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臣一心要娶我》 第二百九十一章 趕路
Advertisement
顧悔講得十分認真,活像個私塾的先生,與他現在這樣膀大腰圓,豪放糙的長相出差別甚大。
蘇惜覺得有些稽,但還是憋住了笑,默默記下了顧悔講的這些知識,車門被忽然打開簾子掀開,一張陌生的臉探了進來。
這不正是現在的寬臉眉扮相的墨玄瑾嗎?所以還有些不適應,愣了一下。
墨玄瑾出手,蘇惜看著他修長佈滿繭子的,悉的手掌心,毫不猶豫的將手放了上去,隨他下了馬車。
隊伍行至到一鄉間野路的茶肆,人煙稀,茶肆里只有一個婦人帶著個五六歲的小,正忙著燒水煮茶,柜上擺了些自己做的糕點。
十幾個人把這個小茶肆坐滿了,那夫人喜笑開的給各桌上了一壺茶,洗得乾乾淨淨的破茶杯也擺了上來。
「老闆娘,你這裏可有什麼吃食?」顧悔聲問道,那模樣十分闊氣。
「我這裏做了些黃豆糕,鍋里還熬著粥,不知各位客可喜歡?」那婦人眼前一亮,這條路有人煙,自己做的糕點每次都賣不完,還要走去鎮上去賣,今日若是能都賣給了這商人,那可就省事兒多了。
「好,給我們每桌都上些,每個人再盛一碗粥,爺這已經得不行了。」顧悔爽朗的笑笑,了下黑的鬍子,二兩銀子直接扔到了茶肆的櫃枱。
「剩下的黃豆糕也幫我們都打包!」
「是是是!」那婦人趕把銀子收到圍里,喜笑言開。
酒足飯飽之後,墨玄瑾和顧悔在商議著該從哪條道前往東華,他們這隊人人數多,無法分散行,便要挑個最安全最便捷的道路。
從京城到東華港口的路有硯臺道、子午道、原融道、豁訣道等四條,墨玄瑾卻偏偏選擇了最險峻的一個。
「因為,這是由京城東華最短最快捷的路,並且這條路向來人,居然兵駐紮的關口也比其他路上一倍。」墨玄瑾坐在木椅上拭著自己的劍,現在的份是商隊的鏢師,需要每日保養才能在戰時稱手、好用。
「豁訣道,是因從京都周至嘉裕進泰嶺,再由沛縣河谷而出,每段地勢極為險要。」顧悔有些猶豫。
蘇惜放下手中皮質的圖冊:「說是要翻越三座大山,書上還說人煙稀,有猛出沒。」
「但這卻是最快到達東華港口的一條路,在路上耽誤越久,皇帝部署的就越全面,我們就越危險。」墨玄瑾認真的講道。
「墨兄所言極是,但此方法只限於前期,到後期皇帝的眼線肯定會遍佈整個北華,尤其是小路,險路人手只會更多,我們到時候倒不如正大明的從路,商路。」顧悔說道。
Advertisement
「我們之後便不如走子午道,沿途商業發達,多設有驛館客棧為商人駐足歇腳,一陸上商隊也多,不也人注意。」
三人不約而同地點了頭,顯然是對這提議十分同意,由此而來,便把路線決定了。
桐四走到林子裏,再一次召喚鳥類把消息傳了出去。
一行人接著趕路。
當日晚上,大家歇在了山腳的驛站中進行休整,這是此行途中最大的兩個家驛館其中之一,以實木、實磚搭建,有近兩百間房,四周甚至還有城牆、垛口,不僅可以用來通郵驛,又可以防敵人,抵土匪。
之所以在此逗留,是為明日開始的翻山越嶺做準備。例如,準備乾糧、水囊,拆卸馬車將車中裝載的貨捆綁妥當,方便馬匹馱行等。
那些不曾出過遠門的隨行家僕、婢無不仰巍峨高山,驚嘆不已。
夜晚,本是顧悔和蘇惜一間房,但是顧悔知識趣的退了出去,蘇惜摘了面,好好清洗一番,收拾好了,自己躺到了床上。
一邊啃著今日買好的李子,一邊繼續讀著那本《東華記事》,全然不注意墨玄瑾抬著一盆熱騰騰的清水悄悄進來。
墨玄瑾直接坐在了蘇惜床邊。
「阿!」蘇惜看書正看得迷,全然不知邊突然出現一人,一下子被嚇了一跳。
「夫人累嗎?」
說不累是假的,趕了一天的路蘇惜上酸痛得很,剛才草草沖了個涼,躺在床上才覺得已經快散了架。
墨玄瑾右腳後退半步蹲下,捧起蘇惜的腳,解開羅,出一雙潔白的玉足,但是足底卻磨起了一個水泡。
蘇惜腳底酸疼,本沒注意到這個小水泡,此時墨玄瑾抱著他的腳打量,覺得有些不好意思,用力想收回,卻被對方牢牢攥在掌心。
「我給你把水泡挑掉,不然以後會更疼。」墨玄瑾左手住蘇惜的一雙腳踝,右手取出腰間一銀針,在一旁的燭火里烤了烤,輕輕刺向腳底的水泡。
「唔……」有一點疼,蘇惜哼了出聲。
腳底的膿水逐漸排出,雖然還有些刺痛,但是已經沒了那種不適之。
墨玄瑾手探進腳盆攪了水攪試溫度,沒有剛才那般燙手了,但還是熱騰騰。
於是便拽著蘇惜的雙腳,直接浸到水盆里。
蘇惜兩腳輕輕一抖,一暖流從腳底湧上心頭,接著便是整個的放鬆,一天的疲憊好像盡數消失。
「以前我行軍打仗,每天最重要的便是用這木盆燙腳,若是有條件加些藥材便對更好。」墨玄瑾笑地向蘇惜微紅的面龐。
他正小心翼翼地替著足底,用骨分明的指節敲的足心,是那樣的專註。
Advertisement
墨玄瑾英俊的面龐在橙紅的燭火間顯得不像往常那麼朗,竟然有些和溫潤,微垂的眸子,看不見他的眼神,只能看到濃有型的劍眉與兩排長長的睫,這睫竟然比自己的還要翹。
「以後的路,會比今天更加辛苦,我每天都來幫你按,好嗎?」墨玄瑾說話間抬起頭,朝蘇惜一笑。
那向上揚起的角,笑容如同落日餘暉一般溫暖。
蘇惜突然覺得沒有那麼疲憊,沒有那麼累了,從不後悔和墨玄瑾在一起,也從不後悔和墨玄瑾踏上離開北悠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