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貴妃》 第193章 實話
Advertisement
皇上接過了那武郡王給兒子請封世子的折子,并沒有打開看。
也不用看,這些折子都是一個套路的。
但武郡王這時候上折子,就有點與眾不同了。
其他的王公勛貴,請封一般都晚,很多都是親的時候請封,這樣一來,直接娶進門的新媳婦的名分一起定下了,還有的甚至等到生下長孫的時候才請封。主要是養活一個孩子很不容易,別看家家都在賣力的生,但有時候四五個孩子只養大一個,一場小小風寒、腹泄可能就要了孩子的小命,過早請封很沒有必要。
“朕記得,你家老大今年才剛剛開蒙啊。”
這會兒就請封世子,真的很不尋常。
當然,年紀小請封的也有,但都是有特殊況的,比如以前譽王府,那是因為譽王子骨兒不好,病歪歪的,所以早早定下世子名分,以免日后生出子。
武郡王這看起來活蹦跳的,還能出去禍害人家姑娘,怎麼看也不象是不久于人世的樣子。
再說,現在不年不節,不是尋常請封的時節,他突然鬧這一出,為什麼啊?
武郡王自己說的倒是冠冕堂皇的,說孩子也不小了,三歲看老,郡王妃把兒子養得很好,子好,也友兄弟,早點定下名分,免得將來府里不安寧。
皇上只是淡淡的看他一眼,沒說話。
顧昕是和皇上天天待一塊兒太了所以沒覺,但武郡王被皇上這麼看了一眼,頓時心里發,趕回想自己剛才哪句話說錯了。
雖然是兄弟,可武郡王和皇上又不是一母所生,年紀還差著好幾歲,兄弟間說不上有多麼深厚的手足之。
而且皇上這個人打小兒就比較安靜,不說話,看人的時候一雙眼睛黑幽幽的,莫名的讓人心里發慌。這登基當了皇上,更讓人捉不了。
武郡王本來覺得,這個請封應該是沒多大問題的,他早早出繼,和皇上可沒有什麼舊怨。皇上登基后他一直老老實實,對皇上也恭恭敬敬,怎麼說都是先帝的兒子,皇上應該不會駁這個面子。
但是現在看起來,皇上似乎對他很是不滿啊。
武郡王趕回想自己最近有沒有什麼言行不妥的地方?或是對皇上不敬?或是往應酬的人不對勁?
可他細想了一通,還是沒能想出什麼頭緒來。
武郡王是一點兒都沒往顧家上想。
顧昕過屏風的間隙,看著這個人一臉茫然又惶恐的神——
Advertisement
這就是顧琇肚子里孩子的爹?
在顧昕看來,這個人要氣度沒氣度,要才學沒才學,在顧琇面前多半還對自己的分含糊其辭,也不是個有擔當的人。
顧琇到底看中他什麼了?
難道就看中他姓趙?
皇上手指輕輕在桌面上點了兩下:“說實話。”
武郡王很想抬手汗,但是在皇上面前,他是一個多余的作也不敢有的。
本來他預備了一篇話,說是王妃品好,且持郡王府這些年行事也沒錯,他給嫡子請封,也是安定王妃的心。
但是皇上輕點的那兩下仿佛不是點在桌面上,而是點在他腦門上。
武郡王預備好的那番話到了邊,又咽了回去。
這話肯定在皇上上糊弄不過去。
連他自己說著都覺得心虛燙,他和王妃的關系……也就那麼回事兒吧,從生完兒子,他就極踏進王妃的房門了,兩夫妻平時見面總是公事公辦,說說府里的事,田莊的賬目,宗室里人應酬之類,說完了這些就沒什麼話說了。至于兒子,武郡王真沒太關心過長子的課業,只是聽府里先生說大公子很勤學不懶,但沒聽先生夸他天資極好進境非凡之類的,想來也就是中人之姿,武郡王也沒怎麼放在心上——他自己就不是個讀書的人,反正為他的長子,只要沒什麼缺陷,不犯什麼大錯,將來這個王爵是肯定要傳給他的,他也不靠讀書吃飯,不必非得他去上進。
“其實這事兒說起來也……”武郡王在這個一臉淡漠,仿佛沒有七六的皇上弟弟面前說起自己的風流韻事,還著實有點尷尬:“我最近想納個妾,出門第還不錯,這……王妃怕是有些擔心。”
擔心新人出太好,進門后不好服。更擔心新人生下兒子,外家太強勢,會對王妃的兒子構很大威脅。
皇上和顧昕都聽明白了。
武郡王說的這個妾,就是指顧琇了。
但皇上還揣著明白裝糊涂,問:“你要納的是哪家的姑娘?既然門第不錯,朕怎麼一點兒風聲都沒聽說?”
說起這個來,武郡王可就不虛了。
他現在兒雙全,如果把顧琇肚子里的那個也算上,那他可有五個孩子了!
皇上呢?到現在還一個沒有呢!
當然了,皇上嬪妃里頭也有懷過的,也有生過的,可一個都沒活啊。
比別的,他樣樣不如,但在兒上頭,皇上照他可差遠了。
Advertisement
“也是巧了,是燈會的時候認識的,說起來也是緣份,一開始不知道我份,我也沒問是哪家姑娘,我們就說燈謎、詩詞,這姑娘可是個才,琴棋書畫樣樣皆通。我那天打扮得簡素,也沒帶從人,也沒有抱著門第之見,對我是……”
武郡王說到這兒,突然反應過來面前坐的人是那個不茍言笑的皇上,趕把剩下的話打住:“也是巧了,后來我才知道姓顧,還是貴妃娘娘的妹子,這心里也是不安的,畢竟……”
畢竟他早就有了一正妃一側妃,府里人又不,顧琇若跟他,那論起先后來,要排到十幾號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