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明月》 第21章 奇思妙想 血光之災
Advertisement
麴崇裕難得的穿著一素面的淺青圓領袍,整個人顯得比平日斯文清雅了許多,看著臉變得十分難看的安十郎,神歉然,“此事雖說是裴長史的安排,卻也怪我近來太忙了些,竟是把你的這車貨給忘了個乾淨,如今你還是先與長史商議一番,若是有補救之法,我定然盡力而爲。”
安十郎臉略有好轉,看著裴行儉,目帶上了幾分期待。裴行儉怔在那裡,眉頭鎖,半晌才道,“十郎,此事……你怎麼從未與我說過?”
安十郎心裡頓時一沉,他也不是剛出道的雛兒,便覺出了幾分不對,有心想多問裴行儉幾句。裴行儉卻轉過頭,出神的著從駱駝上卸下的一袋袋的貨品,別的貨一樣樣運上了城門,惟有裝紙張的十幾個皮袋,在地上堆得越來越高。
安十郎看著裴行儉的臉,心底涼意更甚,卻聽麴崇裕長長的嘆了口氣,語氣裡帶上了幾分決然,“也罷這些益州黃麻紙,照舊先放到府衙裡去守約,此事原是我考慮欠周,才教你這般爲難,待我回去後,便向父親陳一番,後日把同僚們召集過來,大家再商議商議,難不真找不出別的節流法子?若是實在不,我,我便去求父親收回命”
裴行儉只怔怔的看著那堆皮袋,突然擡起了頭,“多謝世子,只是事到如今再更弦易轍,只怕對都護,對世子,都是名聲有礙,守約不敢因私而害公”
安十郎本來心裡已是一鬆,聽到這話,臉不由便白了,裴行儉卻轉頭看向他,“十郎,這些紙張都放到我的院子裡去,你放心,此事因我而起,自然也會因我而終,絕不教你難做便是”又向麴崇裕拱了拱手,“多謝世子意。”說著便上前便吩咐人將裝細麻紙的皮袋都運到曲水坊南門的裴宅去。
安十郎一時愣在了那裡,他自然不願意這麼幾千裡運過來的細麻紙又原樣運回去,這種紙張原是府生意,家一旦不要那便是本無歸。但若讓裴行儉一力擔下來,卻更是不妥。做生意原是寧可賠錢也不能得罪家,如今親族中好容易出了一號能在西州說話算數之人,爲了兩百多緡便得罪了他,豈不是是得不償失?
麴崇裕眉宇間掠過一訝,略怔了一怔,轉頭對安十郎嘆道,“守約這又是何苦,他一個六品的員,要幾年不吃不喝才能攢到二百緡?你還是勸勸他,莫要那般固執,我等好歹同路一段,同僚一場,便是舍些面子不要,又有何要?”
安十郎嘆了口氣,“多謝世子一片好心,我這便去勸勸他。”說著走上幾步,低聲跟裴行儉說了幾句,裴行儉卻只是搖頭,神固執,待健僕們將十幾皮袋的紙張都運了上去,更是向麴崇裕拱了拱手,便轉拉著安十郎一路進了東門。
看著裴行儉直的背影,麴崇裕的眼睛不由微微瞇了起來,風飄飄本來在人羣中與相之人說笑,此時也走了過來,輕聲道,“世子,裴長史竟是要自行擔下此事麼?”
麴崇裕眼睛裡有明亮的芒一閃而過,“此人子雖然平庸,事到臨頭竟是頗有骨氣倒是有些出人意料了。”
風飄飄輕輕的皺起了眉頭,“那咱們……”
麴崇裕目閃,突然輕聲一笑,“說來原是我等考慮不周,按裴長史的品級,應有庶僕十二人,西州自然沒有這許多人力,卻也該從府中雜役裡給裴長史挑幾個做庶僕了不是?”
