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死後我成了暴君的白月光》 第222章 生不了太子就過繼
Advertisement
銀甲衛剛退下,晏為帶著一封信進殿。
晏修隨意瞥了他手上的信一眼,便道:“念。”
晏為把孫天禪寫來的信逐字逐句念給他聽,念畢,問晏修:
“不知陛下要作何打算?今東巡行蹤暴,臣認為陛下當改道進瑯琊。”
“改道?”晏修漫不經心地轉著手裏的筆,“為何要改道?”
孫天禪因擔心晏修看完信後遷怒於祝元存,信中便半個都沒提有關祝元存和薑嫄的字樣。
隻代說,東巡路線極有可能為齊地舊國餘黨得知,恐他們規劃刺殺,勸晏修慎重考慮。
晏為讀完信就急得不行,孫天禪雖然沒把話說全,但他已經認定齊地有重重危險在等著晏修。
晏修接過信,又看一遍,不以為意地放到火苗尖上點燃:
“孫天禪隻是說極有可能,你怎就急這副模樣?還是說,你擔心朕是假,擔心朱大人才是真?”
是了,這次東巡本不會捎上朱雅,畢竟要忙於太學院之事。
但朱雅卻強烈要求把也帶上,說齊地或許有許多值得發掘的寶藏珍品,晏修這才首肯。
而晏為和李臥雲二人,則在這段時間代為監國。
晏為尷尬笑道:“皇兄知道的,臣弟不是那個意思。臣弟實在是擔心,您要取道徐州的事若真被齊地反賊得知,恐怕後患無窮。既然要在兗州那邊聲勢浩大地瑯琊,為何不改與兗州大部隊一同前行?這樣好歹多個保障。”
晏修:“沒聽說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這些年來刺殺朕的那些人花樣百出,若非朕有武藝防,好幾次,都險些要了朕的命。更何況這次還有眷隨行,更馬虎不得。”
“你聰明,想取朕命的人更聰明。”晏修站立起,舒展筋骨,“若當真有人心籌謀這場行刺計劃,孫天禪這封信恐怕早遭人攔截看過,你能想到讓朕改道,他們就不會了?”
晏為險些被晏修繞暈,掰著手指頭好一番換算,才悟徹道:“原來如此!皇兄這什麽?反間計?反推計?”
晏修瞟了他一眼。
晏為繼續道:“那邊的刺客篤定了你會因懼改道,隨大部隊走龍山關,而在兗州設下埋伏。可他們想不到的是,你隻會沿原計劃前行,從徐州進瑯琊。這樣一來,還能反去兗州把這群刺客打個措手不及,徹底消除齊地患,皇兄英明。”
晏修哼笑:“馬屁拍夠了沒?拍夠了就滾。”
被他一眼看穿心思,晏為索不裝了,正直言:“路途兇險,還請皇兄允臣弟一同隨行。”
晏修的拒絕幾乎口而出:“讓你監國你就好生監國,朱大人會和昭儀同乘馬車,你擔心什麽?”
Advertisement
晏為失落道:“可監國之事有李大人就夠了呀,李大人又不是佞臣……”
晏修氣得重拂袖:“一派胡言!李大人就算深得人心又如何?他到底姓李不姓晏,朕是可以放一百個心把國事到他手上,但若無宗室坐鎮朝堂,李大人會到多口誅筆伐和爭議,甚至會被多有心之人放大過錯加以謀害,你不清楚嗎?”
這個七弟還是太年輕,太意氣用事了,為了喜歡的人,居然連這般淺顯的道理都不明白。
晏為鮮見晏修對他發這麽大火氣,又想嬉皮笑臉科打諢過去,便嘟囔道:
“隻聽說過太子監國的,臣弟為您的弟弟,陛下可曾考慮過,臣弟又會如何被著脊梁骨罵?”
萬一在此期間,誰又造謠說,他對晏修生了不臣之心怎麽辦?說他監國期間花天酒地、不務正業怎麽辦?挑撥他們兄弟二人之間的信任和又怎麽辦?
晏修:“……太子?你倒是給朕找一個出來,朕立刻讓你一齊去東巡。如此不堪重任,遇到點事就覺得自己不能勝任,朕這些年白教你了?”
要他和祝思嘉真有個兒子,別的不說,他這兒子十歲就可以放膽讓其嚐試監國了。
見晏修氣消,晏為忙扶他坐下:
“皇兄教訓的是,臣弟不會臨陣逃了,大不了下次東巡再去。您先在這裏看奏折,臣弟去長樂宮一趟,催皇嫂趕生個監國小太子出來。”
晏修拿筆砸他:“別去煩你皇嫂,今天難著呢。”
晏為嘿嘿一笑:“皇兄皇嫂真好,臣弟著實豔羨。就是不知,臣弟的心上人何時有回響。”
晏修想到朱雅對自己說過的話,雖有不忍,但還是選擇告知晏為:
“道之,你若隻是在朱大人圖個新鮮,趁早死了這條心吧。”
晏為:“為何?”
晏修:“朕也曾替你問過的意向。”
晏為:“拒絕了?沒關係啊皇兄,好怕纏郎,拒絕了又不止這一次,我有的是時間等。”
晏修:“說,這輩子已決意不嫁人,願為大秦效命一生,死而無悔。”
晏為愣道:“這、這是為何?就這麽討厭我,討厭到願意發此誓言也不和我產生任何幹係?我曾經是想過殺,可那時我不是——”
“道之!”晏修打斷他,“人各有誌,一開始你我就明白,和尋常子絕不相同不是麽?你今年二十二歲了,早些家立業,壯大大秦宗室脈。”
晏為:“我才不願意呢!終不嫁,那我就終不娶!看誰先敗下陣。”
晏修:“不可胡鬧,你為親王,兒私與大秦社稷相比孰輕孰重你不知曉?”
Advertisement
晏為壯著膽嗆了回去:“您為大秦陛下,不也隻取昭儀這一瓢飲?皇室人丁不可凋敝,您為君王更當以作則,何故勉強我!”
晏修垂下眼:“我與,或許當真同孩子無緣。”
想到祝思嘉每次來月事時的模樣,晏修就一陣心疼,但也逐漸釋懷。
雖然他和祝思嘉的都沒任何問題,可子嗣一事,確實強求不得。
所以,他已經做好這一生無子的準備,後繼之人大可從親王子嗣中過繼到他和祝思嘉膝下。
……
待祝思嘉月事一過,二月到了下旬。
東巡近在眼前,幾乎所有參與東行的人已經在著手準備行裝。
祝思嘉空,正大明出宮了一趟,正是去祝元存的武興侯府。
自從母親與燕王和離,和妹妹一起搬進武興侯府多日,還沒機會去看上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