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前線的秦軍在撓似地與齊軍戰,祝元存和袁浩宇則帶上一千銳,橫龍山山脈直搗瑯琊。
龍山山脈是齊國最大的天然屏障,其兇險程度就連齊人自己都不敢翻越,書中更是記載龍山多豺狼虎豹,者從無生還之機,遑論沒有齊國詳細地圖的秦人?
可祝元存偏偏不信這個邪。
袁浩宇跟著他提心吊膽走了一路,這一路上不是擔心行軍遇到猛虎就是狼群;還真給他們遇到過三隻吊睛白額老虎,不過都在祝元存從容有序的指揮下死了,軍中無人傷亡。
直到瑯琊城近在眼前,袁浩宇才反應過來,沒想到這事兒還真讓祝元存給幹了。
他終於忍不住問祝元存:“敢問伯爺,您是怎麽有這個膽量的?那可是龍山啊!”
祝元存:“橫豎就是一死,小爺的命隻能天收,別人若想收就要過問小爺手中的長槍了。”
袁浩宇再看向祝元存頎長瘦的形:“您才十六歲呢,您就一點兒也不擔心?”
還沒家立業,還沒留下個一兒半的,沒準這位小伯爺連葷都沒開。
祝元存:“擔心什麽?有什麽好擔心的?這一路上你都在擔心。”
袁浩宇:“伯爺教訓的是,隻是咱們隻有一千人馬,能拿下瑯琊城嗎……”
祝元存:“與其擔心咱們拿不下瑯琊,不如讓齊國皇帝先讓齊軍吃飽喝足再說。咱們先在此地休整幾日,注意別搞出太大靜。”
“幾日後你挑幾個人跟著我一起,咱們先潛進瑯琊城繪製地圖。待到孫天禪那邊收到斥候送回的指令,攻下龍山關,咱們就殺進瑯琊城來個裏應外合。”
代完,祝元存一拍腦門:“完蛋!我還真忘了一件事。”
袁浩宇提醒他道:“早就想跟你說了,您失蹤一事遲早傳回宮中,惹昭儀娘娘傷心……”
軍中誰人不知武興伯是個唯姐姐是從的,四月下旬時祝思嘉晉為昭儀一事傳至軍營,祝元存高興得大擺宴席犒賞三軍。
如今他可算是想起來這麽回事了。
祝元存本想就地修書一封傳回西京,但不願折騰那名小斥候,索決定等進了瑯琊城再寫,讓齊國人給他送信。
反正姐姐在宮中會被陛下好好照顧的,不是麽?
……
長樂宮。
祝思嘉送走餘欣時提醒道:“這件事左右是我錯怪了你,還你不要誤會,與我生了嫌隙。”
今日餘欣宮中伺候的小宮頂著臉上兩個掌,哭哭啼啼跑來長樂宮告狀,說是餘欣苛待宮人已久,今日忍無可忍才來報。
等祝思嘉把餘欣來時,才明白這是場烏龍。
原來是那告狀的宮自己先賤的,餘欣確實打了兩掌,但沒用什麽力,不至於這般誇張。
必然是有人買通餘欣的宮刻意陷害,總之,餘欣脾古怪苛待宮人一事已傳開了。
Advertisement
餘欣卻反過來安祝思嘉:“我可不是在意名聲之人,倒是昭儀,您……妾相信,伯爺定會化險為夷。”
祝元存失蹤一事終究傳到了朝堂,進而傳遍西京。
祝思嘉最擔心虞氏,連忙派朱雅外出去了燕王府一趟多加打探。
得知府中一切安好,祝思盈把消息瞞得死死的,半點風聲都沒讓虞氏聽著,祝思嘉這才稍稍放鬆。
祝思盈是真的長大了,又或者,在府中看人眼戰戰兢兢生活的這十幾年,早就將淬煉一個察言觀、慧心巧思的姑娘。
相比起,祝思嘉越發覺得上輩子的自己過分愚蠢。
這輩子可不能再這麽強了。
……
這段時間祝思嘉都待在長樂宮不外出,盡可能地說服自己,活不見人死不見的況下,祝元存一定還在齊國某活得好好的。
但日益消減的胃口可騙不了自己。
晏修這段時間天天都來長樂宮批閱奏折,為轉移祝思嘉的注意力,他甚至攤開奏折讓祝思嘉一字一句念給他聽。
今日的午膳祝思嘉隻喝了幾口湯,不知是否因為天氣炎熱心生惡心,喝下去的湯沒一會兒就吐了出來。
晏修連忙傳醫,鍾姑姑的第一反應卻是祝思嘉遇喜了。
問祝思嘉:“昭儀這個月的月事遲了好幾日了,會不會是——”
這番話倒是讓晏修頓張,莫非那避子香沒用?
祝思嘉能懷上他們二人的孩子他自然會開心,可這個孩子來的太不是時候。
這個關頭,為祝元存的下落夢斷魂勞,他親眼所見食量一日比一日小,這種狀態下又來個孩子折磨……
小產對子的傷害同樣不可小覷。
祝思嘉仔細漱完口,苦笑道:“哪兒有這麽容易說懷就懷的?我自己的子我自己清楚,這段時間我吃睡都不好,來得遲些也正常。”
醫到後仔細給祝思嘉把脈問診,最後隻是開了副開胃消暑的酸梅湯。
得知確實沒懷孕,晏修也鬆了口氣。
他放鬆的表被祝思嘉盡收眼底。
祝思嘉著空空的小腹,失落問道:“臣妾沒有懷孕,陛下怎麽反倒還高興起來了?”
不高興時總是陛下來陛下去地,生怕和他不疏遠。
晏修趕向解釋了自己的擔心。
鍾姑姑自覺跪下掌:“老奴多,不該引起陛下與昭儀的誤會,還陛下責罰。”
晏修剛想罰,祝思嘉就皺著鼻子衝他搖頭,拿起筷子夾菜:“鍾姑姑分明是為臣妾高興,陛下賞這份心意都來不及,怎麽會罰呢,對吧?”
說罷,故意張大了些,往裏塞了塊蝦仁。
這是擺明了拿吃飯這回事威脅他。
晏修笑著繼續用膳:“你倒是越來越會使小子了,從前你不是最忌諱恃寵而驕,怎麽如今就敢這麽拿朕了?”
Advertisement
“這麽想要孩子,就吃魚蝦,寒。”
祝思嘉拿公筷替他布菜:“玄之不喜歡我這樣嗎?那我改。”
晏修:“你敢改?”
二人說鬧間,有小太監冒冒失失闖進了長樂宮,說是有急事要報。
晏修:“何事這麽著急?”
能讓他聯想到的自然是外戚之事,太後已到商州,這就是對外戚下手的最好時機。
可這麵生的小太監不是太極宮裏的人。
小太監見兩個主子還在吃飯,猶豫道:“這……奴還是等陛下和娘娘用完膳再報。”
祝思嘉:“既是急事,又何必等我們用完膳?本宮命你現在就說。”
小太監哆嗦道:“餘長使宮門前的那片湖中,驚現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