Advertisement
風飄飄臉上出了意外之,都護府雜役雖然收不多,卻也是爲家當差,因此能當雜役者,多與西州幾個大家族沾親帶故,一旦當上了裴行儉的庶僕,吃穿用度都由裴長史說了算,若是被他收服了去,豈不是讓他平白多了助力?只當世子會以西州人力張爲由,不給裴行儉配上庶僕,如今……
麴崇裕笑得十分優雅,“原先我是不曾留意過府裡的雜役,前不久一番詢問之下,倒是找到了好幾個人才,正該好好給裴守約效力纔是。”
“還有,那位宮記得說是四在尋找家人的,如今可有了消息?”
………………
西州的主街上,安十郎跟在裴行儉的後,有心想說服裴行儉打消那個念頭:麴世子都遞過臺階來了,爲何不就勢走下去?如今這般置,自己既是吃了大虧,又駁了世子的好意……只是看著裴行儉肅然的臉,他一時也不知如何開口,暗暗打定主意待會兒定要讓琉璃來勸說他一番——想來也只有琉璃,才能說服他。
西州原本不大,兩人步履匆匆,曲水坊自是轉眼便到,健僕們陸續把十幾個皮袋都堆放在了前院裡,裴行儉神漠然的看了片刻,又讓人給了賞錢,帶著安十郎便進了後院。
一進院門,安十郎正想開口,卻見裴行儉的神突然放鬆了下來,轉頭對自己微微一笑,“十郎放心,其實這些紙張的用,我和大娘早已有了主意,只是此事未之前,不好教人知曉,倒是讓十郎憂心了一路,全是守約的不是。”
安十郎頓時有些不著頭腦。裴行儉笑道,“你跟我來”
從後院的小角門出去,便是圍著寬敞天井的六間後罩房,原本是安家存貨之,有夾道直通外面的大街,只是此刻夾道之門鎖,天井裡卻是一片古怪的忙碌景象,十幾個工匠分做四,在臨時搭好的案臺上或敲敲打打,或雕細刻,而琉璃也穿著一深青的胡服,頭上包著深頭巾,在一案臺前低頭端詳著手裡的一張大號麻紙。
裴行儉笑道,“琉璃,你看誰來了?”
琉璃擡起頭來,看見安十郎,臉上出了燦爛的笑容,安十郎卻是一怔——不過二十多天不見,明顯消瘦了許多,眼下有兩道顯眼的青痕,臉頰上還有斜斜的一道墨跡,隨著笑容生的舒展開來。
正在忙碌的衆人也都擡起頭來,好些人臉上的墨痕更多,看見裴行儉便了起來,“阿郎,字紙印出來啦”
琉璃快步走到裴行儉和安十郎面前,揚了揚手中的字紙,眼睛閃閃發亮,“這回總算啦再過十幾日,十二塊雕版定能全部做好”
衆人也紛紛放下手中的工,有幾個便道,“我手頭這塊後日能出來。”“我這塊明日晚間便能出來。”
裴行儉接過字紙看了一眼,笑著點頭,“果然了,比上回的又要好上許多”安十郎也好奇的湊過來仔細一看,卻原來是一張歷譜,用細線分出兩列共三十個細長的格子,每列上用大字記著一日的干支,略小些的字則是當日吉兇宜忌,十分清晰明瞭,字跡大小一致,筆畫更是工整漂亮得出奇。格子外框上還有一圈簡單的卷草花紋,整張字紙看上去竟有一種前所未見的規整悅目。
他越看越覺得有些異樣,“這是怎麼寫出來的?怎麼能寫得這般齊整好看?”
