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流寇作亂?不太平的世道

21.1% / 154/730

夏,天亮得早,樊梨梨剛睜眼,就看窗口泄進來一,外面樹梢上站著兩只鳥,嘰嘰喳喳地嚷。

緩緩坐起來,烏黑亮麗的長發鋪散滿枕,凌細致,宛如朦朧江水,華照人。

睡相不大好,吊帶帶垮到了胳膊上,擺也快掀到肚臍眼了,大半在外,細膩白的皮跟羊脂玉似的。

惺忪睡眼,樊梨梨著窗口的小鳥發呆,卻突然聽見,隔壁屋子里傳出窸窸窣窣的響

樊梨梨迷蒙地想,那不是屠沉的屋子嗎?

等等,屠沉回來了?

一喜,雙足踩在地上正要朝隔壁沖去,卻聽見屠馨月在說什麼。

樊梨梨陡然想起,現在隔壁兩間房是屠馨月屠大娘,還有小雀小兔在住。

轉為黯淡,默不作聲地將吊帶整理好。

屠二昨天才跟說,要是屠沉跟應飛龍日夜兼程,那這個時候,應該才剛抵達沿海地段,哪至于這麼快就回來?

樊梨梨心下憂慮,半晌才收斂萬般思緒,下床出門去。

因院子里都是人,樊梨梨只穿了吊帶細膩的綢緞面在清晨淺淡的影中,仿佛水面波,粼粼躍

“唔~”樊梨梨抻了個懶腰,扭扭肩膀踢踢,發出舒適的

早上還有些涼,充斥水汽的薄霧落在胳膊上,帶來涼意。

隔壁,屠馨月也帶小兔起來了,小兔蹦蹦跳跳地沖向樊梨梨,笑嘻嘻地喊四嬸早上好。

“寶貝早上好,等下想吃什麼粥呀,四嬸給你做去。”樊梨梨憐地刮刮小兔秀氣的鼻梁。

小兔臉蛋紅彤彤的,開心地抱著的大,“四嬸做什麼好吃的都可以,小兔都吃。”

樊梨梨心花怒放,把小兔抱起來轉了個圈。

屠馨月打來井水洗臉,被凍得一個激靈,嘀咕,“這都夏了,還這麼冰。”

洗過臉,又喊,“你倆別玩了,快來洗臉,等下還要給小丫頭梳頭呢。”

樊梨梨小兔的頭發,這丫頭發量還多,跟屠沉一樣,糙偏,抓起來一大把。

“三姐,我來給梳吧。”樊梨梨喜滋滋地想,小時候玩芭比娃娃,學了不造型,現在終于有真人給玩了。

屠馨月好笑地說,“你自己那一頭發都懶得打理,行吧,你們玩去,我來煮飯。”

兩人說著,卻沒看見屠大娘,只聽見外頭鬧鬧嚷嚷的,好像不斷有人從門口跑過。

樊梨梨穿著吊帶,不方便出去,屠馨月邊漱口邊往門口走,卻發現門是半開著的,有人出去過了。

外面,果然有好些人經過,一個個都在跑,過大的震令石板路都翹起來了,還議論紛紛,不知道在談什麼事。

屠馨月沒出去,先去把早飯做了。

樊梨梨隨便將自己的頭發挽起來,用一普通的銀簪子簪上,然后興致地給小兔梳頭發。

將頭發一分為二,左右側面各編一個大辮子,發尾扎出一個小心形狀來,再拿紅布裹蝴蝶結形狀,當做小花裝飾。

屠馨月出來看見了,頗新奇,“你這是什麼發髻,還好看的。”

心麻花辮吧。”樊梨梨隨口說。

小兔坐在樊梨梨上,眨著葡萄般的大眼睛,突然指著門口說,“和姐姐回來啦。”

屠大娘胳膊肘挎著竹籃,一手牽小雀,一手推開門,進來后再關上。

屠馨月問,“娘,外頭什麼事呢,鬧哄哄的?”

屠大娘面不大好看,噓了一聲,而后說,“聲音小點,怕是出事了。”

樊梨梨嚯地站起,心發憷,“什麼事?”不會是屠沉出事了吧?

屠大娘看張,好言安,“梨梨,你別瞎想,不是四郎出事,是咱們溫縣了告示,讓小心流寇。”

“啊?”樊梨梨跟屠馨月同時驚訝出聲。

外頭依舊吵吵嚷嚷的,連院子里都能聽到眾人議論紛紛。

樊梨梨給小雀也梳了一個可活潑的發髻,聽屠大娘說起早上的見聞。

“去年哪個地的大造反,朝廷出兵鎮,把當兵的全殺了。全城百姓被當做壯丁,拉去修行宮。好些人不了那個苦,殺了監工逃走,到流竄作。衙門讓各家各戶小心些,夜里關門窗,一旦有可疑人,立即上報。”

屠大娘也心慌得很,總覺這世道越來越,到都在鬧事。

樊梨梨還沒遇見過這種陣仗呢,怕怕地說,“流寇是殺人奪財,不留一個活口嗎?”

屠馨月說,“男的殺,完再殺!”

樊梨梨嚇得手上一抖,把小雀頭皮扯到了,疼得齜牙咧

屠大娘沒好氣地說,“你別嚇唬梨梨,梨梨膽子小。”

樊梨梨咽了一下口水,心想這種事,誰能不怕呢?

這種活在法治社會,被保護得很好的大小姐,從小到大連暴力斗毆事件都沒親眼目睹過。

現在突然跟說,哪里的流寇要殺人,能不擔心嗎?

吃過早飯,幾人一起去飯館,路上聽眾人議論紛紛,說鄰縣有流寇室搶劫,把好幾戶人家給屠殺了。

“我堂哥昨天從臨縣回來,哎喲,聽說好幾戶大戶人家,一夕之間被屠,家里能搶的都搶走了!男,連狗都死得的!”

“就是就是,捕快去的時候都吐了!據說全被砍得七八糟的,手跟腳混一起,頭跟脖子分家,到,一好的尸都拼湊不起來!”

“這麼可怕?那些喪盡天良的流寇,怎麼忍得下心干這種事?”

“嘿,都流寇了,還能有良心?起先我還覺得,這些人指不定也是不得已。可你說,你要搶錢,去搶那些貪污吏多好啊是吧?退一萬步說,饒是你再要錢,別把人給弄死啊!”

……

聽見眾人議論,樊梨梨臉都白了。

屠馨月神也不大好看,扯著樊梨梨的胳膊,越走越快,“我怎麼覺背后涼颼颼的?四弟妹,走快些,阿遲他們都在飯館里等著呢。”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