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非她莫屬

23.1% / 109/471
廣告

宮門口,所有宮的馬車都得要停下,并且接林軍的檢查。

上不準攜帶任何的危險品,一旦被查到,嚴重的是會掉腦袋。

晏青蓮雖然現在為平昌伯爵府的嫡,但伯爵府傳到這一代,已經日漸式微,到現在,也不過就是個舊貴族,只占了個名頭。

和京中那些真正權勢熏天的貴胄,是沒辦法比的,所以晏青蓮能進宮的機會之又

加上這次,攏共也就來過兩回。

看著巍峨輝煌的宮墻,晏青蓮的眼里流出了貪婪的向往。

如果今日能夠順利的被莊妃看中,為定北王妃,那就徹底的飛上枝頭變凰,連皇宮也是隨意出,日后,再也沒人敢瞧不起,只會上趕著拍的馬屁!

“蓮兒,跟為娘,這宮里不比家里頭,說話行事,定要萬分小心才是。”

晏青蓮收回貪婪的視線,低下頭,扶住鄧氏的手臂,“是,母親。”

鄧氏欣的拍拍的手背,“蓮兒,看今日這陣仗,莊妃娘娘十有八九,就是沖著為定北王殿下選妃去的,出席的都是些未出閣的世家貴

這可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若是錯過了,可能就再也不會有了,蓮兒你可要把握住呀,我們伯爵府的榮辱,就盡數在你的手里了,你可一定要給為娘爭一口氣!”

因為鄧氏是從外室被抬為繼室的,哪怕努力了這麼多年,但是曾經做過外室的份,還是無法改變。

更重要的是,哪怕覺得元氏哪里都不如,可在出上,終歸是差了元氏一截。

雖然平昌伯覺得元氏無趣,可是勇義侯府嫡,正兒八經的嫡,在元家沒有落難之前,在帝都鮮有人敢在元家的跟頭自討沒趣。

而鄧氏是商戶之,自古以來,商人的社會地位是非常低的,這也是鄧氏最不愿承認的份之一。

晏青蓮自然知道鄧氏話中的意思,低聲道:“兒都明白,母親放心,定北王妃之位,非兒莫屬!”

為了這一天,已經準備了太久,誰敢擋在的面前,必人擋殺人,佛擋殺佛!

雖然晏青蓮已經來得很早了,但也有比他們來得更早的。

放眼去,一個個姑娘都花容月貌,打扮得花枝招展的,鶯鶯燕燕的聚在一塊兒,一時之間,竟是不知花兒還是人更

但是晏青蓮只瞧了一眼,便非常不屑的收回了視線。

都是一些上不了臺面的庸脂俗,如何能與這個帝都第一才相比較。

“聽說莊妃娘娘是在賞花宴臨近的時候,才突然更改了名單,不知是何故呀?”

“你這不是明知故問,往年只有臣婦才有資格,今年卻特意恩許了眷,你看這一個個濃妝艷抹的,盡是些未出閣的姑娘,不是沖著定北王妃的位置來的,又為的是什麼?”

廣告

“定北王殿下已經二十及冠,卻一直未曾娶妃,旁更是連個通房丫鬟也沒有,若是哪家姑娘能嫁王府,得殿下專寵,那可真真是天下子夢寐以求的婚姻呀!”

“只是先前聽聞殿下不近,我們打扮得再費心,怕是也不了殿下的法眼吧。”

聽到這話,其中一個貴搖曳著團扇,笑道:“這可就說不準了,最近這京里啊,有個評書可是非常火,講的是戰神王爺和冷艷將軍的仇,

我去聽過一回,那講的一個纏綿悱惻,人聽著突然就覺得,似乎定北王殿下,也沒那麼高高在上,如皎皎明月不可了。”

另一個貴馬上跟著應和:“這評書我也聽過,講的是真好,先前聽了這麼多有關于定北王殿下的故事,就屬這個最為引人勝!”

“這是什麼故事,真的這麼有意思?在哪家茶樓可以聽,改日我也去瞧瞧!”

“一家茗月軒的茶樓,最近新火起來的。”

“茗月軒?新開的茶樓嗎,怎麼從前沒聽過?”

“就在福運樓的對面,不過可要提早過去,否則可是搶不到位置的呢。”

……

晏青蓮聽著這些人的小聲討論,心中非常不屑。

什麼戰神王爺和冷艷將軍,都是那些想錢想瘋了的商販杜撰出來的。

若是讓定北王殿下知道,有人竟然敢隨意編排他的故事,這些人的小命都難保!

這些人,竟然還敢去聽這麼低俗的故事,真是上不了臺面!

正當晏青蓮心里這麼嘀咕著的時候,傳來太監尖銳的聲音:“莊妃娘娘到!”

嘰嘰喳喳的聲音瞬間停止,一眾人等紛紛跪下行禮。

“拜見莊妃娘娘,娘娘萬福金安!”

莊妃很是和氣的抬了下手,“諸位不必多禮,就當今日是個尋常的宴席,都且起吧。”

“謝娘娘。”

在一眾眷起的時候,莊妃一一掃視,個個都是年輕的臉蛋,看外貌,還算是不錯。

而在看到晏青蓮的時候,莊妃的視線稍微停頓了一下,覺得這個子氣質算是比較出眾,倒是與旁邊的貴有些許不同。

這時,又有聲音響起:“長公主殿下到!”

長公主笑著走過來,親昵的握住了莊妃的手,“莊妃,本宮沒有來遲吧?”

“皇姑姐來得正是時候,今年花園的花兒開得甚是艷,咱們可是要慢慢欣賞。”

長公主故意揶揄:“是花園里的花艷,還是站在花叢里的姑娘們艷呀?本宮這大老遠的,就被這一眾的鶯鶯燕燕給迷了眼,還以為是有新人宮了呢。”

“原先我也沒有太注意,今兒個看到這些的貴們,才是明白過來,自己是真的老了呢。”

廣告

聞言,安長公主立馬反駁:“莊妃你眼下正得圣寵,在皇弟的眼里,可是弱水三千,只取你一瓢飲呢!”

莊妃被逗得直笑,安長公主隨便掃視了一眼,“難得莊妃你終于要為玦兒的婚事考慮了,玦兒如今都已經二十及冠了,府里也沒個知冷暖的人伺候著。”

“皇姑姐所言甚是,只是我這個兒子呀,不肯聽我這個娘的話,一提到婚事,他跑得比誰都快,不然,我也用不著想出這麼個法子。”

長公主一聽,稀奇道:“上次在本宮的華誕上,玦兒他不僅夸了一個子,而且還把自己的發帶送給了,這事兒莊妃你竟不知?”

廣告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