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假死後我成了暴君的白月光 第207章 放虎歸山

《假死後我成了暴君的白月光》 第207章 放虎歸山

Advertisement

正月十一。

晏修生辰才過幾日,北地忽傳急報回京,說那木納什為緩北涼戰的損耗,率軍突襲大秦邊境,於北地前線城五城燒殺劫掠,即將突破防線繼續南下,北地危在旦夕。

李臥雲和任河等人急進宮,與晏修會於書房。

“陛下,北地傳回的軍報,臣擔心有詐。”李臥雲急著表態,“二十萬燕軍不分日夜駐守於防線,縱使北涼騎兵兇殘,但區區幾千人馬,但又怎會是燕軍對手?”

任河今日被氣得食不下咽,邊境的百姓正在遭罪,哪有這麽多心思去考慮其中的縈紆?

他特換戎裝進宮,將上的鎧甲拍得嘩嘩作響:

“臣才不管這是不是北涼的計,就算是詐,臣也要親赴沙場將北涼人一網打盡!”

二人一席話不但沒激起晏修任何波瀾,反倒令他忽然發出嗤笑。

任河急得不行,掌就等晏修下旨讓他出戰,在書房不住踱步。

李臥雲攔住他:“任將軍稍安勿躁,還請聽我細細道來。”

晏修邀他們二人坐下,隨後,自己懶懶靠在太師椅上,全然一副變不驚的作派,靜靜注視著李臥雲,看得任河心中幹著急。

若非戰急,軍報不會輕易傳回西京,想必北地那邊恐怕已不容樂觀。

且自去年祝元熙中秋夜溺亡起,燕王府上大小家事,恐怕也被他昔日部將知曉,想必燕軍心生不滿,才故意疏忽職守讓北涼人鑽了空子,君臣離心,陛下竟還是副高枕無憂的模樣?

任河坐立不安,頻繁歎氣。

李臥雲緩緩開口道:“任將軍可有想過,燕軍有謊報軍之嫌?”

任河大驚:“謊報軍?這可是殺頭的大罪!”

除非是北地燕軍腦子有坑不想活了,否則怎敢拿這種頭等大事玩笑?

他扭頭看向晏修,眸裏的被震碎得七零八落,晏修卻不慌不忙,掀開杯蓋細細抿了口茶湯:

“燕王才因強占前朝罪臣一事被足府中,短短十餘日,北地就傳出北涼人犯我大秦邊界的軍報,是否來得太過巧合?”

任河忽地脊背發涼,渾也被晏修潑了盆冰水緩緩降溫,他仔細思索北涼戰況,一拍腦門,開懷笑道:

“嗨呀!臣這腦子,差點又著了道!隻是陛下和丞相下回莫要再故弄玄虛了,臣真是嚇得不輕。”

李臥雲見他開竅,認真道歉:“不好意思,下次不會了,任將軍既然想明白了,不妨說予陛下聽聽?”

任河走到沙盤前方,仔細分析北涼當前戰況。

一載過去,阿勒宏勢如破竹,南疆三城已在他的掌控之中漸漸壯大。

若不出意外,開春後阿勒宏隻會進一步將戰線往北推至山,而那木納什若想擾北地,南疆三城一線是他怎麽樣也躲不過去的坎。

Advertisement

就算他要用最原始野蠻的方法補充軍備,為何不轉向北大秦攻下不久、百廢待興的周、齊二地邊境,行擄掠之事?偏要選擇最冒險的方式,在阿勒宏眼皮子底下進攻北地?

倘若燕軍傳回的軍報之中說冒犯邊境的是阿勒宏,可信度比那木納什還要高些。

但阿勒宏一來不會二來也不敢在這個時候犯秦,且先不論南疆三城水草充沛、民眾糧多,阿勒宏又管製有方,深得當地北涼百姓戴,就算是看在珍珍的命上,他也不會作死來打晏修的臉。

唯一的可能,便是燕軍欺君。

燕地將士清楚地明白,若北涼大規模來犯,大秦將領征伐的征伐、守邊的守邊、維安的維安,而任家還要留守京師,說得好聽各司其職,說得難聽

朝中文武除卻燕王無人對北地了如指掌。以往遇到北涼大規模來犯,燕王雖在西京佯裝花天酒地,但哪回不是他重披戰甲殺去北地?

這樣的次數在晏修掌權後逐漸銷聲匿跡,如今,或許是一次重演之機。

祝元存一向被視為燕王接班人,若不出意外,待半年後他從齊地回京,晏修就會派他去北地曆練,屆時接管過他父親手裏這隻虎狼之師,徹底為晏修所用。

隻是還沒等到那個時候呢,燕軍便這般迫不及待想迎回舊主。

想破此局,無非是晏修先放下帝王段,讓因罪足的燕王獲得“戴罪立功”之機,再度前往北地抗敵。

任河跪下進言:“依臣看,燕王不除,則始終是陛下心腹大患,此次更不能上了他那些過命之的當!放燕王回北地,無異於放虎歸山。”

“也許接下來,還會收到更多北地傳來的虛假急報,但都是解救燕王的詭計。”

剩下的話他不敢說,燕王現在定是恨晏修骨了,又是拉攏他長子、殺他子,又是讓他冠上古往今來第一個被休男子的名頭,他寶刀未老,怎會甘心再為晏修所打折辱?

晏修看向李臥雲:“李大人之見呢?”

李臥雲:“臣以為可放可不放,要看陛下等不等得急手。”

任河還不明所以:“那肯定是不能放的,陛下想要他命,可以從長計議,不必急於這一時取之。”

晏修揚眉輕笑:“李大人言之有理,現在方行完滅周齊二國的百年大計,加之三月東巡,京師守備鬆懈,確實是個謀逆作的好時機。沒想到啊沒想到,有張家作為前車之鑒,陳讓,還是不死心。”

任河徹底糊塗了,這事兒怎麽又扯到陳讓上了?西京到底有多事是他不知道的?

晏修忽地冷下臉,聲線狠戾,目帶有嗜的放恣:

“即刻放燕王回北地,想死,朕全都全他們。”

Advertisement

……

正月末,祝思嘉的書信送至瑯琊。

祝元存在瑯琊也得知北涼來犯的消息,幾次三番要率兵自瑯琊北上取道遼東前去救援,皆被孫天禪攔下。

後來聽聞燕王臨危命,去往北地,他心中的石頭才落地。

樂樂嗬嗬打開祝思嘉的信,讀完,他心中苦悶不已。

對於燕王,他心中總留有一線掙紮。

燕王在外人眼中貪圖樂,在他眼中又是另一幅模樣,說是嚴父也不為過,他為燕王長子,這些年過燕王多重視與栽培都銘記於心,他怎敢輕忘?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