Advertisement
琉璃的笑容越發璀璨,指了指放在案臺上的一塊黑木板,“是它寫出來的”
安十郎忙走到案臺前,卻見這塊木板比紙張略小,板上淺淺的凸起是一個個整齊的文反字,有兩人便笑嘻嘻的走了過來,拿出小刷子在板上細細的塗了層墨,仔細的上一張白紙,又拿起另一個乾淨的大刷子在白紙上刷了兩遍,揭開後翻轉過來,赫然便是與他手中這張一模一樣的歷譜。
安十郎不由目瞪口呆。
琉璃得意的對裴行儉眨了眨眼睛。字自然是裴行儉寫的,他得先在打好格子的夾纈店專用薄紙上寫好字,將紙到木板上,刻工沿紙反面出的字形廓刻好線,雕工再一點點剔除掉刻線外的木板,這才能做出印刷用的雕版來。
安十郎上下看了好幾遍,注意到這張歷譜打頭一排分明有“乙卯年曆譜”的字樣,突然醒過神來,道,“你們,可是打算拿這些黃麻紙做明年的歷譜來賣?可這歷譜……”
裴行儉笑道,“十郎放心,守約在長安時曾跟著太史令學過兩年天文數算之學,這種簡單的歷譜絕不會算錯,如今頭四個月的雕版這兩日便能做好,日後還會更快一些,大約半個月後,便可以做出明年的歷譜來。”
安十郎臉上還是一副難以置信的神,看看裴行儉,又看看手裡的字紙,再看看那塊雕版,彷彿有銀幣從眼前嘩嘩流過,半晌才嘆了口氣,“守約,你是怎麼想得出來的”若是半個月後便可以印出明年的歷譜來,莫說西州各縣,便是運到敦煌去也不比當地的歷譜晚出,而那些手抄的歷譜,論樣式論紙張論墨書,怎麼能跟他們印的這種相提並論?
裴行儉笑著看向琉璃,“我自然是想不出來,全是大娘的主意。”
安十郎瞪著琉璃,張了張卻有些說不出話來,琉璃揚眉笑道,“我曾在夾纈店做過畫師的。前些日子突然想到,做夾纈的木板既能刻出那般繁複的花樣,大約也能用來雕字,沒想到試了幾次,居然便了說來還要多謝安家的這些長輩,如今不但二舅的夾纈店裡四個雕工全在這裡,他們還幫我找了七八個原先做過傢俱和陶刻工的客戶,不然哪能有這般快。”
安十郎只有點頭的份,默默算了片刻才道,“我這便找幾個可靠的人的過來,今日既然第一塊雕版已出,便可以開始印紙製譜,先按兩千六百份翻制,販賣之事全包在我的上,待歷譜銷完,所得錢帛我們對半而分”
裴行儉一怔,笑著搖頭,“不用如此,這些不值什麼?難不我們做這些還是爲了與民爭利?”
安十郎神肅然,“守約此言差矣,我們昭武人做買賣最講公道,我不過是派些人手,用幾店面而已,這歷譜是守約你算出來的,雕版是大娘想出來的,我安十郎豈能佔你們的便宜?”
裴行儉正待推辭,琉璃已笑道,“可紙張全是十郎出的歷譜也全要你去售賣;表兄,你莫不是因爲守約的份,才這般謙讓?不如這樣,銷完之後你分我們三便是,你若連這也不肯,我便只好找族叔們來做此事了。”
安十郎思量片刻,嘆了口氣,“也罷,大娘,你和守約便三分佔一,你們這番心意,十郎銘記在心”
三分之一麼,那麼除去這些天的僱工與用料,還會有兩百多緡的收,而且也能讓西州和敦煌這些地方的人,都能用上有史以來字跡最漂亮的歷譜琉璃不由笑了起來,轉念卻又想起了另外一事,“還有一事要拜託十郎。”
Advertisement
安十郎忙道,“大娘請講。”
琉璃笑道,“真到印製歷譜之時,這院子只怕太過狹小,還是搬到寬敞些的地方纔好,再者,這雕版印歷譜全是十郎的主意,日後我和守約再也不會過問”雕版的事既然已經解決了,還是悶聲發大財的好。
安十郎有些不解的看向琉璃,琉璃笑著一攤手,雪白的手掌上也是墨跡斑斑。他還未開口,裴行儉已笑道,“十郎先看看這些雕版,我和大娘待會兒再過來。”說著攜了琉璃的手便走回了院。
琉璃奇道,“你做什麼?我還未跟表兄說清楚”
裴行儉笑道,“待會兒再說也不遲”把拉到屋裡,從壺裡倒了點水出來打溼了手帕,一隻手捉住了琉璃兩隻手,另一隻手便用帕子細細的乾淨了臉上的墨跡。
琉璃看著手帕上那黑乎乎的一片才反應過來,想到剛纔自己得意洋洋的獻寶之時,居然是這樣一副形象,不由哎呀一聲,“你怎麼不早些提醒我?”
