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凰萬歲》 第216章 卻是生得一雙慧眼
Advertisement
把商清晏和虞安歌趕走后,姜彬坐在燈前又看了一會兒卷宗,忽覺腹中空空,便喚人去做一碗面。
沒過多久,仆從端著一碗湯面上來,姜彬拿著筷子吃了一口,卻是眉頭皺“將廚子喚過來。”
廚子腳步匆忙地過來,一看到姜彬,便跪了下來“小的拜見青天大老爺!”
姜彬拿帕子了,指著一旁的面道“都說江南缺鹽,鹽價飛漲,這碗面倒是并不寡淡。”
廚子小心翼翼抬頭“您是欽差大臣,就是虧待了誰去,也不能虧待了您。”
姜彬嗤道“你把這碗面吃了。”
那廚子倒也干脆,起捧著那碗面,跪在地上就狼吞虎咽吃了起來,只是他吃的時候,臉上一片猙獰。
等一碗面見底,那廚子還個道“好吃。”
姜彬臉鐵青,厲聲質問道“誰派你來的!說!”
中午的飯菜還好好的,夜里的飯菜卻咸得難以下咽。
那廚子一脖子,老老實實答道“回大人,是南川王派小的來的,南川王說,若今晚的琴師在您這兒待的時間超過半個時辰,就讓小的好好給您做飯,若他在您這兒待不夠半個時辰,就讓小的給您的飯菜里撒十勺鹽。”
姜彬一聽這話,氣得直拍桌子。
他這個師弟,從前就小心眼兒,睚眥必報,沒想到過了這麼多年,脾依然不改。
他不過是把人趕出去了而已,就遭他這般報復。
姜彬道“江南鹽很便宜嗎?讓你們這般糟蹋!”
那廚子連忙接話“早先是不便宜,但巡鹽史來了之后,價格大跌。不僅鹽便宜了一半,過年期間,城中到流竄著私鹽販子,若好好講價,一百文一斗的鹽都能買來。所以大人不必太心疼那十勺鹽。”
姜彬道“本是心疼那十勺鹽嗎?本本是”
姜彬被商清晏氣得腦門發熱,說好的他鐵面無私,不講私,可商清晏又是冒充琴師,帶著虞大人過來,又是借廚子之口,大肆夸耀虞大人的功績。
一番作下來,他還怎麼保證不偏私?
姜彬罵道“他簡直是無孔不!”
那廚子低聲道“小的不敢夸大其詞,大人稍微打聽就知道了,要不是虞大人,只怕江南有一大半人,大過年的都吃不上有咸味兒的飯菜。”
Advertisement
姜彬道“住口!”
那廚子吞咽了一下口水,知道就憑他是南川王的人,姜彬再生氣也不會把他怎麼樣,就大膽開口“其實對于咱們老百姓,哪兒會想什麼作派正不正,只要能讓咱們吃上鹽的,那就是好!”
姜彬怒不可遏,對仆從道“拖下去!把他給我拖下去!”
仆從過來鉗制著廚子的手腳,廚子當即出來一大串人名。
姜彬擔心影響自己的判斷,本不想聽,奈何這廚子的太厲害了些,
報人名又快又清晰,他就是想聽不見都難。
好奇心驅使下,姜彬又抬手制止仆從,怒氣沖沖問道“這些人都是誰!”
廚子道“這些人是虞大人嚴刑拷打,從那七個被抓鹽商口中問出來的鹽,他們明里抬高鹽價,暗地里商勾結,販賣私鹽。欽差大人若是要查江南鹽政,不要看悶著頭看那些卷宗,建議先從這幾人上查起!”
姜彬一口惡氣舒不出來又咽不下去,揮手讓仆從把廚子拖下去。
人都走后,姜彬翻看卷宗,廚子報的那一串人名還是在他耳中縈繞不去。
他憤而摔書,痛罵幾聲“娘的!娘的!娘的!”
然后提筆把那些人名都寫了下來。
欽差大人的到來,讓江南局勢驟變。
原先虞安歌跟龔知府針鋒相對,誰都寸步不讓,現在因為鐵面無私的姜彬,兩方人馬都變得畏手畏腳起來。
虞安歌不敢再做什麼指鹿為馬抄家的混賬事,龔知府也不敢明目張膽,讓下面的人抱團抵抗巡鹽史下發的一系列指令。
除了商清晏通過廚子之口,把虞安歌查到的一些跟鹽商勾結的員名字報上去之外,龔知府也給了姜彬一個名單。
上面是近些年來,懶政怠政,鹽稅收繳不足,以及放任私鹽販子泛濫的鹽,沈至青赫然在首位。
比起廚子說的那些鹽,龔知府給的這份名單,顯然更值得姜彬去查。
可剛正不阿,大公無私的姜史,到底是偏頗了,從虞安歌手中接過了那七個盡酷刑,命都快沒了的鹽商,逐一審問。
江南鹽政正朝著詭異又合理的方向發展。
向家已經做出了第一批海藻鹽,經過向怡對向家上下的游說,最終確定,海藻鹽只比之前普通的細鹽每斗只貴上五文錢。
Advertisement
盡管如此,虞安歌還是有所不滿,不是不滿這五文錢,而是目睹了細鹽和海藻鹽的制作過程,發現制鹽上面真的是暴利。
虞安歌道“按照現在最低的鹽價,也要一百文一斗,但是對于普通百姓來說,還是貴了。”
商清晏道“課銀加征,浮費冗雜,商貪利,私鹽頻生,鹽價上漲不是一朝一夕,下降自然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虞安歌道“鹽政之弊莫甚于販私,鹽政之要莫重于緝私。商私易拿,私卻難。兜兜轉轉,又回到了商勾結上面。”
一籌莫展之際,魚書氣吁吁跑來,一臉驚喜道“公子!欽差大人調兵去抓鹽了!”
虞安歌知道龔知府也給了姜彬一份名單,警惕問道“哪些鹽?”
魚書道“咱們查到的那些。”
虞安歌驚喜地看向商清晏“你這個師兄,沒有慧,卻是生得一雙慧眼,查案速度比我想的快多了!”
商清晏指著自己那雙琉璃目“有沒有一種可能,真正生有慧眼的,是我,不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