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惹東宮》 第219頁
Advertisement
********
裴應霄未作久留,很快帶著人退出承明殿。
他闖進來一趟,就給天慶帝解了癱瘓之災。
人走后,承明殿被砸了一通,嘗到滋味的天慶帝,怒不可遏。
他氣那個不孝子,氣自己陷被無力的局面,居然連羽林軍都調不了!
更惶恐不安的是,他不知道明天太子意何為。
要麼就連夜弒君登基,還敢讓他清醒著去上早朝,太子知道他一張口,就能給史留下不可磨滅的一筆麼?
“盛德,你說,他想做什麼?”
天慶帝杵在滿地狼藉的殿,氣息不順,“他不怕史?他堵得住悠悠眾口?”
不可能,沒有人不怕,人的是堵不住的。
即便他死了,太子這一生也別想擺弒君弒父的罪名!
“老奴不知道,”盛德一臉擔憂:“陛下龍要,還是歇著吧……”
還沒好,就爬起來砸東西……
可見太子的舉,帶來極大的不安與恐懼。
今夜,陛下將會夜不能寐。
再難熬的夜晚,也會過去。
黎明堪堪過去,卯時未到,膳房就送來了滋補的藥膳,說是太子殿下特意吩咐。
天慶帝沒吃,把碗都給摔了出去。
傳膳的小太監什麼也沒說,一招手讓人收拾干凈,默默換上了一杯參茶。
天慶帝的心跳從未像今日這樣快過,他察覺到了,逆子在想盡辦法吊著他的命,提著他的神氣兒!
他沉著一張臉,更梳洗,龍袍著,冠以冕旒,前往金鑾寶殿上朝。
蔣又峰的人徹夜守在承明殿外,居然真的不阻攔他去上朝。
天慶帝很想知道,他當眾責問太子以下犯上困守承明殿時,對方會如何應對。
天氣灰蒙蒙的,又悶又熱,似乎將要迎來夏日的一場雷雨。
趕著進宮上朝的員們,心里不免苦,嚴實的朝服生生悶出一汗意。
鄭王兩位丞相在上朝之前就收到了消息:太子殿下昨夜回京了。
其他切留意此事之人,多半也都陸續知曉了,畢竟大咧咧帶著人從宮門進,那麼多守門侍衛,總會有安的眼線。
Advertisement
這不算,多半盡早上朝就能見著太子。
日日走著同一條道上朝之人,在踏宮門的那一刻,就察覺到了不對勁。
森嚴。
仔細一看,守門的將領居然換人了。
黑的云層下,風雨來,連一晨風都沒有。
皇城就像是張大的口,把這群員一口吞了進去。
待到看見穿墨袍的太子殿下,頎長姿,佇立殿前。
一改往日風格,從白變黑這般顛覆,仿佛空氣中的氣氛跟著微妙起來。
天慶帝高高坐在龍椅上,率先發難。
責問太子聽信挑撥讒言,對父君不忠不孝,甚至做出策反羽林軍的行為,圍守承明殿,其心不軌!
天子龍大怒,降罪太子,不僅要廢除儲君之位,要將他關押天牢,還一并把蔣又峰等人通通置了!
天慶帝這麼一通發作,果然群臣震,個個瞠目結舌。
太子不是被半路行刺死里逃生回來的麼?這又是哪一出?
天慶帝的雙眼,死死盯住了裴應霄,如今名不正言不順,他這個太子還如何登基?
沒了他這個父皇的旨意,難以服眾,哪怕強行坐上皇位,也休想坐穩這個位置。
群雄逐鹿,野心者甚多,需得師出有名,得民心者得天下。
否則不過一個竊國賊罷了。
可是他想不通,裴應霄為何要給他這個機會,在朝堂上親口褫奪太子之位?
很快,天慶帝就明白了他的意圖。
暗中尋找多日毫無蹤跡的木倉幸被帶了上來。
有關當年陸家陣亡的真相,徹底被撕開,擺在臺面上,供眾人觀瞻。
天慶帝對木倉幸的存在早有提防,自然不會承認。
一個東隆敵國將軍道出的證詞,能有多大可信度?
可是,裴應霄面無表的一招手,鳴恩親自押送了好幾口棺木,直愣愣擺在金鑾寶殿面前。
那是陸家人的棺槨,被一一挖掘出來,人死了,可不是了無痕跡。
他們生前遭過的痛楚,都刻在骨子里。
死者土為安,所有人都被這個舉給鎮住了,幾乎不曾認識太子一般。
Advertisement
他莫不是瘋了?
而且,陛下竟然犯下這等泯滅人的惡行,得迫到何種地步,才會人發瘋?!
更離譜的是,隨后出現的陸皇后,‘死而復生’,突然就站在眾人面前。
還帶出了裴應霄的世。
讓這場鬧劇一樣的早朝,徹底了套。
大臣們幾乎以為,是自己瘋了!
這哪是什麼皇家父子反目的戲碼,這是要掀翻了大桓的天!
從此再沒有裴應霄——他陸訓庭。
陸瓊蘊滿頭銀發,形清瘦,孱弱之姿,仿佛一陣風就能刮走,哪里還有昔日的將門虎風采。
在玉泉山莊休養多年,保住一命已是不易,再想重獲健康,那是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