裴行儉語氣無奈,“我倒是想早些說,只是實在沒機會進。”見琉璃臉都有些漲紅了,才笑道,“你放心,十郎看見那雕版,便再看不見你臉上的墨……我麼,我倒覺得,你適才那樣子,比平日更好看一些。”
琉璃看了看依然滿是煙墨的手,無力的白了他一眼,好看?是像花瓜一般好看麼?突然想起一事,“忘記告訴十郎了我這兩天都在試墨,發現松煙墨最是好用,別的墨便要差許多”
裴行儉忙拉住,嘆了口氣,“你洗淨手再去也不遲,如今十郎來了,你該做的也都做好了,要好好歇著纔是,也不看看自己熬得眼睛下面都青了”
琉璃倒了半盆水洗淨了手,低聲嘟囔道,“誰知道會那般麻煩?”原以爲有夾纈店現的材料和人手,自己以前又刻過文的印章,做個雕版還不是再容易不過?誰知從製版時的刀法刻法,到選擇用墨,再到轉印紙張都有好些麻煩,幸好這些工匠多數頗有經驗,裴行儉也常有妙思,大家邊試邊改,慢慢找到訣竅,足足十天的時間才做功了這第一塊雕版。
裴行儉猶豫了片刻,還是問道,“琉璃,難道咱們真要與十郎分利?”
琉璃用新制的白疊布手巾乾了手,“自然要收,不然你心裡過得去了,十郎心裡如何過得去?”看見裴行儉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又走到他邊,擡頭認真的看著他,“我喜歡做這些事,守約,日後我想和表兄、舅父他們合著做事。”
裴行儉驚訝的看著琉璃,琉璃也直視著他,心裡多有些沒底,裴行儉的子雖然寬和,骨子裡卻多有些清高,對錢帛又看得極淡,十有八九不會認爲做生意是一件多麼彩的事,剛纔他不還說他不會“與民爭利”麼?可是,既然來了西州這種天高皇帝遠的地方,再也沒有那麼多牽制顧慮,怎麼能甘心繼續無所事事?實在不,他還有三件事沒答應自己呢
裴行儉沉默半響,卻搖頭笑了起來,拉著琉璃坐在了榻上,“琉璃,以前我只知道你喜歡丹青,竟不知你這還有這許多奇思妙想,你喜歡做什麼,想做什麼,如今可否都跟我說說?”
琉璃看著他溫和的笑容,心裡一暖,輕聲道,“其實我也沒想得太清楚,只是覺得自己如今可以多做些事。譬如這雕版印字,其實開始不過是靈機一,但這十日裡眼見著把雕版一點一點刻製出來,我心裡的歡喜真是無法形容。如此一來,一則解決了十郎之事,二則西州乃至敦煌等地之人,也可以用上更好的歷譜,怎會是與民爭利?分明是利人利己還有那白疊,我總覺得應當可以織出更好的布帛來,或許還有別的事,此刻我還想不大出,但我總想去做一做,試一試,我不想整日悶在家中,只能與那些眷來往應酬”
Advertisement
裴行儉凝視著琉璃的面孔,目越來越和,終於微笑著點了點頭,“你既然喜歡,便去做。只是就如你適才叮囑十郎,如今這些日子,有些事還是莫讓外人知道是你的主意纔好,若是遇到爲難之,也定要告訴我;再者,不許太累著了,你一做事便什麼都忘了,攔都攔不住,以後再不許這樣。你能不能應了我?”
琉璃的臉上頓時綻開了一個歡悅的笑臉,用力點頭,裴行儉嘆了口氣,笑著了琉璃的頭,“你要記得應過我,若是做不到,看我怎麼罰你”
琉璃睜大了眼睛,“你會怎麼罰我?”
