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王舉的故事

23.3% / 175/751

林知禮拒絕了太醫院院首一職,所以,太醫院現在于群龍無首的狀態。

副院請示院事,院事又請皇上示下,但皇上卻突然來了一句,太醫院的事太醫院自己決定便好,又將這鍋甩了回來。

副院事撓得頭發都快掉了,遂自薦嘛,他不敢,而且也心知肚明,自己還沒那個斤兩,萬一大某位貴人出了點事而他應付不過來,那他的事業和生命也就同時到頭了。另選別人嘛,又沒一個可以選擇的對象。

請假了三天的木意秋此時卻回了太醫院,因為還想著王爺爺雜房里的書。

林易秋到了書房的時候發現書房里好些人,似乎都在往書架上面搬書。

想起來了,劉承將劉單合寫的書都搬了回去,這諾大的書房等于空了小半出來,肯定是要找新的書填補上去的。

剛走過去就有同學熱地打招呼,“意秋,快過來幫忙,哎呀,我說你們一院幾個可真是會趕巧,劉承也罷了,你、蘇榆還有花無度全都請假,想找多個人幫忙都不行?”

林易秋一愣,花無度請假是肯定的,蘇榆……

想到那個去探監的白年,會是蘇榆麼,而門柱上的劇毒也會是所為麼?

“喂,意秋,你還愣著干什麼,快來幫忙啊。這些書都要擺到書架上去。”

林易秋回過神來,跑過去幫忙。一邊把那些書擺到書架上去一邊時不時翻了翻,都是一些普通的市面上常見的醫書,說白了就是面子工程,不讓太醫院的書房看起來那麼空而已。

“劉單合的書全都撤了?一本都沒留?”林易秋好奇地問。

“沒,聽說連與人合著的幾本書和兩本詩詞都一起撤了。不過發生這種事,就算擺在書架上又會有誰愿意看呢。”那同學搖頭唏噓,“唉,你說這人還真是看不出哈,若不是副院首親自說的這件事,加上劉承的態度的明顯改變,我還真不敢相信劉院首居然會做那樣的事呢。”

“誰說不是呢,不過這事到底是怎麼樣發生的副院卻講不明白。不過還有一個問題,你們說,既然前林院首的書是被盜竊使用,那林院首進假藥謀私利這事是不是也有?如果也有的話,那林院首又為何是認罪自殺亡了呢?”

這兩個同學你一句我一句,林易秋只聽不參合,也想知道其他人是怎麼樣看待這件事的。

只聽另一同學又道:“一碼歸一碼吧,劉院首上任之后就沒出過劣藥假藥的事,林院首就算沒有謀私利,那也失了管理之職,怎麼說,也是有過的。”

林易秋還想聽,卻聽到有一個夫子朝這邊吼了過來,“小輩胡評論什麼?院首們的事還論不到你們指手畫腳。”

一會兒,箱子里的書都按照書目放在書架上了,幾個前來幫忙的同學都跟夫人們道別往外面走去。

林易秋卻趁人沒注意往書房里面走。

王爺爺果然還在曬書。

“王爺爺。”

林易秋喊了一聲,王爺爺卻專門看著手里的書似乎沒聽到喚,便走近了,再,“王爺爺,你看什麼書,這麼神。”

偏頭一看,筆跡悉得不能再悉了,是林懷仁的書。

“林國手的,事真相大白,這些書也該讓所有人看看了。”

林易秋一訝,難道剛才曬的那些都是林懷仁的書。隨意拿了本過來,一看,還真是。

目測一下,這里估計有十本左右,加上那里的,還是不夠三十六本。

“還差十二本呢,都毀在劉單合那把火里了。”林易秋忍不住憾地一嘆。

“我猜得沒錯,你果然是有目的而來的。你是林家什麼人?”王爺爺突然看著林易秋問。

林易秋微微一笑,“我也一直奇怪王爺爺為何突然將一本沒有封面的我爺爺寫的書放在書架上,我現在想起來了,那天我本來是比劉承先到書房的,是路上了阻,反而比劉承晚了。所以,劉承那本書原來應該是王爺爺故意放在書架上想讓我發現的吧。”

“沒錯。不過我當時倒是沒想過你真是林國手的孫子,只是以為你跟其他學子不一樣,是個可以繼承林國手一生心所著之醫書。因為第一次在太醫院看到你,我便想起了林國手第一次出現的太醫院的樣子。那時他也是個年,心思單純,只想懸壺濟世,用醫救人。后來,他還是那樣單純,只是這個世界并不是他想象的那樣,連他那樣的人也不幸被卷進了謀的漩渦。”

“王爺爺可是知道什麼?請告訴我!”林易秋激地抓住了他的雙手。

可惜王爺爺搖頭,“如果我知道,早就拼了老命為林國手洗冤了,可是……我卻什麼都不知道。”

王爺爺指了指旁邊的椅子,“來,坐下,聽我講一個故事吧。”

王爺爺于是開始講起自己的故事來。

原來這王爺爺王舉,原本是跟林懷仁當年一起進太醫院的學子,可是王舉天生手汗多,并不是張害怕才出汗的那種,而是不管何時何地都手腳直冒汗的那種,雖然被選進了太醫院做了正式的太醫,但誰也不敢真正安排他給貴人們看診。就算值班遇上大傳喚太醫,也是由另一位同時地值的太醫為首,他背著醫箱為副手幫著拿遞品而已。所以,當同年的林懷仁已經升至副院,王舉卻仍是一個站在別人后的醫助。

有一次,同值的太醫去了茅廁,偏偏大急召,王舉以為是自己的機會來了,獨自背著醫箱就進宮了。當時是給一位懷孕不小心了胎的貴人看診,因為事急,又涉及到龍胎,王舉決定不用懸而直接診脈。

當王舉的手剛到那貴人的手腕,那貴人突然大驚道:“你的手為何如此冰涼,還冷汗淋淋,必是來壞我的龍胎心中有鬼而汗出不止。”

王舉急忙為自己辯解,可是那貴人如驚弓之鳥,不但不聽辯解還驚過度,原本就胎不穩這下直接流產了。

令貴人流產,這放在哪里都是殺頭的大罪,王舉當場被抓進了軍大牢待斬。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