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手邊的金華酒空了瓶。
這,是喝多了嗎?
他只有這點酒量嗎?
可這樣的元允中不僅不讓人討厭,還因為眼角眉梢都比平時和了幾分,著幾分親切,讓人覺得更英俊了。
真是難得啊!
宋積雲坐在他對面悄悄地欣賞了一會兒。
隔壁的說話聲又漸漸地大了起來。
「他們應該是從八仙庵回來的吧?我原來也準備去看看熱鬧的,結果被堵在半路上了,聽說八仙庵那邊人山人海的,都不進去了,我就半路折了回來。」
「你們有人去過嗎?那佛像是不是真像大家傳聞的那樣,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潔白無瑕,比用玉石雕刻的還要晶瑩細膩?」
「我今天也沒有去,出門就被堵在了家門口。」;
「我也沒去!」
「改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好了。那佛像供在那裡,又不會長跑了。」
好好的話,說著說著,又拉回了宋積雲和元允中的上。
「你還別說,這小倆口長得都好,以後生的孩子也肯定漂亮。就是不知道宋小姐三年孝期守完了,會不會隨著宋家婿去蘇州?」
「那宋家窯廠怎麼辦?我要是宋太太,就應該想盡辦法把這婿留下來。就算肚子裡這個是兒子,有這樣一個姐夫幫襯,就算是以後分他一半家財也劃算。畢竟給了婿就等於是給了外孫,也不是旁人。」
「那都是以後的事。你們說,宋家大小姐長得這麼漂亮,那宋家二小姐和三小姐肯定也不差。我有個外甥,人品相貌那都是一頂一的,家勢也不比宋家差,我找個人上門去和宋太太個風怎麼樣?等孝期一完,正好親。」
「那你這個外甥可占大便宜了!別的不好說,單就這相貌,能和他們家婿一比高低的,怕是翻遍整個梁縣都找不出一個來。」;
那人心虛地笑,說話的聲音又低了下去。
宋積雲已經麻木了。
Advertisement
你總不能讓別人不說話吧?
默默地吃著飯。
並沒有注意到對面元允中的耳朵更紅了,那顆如相思豆般的紅痣更是鮮艷滴。
只是讓沒想到的是,回去之後,還真有人來給宋積玉說親。
錢氏告訴:「對方請了嚴太太。說是給我們家供木柴的熊家。三個兒子,大的比我們家積玉大二歲,中間那個和我們家積玉同年,小的比我們家積玉小二歲。都還沒有訂親。我們家要是瞧得中,隨便我們家挑一個。
「我尋思著既然是給我們家供木柴的,你應該認識,這件事還得你幫著拿主意。」
宋積雲哭笑不得。
熊家還真有所了解。
問錢氏:「嚴太太還說了什麼嗎?」
錢氏想了想,道:「還說熊太太賢良淑德,格溫和,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很好相。若是這門親事能,積玉嫁過去了肯定不會婆婆的氣。」
宋積雲額,道:「那有沒有告訴你,熊家是婺源人,是婺源最大的地主,我們景德鎮的窯廠,十之八、九都從他們家進燒窯的木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