裴行儉淡淡的瞥了一眼,“你若敢把自己累著,我會讓你天天早上都睡不醒”
琉璃又好氣又好笑,啪的一聲打開了裴行儉的手,“不跟你胡說了,我去看錶兄去。”站起來就要往外走。
裴行儉也笑著站了起來,“走,咱們一道過去,我想了想,十郎若是要把東西搬過去,人也帶過去,須得掩人耳目纔好,我倒是有個主意……”
這一日太剛剛西斜,曲水坊的裴宅通往後院的夾道門便突然開了,安十郎沉著臉,指揮著十幾個男僕將許多沉重的皮袋和各種七八糟的雜一趟趟的運到了街對面不遠安家的一空宅中。
有好事者上來詢問,安十郎便淡淡的道,“這宅子既已經賣給裴長史,後面的庫房自然也該騰出來,不然豈不是佔了裴長史的便宜?”那副神語氣,全然不似談論自家親戚的模樣。
待到兩三趟把件都運完了,那位裴長史的夫人倒是親自送了安十郎過去,自己也在那邊宅子呆了許久,直到天快黑才一臉鬱的回了家。
第二日,那位長安來的裴長史因爲替都護府節省開支,斷了自家親戚財路,又非要自己全擔下來的事,便在都護府和市井中流傳開來。自然是竊笑者有之,嘆者有之,只是當都護府的六名雜役聽說此事之時,心頭滋味又是格外複雜一些——他們剛剛接到安排,自己此後便是裴長史的庶僕。庶僕的所得錢糧原比雜役爲多,事卻更清閒,按說自是天大的喜事,可這位子迂腐至此,這要是跟著他……
眼見幾個都護府裡有名的疲賴人頭接耳的走了出去,管事不由鬆了口氣:這幾位爺背後的靠山都是極,因此雖然有的一貫囂張跋扈,有的喜歡狗,卻也無人敢過於管束,如今這般打發走了,終於了好些頭疼之事
六名雜役中有一個名爲白三,祖父原是麴家的管事,因在軍中立了大功而被放爲良民,他自小跟著父祖練過功夫,只是時常貪杯,子又太過急躁,因此一直不得重用,但雜役卻是人人都怕他。另外幾人都在說笑之時,只有他神冷淡。聽到有人說道,這位長史至子是個好的,只要伺候好了他日後說不定也會有一番前程。他忍不住冷笑了一聲,“前程?這位長史自己有沒有前程還兩說”
幾位雜役都有些吃驚的看著他,他冷冷的道,“你們是不知長安那邊的規矩,若是有前程之人,焉能到咱們這來,說不定過些日子,又打發到更遠的地方去了”
白三原是比別人有見識,衆人聽他這般一說,不由泄氣,有人便嘟囔道,那還不如好好撈上幾筆,省的不賠本……白三臉上出了些許笑容,“正是,過了這一遭,誰知以後會如何?”
幾個紛紛點頭,來到裴行儉的面前時,雖然是努力做出規矩矩的模樣,眼還是忍不住瞟來瞟去。裴行儉卻只看了他們幾眼,又溫言問了幾人姓名,便讓阿領著他們收拾行囊,從都護府雜役院搬到剛剛騰出來的後院外房間。
待到裴行儉自己理完公務回去,六個人都已安置妥當,人人都有些歡喜,唯有那白三站在天井裡目銳利的四打量,滿臉都是挑剔。眼見裴行儉進來,也只傲然的行了個禮,便一言不發站在那裡。
裴行儉卻似乎對他有了興趣,上下打量了他好幾眼,突然道,“白三,你這兩日只怕會因腳失利而有之災。”
白三郎怔了怔,哈哈大笑起來,目裡幾乎有些不屑,“長史玩笑了,白某這雙腳上倒也下了二十多年的功夫,倒是不曾不利落過。”
裴行儉仔細看了他一眼,突然手掌開,裡面出現了三枚銅錢,在案幾上隨手灑了兩遍,銅錢又驀然消失不見,擡頭笑道,“我果然沒有看錯,你三日之必有之災,不信?咱們不妨打上一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