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每日小說 吾凰萬歲 第297章 那張詩箋是你塞進去的

《吾凰萬歲》 第297章 那張詩箋是你塞進去的

Advertisement

商清晏到宣德殿外面的時候,四皇子的子已經搖搖墜了。

他在炎炎烈日下跪了三個時辰,跪得口干舌燥,頭暈眼花,原本替母妃喊冤的嗓子,也糲得不像話。

他應當是哭過,臉上的淚痕被烈日曬焦了,起了一層皮。

邊忽然來了一道白影,四皇子回頭,卻看見是商清晏。

商清晏的神懨懨的,起下擺,便跪到了四皇子邊。

他還未開口,四皇子便急切問道“你來做什麼?”

商清晏淡淡看了四皇子一眼,沒有回答四皇子,只是對宣德殿的方向道“臣求見圣上。”

不一會兒,潘德走了出來,對商清晏道“圣上忙于政務,閑雜人等,一概不見。”

商清晏道“臣此番過來,是向圣上索求先帝之。”

哪怕先帝是商清晏的生父,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在外,是不能稱呼先帝為父皇的。

四皇子震驚地看向商清晏。

辛淑妃從辛府帶回宮的東西,現在是誰沾誰倒霉,商清晏怎麼還上趕著過來?

商清晏道“還公公替我轉告圣上,淑妃娘娘從宮外帶來的那張信紙,原是我夾在其中的。”

簡單一句話,卻是能解了辛淑妃的困境。

潘德知道圣上在意辛淑妃,連忙轉回了宣德殿。

四皇子把商清晏的話當了真“你說的可是真的?那信是你夾進去的,不是母妃的?可是你為什麼要夾在母妃的書中夾那封信?”

四皇子此時把商清晏當作救命稻草,一連串的疑問亟待商清晏回答,然而商清晏始終沒跟他說一句話。

潘德很快出來“圣上召見二位。”

商清晏淡然從地上站了起來。

四皇子跪得太久了,膝蓋針扎一樣刺痛,猛然起本就站不穩,搖晃了一下,就直直往商清晏的方向栽去。

商清晏像是背后長了眼,及時避開,沒讓他上自己一片角,還好潘德手疾眼快,在四皇子倒地前攙住了他。

四皇子看著商清晏的背影,不咬了咬牙,又默不作聲跟上。

等到了宣德殿,四皇子心里的委屈再次發出來,他強忍著淚水,對圣上道“父皇,母妃是冤枉的。”

圣上沒有理會四皇子,而是看向商清晏道“你怎麼說?”

商清晏筆直地跪在地上“那首詩,確是出自先帝之手,只是那首詩,寫時日是在康佑四年,而非在淑妃娘娘閨中之時。”

Advertisement

圣上一雙眼睛充滿郁“先帝登基之初,便以倡儉為由,在宮中用了紺碧紙。”

商清晏不卑不解釋道“的確,但宮中雖然用,原本積存的紺碧紙卻沒有被銷毀,偶爾,先帝會用宮中積存的紺碧紙寫詩。便是圣上如今下令尋找,也可在宮中找到些許紺碧紙。”

先帝和辛淑妃在閨中便私相授的嫌疑洗去一半。

但圣上再次追問“你可知,那詩中所寫的

子是誰?”

殿中寂靜下來,四皇子張地能聽到自己的心跳。

商清晏不不慢道“是淑妃娘娘。”

圣上冷哼一聲,四皇子上的冷汗再次冒了出來。

淑妃曾是先帝之妻,且先帝對辛淑妃可謂寵溺,登基多年,后宮未一人,也只留下了商清晏一個皇子。

圣上對辛淑妃同樣寵溺,可這份寵溺,終歸被崔皇后和周貴妃瓜分出去大半。

人是不能有對比的,一旦對比起來,便高下立見。

哪怕這是心照不宣之事,但把話擺到臺面上,還是讓圣上掛不住臉面。

四皇子知道自己不能一直于被,便哽咽道“父皇,從前的事都過去了,不是嗎?”

可圣上明顯過不去心里那道坎,他一雙怒目盯著商清晏,看著這個跟先帝如出一轍的孩子,讓他想到太多不那麼好的回憶。

商清晏道“若臣沒有記錯,淑妃娘娘在此之前,從未看過那首詩。”

圣上想到那天辛淑妃的反應,認出了那是先帝的筆跡,卻始終不承認看過那首詩“那又如何?”

商清晏道“那首詩,的確是先帝寫給淑妃娘娘的,先帝寫的時候,臣就在旁邊練字,先帝寫完后,只是自己收了起來,并沒有讓淑妃娘娘知道。”

圣上看著商清晏,似乎在揣測商清晏話中的意思。

商清晏道“先帝寵淑妃娘娘,然而當時宮中盛傳著一句詩詞,‘落花雖有意,流水繼無’,先帝對淑妃娘娘一往深,淑妃娘娘卻時常愁容不展。所以先帝寫過這首詩后,并未給淑妃娘娘看過,亦或者說,先帝寫的許多有關淑妃娘娘的詩句,都從未示與他人”

商清晏的語氣淡淡的,像是寒江上的一輕煙,冬晨的一抹薄霧。

他平靜地當著異父弟弟的面,向仇人訴說著他母親不他父親的證據。

這一刻,四皇子的所有委屈都散開來了,取而代之的,卻是一種更沉重的緒,在心頭。

Advertisement

四皇子生出一,他想要阻止商清晏說下去,但他更清楚,商清晏說得越多,對他和母妃才越有利。

圣上打量著商清晏的神,可除了淡然,無法從他臉上尋到其他緒。

他仿佛是山水畫中,一個沒有緒的人,訴說著旁人的故事。

半晌,圣上再次問道“即便那首小詩寫于康佑四年,也決計不該出現在淑妃閨中讀之中,更不該被淑妃帶宮來。”

商清晏對著圣上叩首“回稟圣上,淑妃娘娘先前并不知道,《慢齋詞話》中夾著這張詩箋,所以才會無知無覺地帶回宮來。”

圣上聽出了商清晏的意思“所以,那張詩箋是你塞進去的。”

商清晏這個時候才流出一抹哀傷“臣一直留著先帝的那張詩箋,臣從前去辛府給辛太傅祝壽時,無意間闖淑妃娘娘的閨房,酒醉之際,錯將詩箋塞《慢齋詞話》,臣萬萬沒想到,辛淑妃省親之時,會將《慢齋詞話》帶上,釀此等誤會,都是臣之錯。”

Advertisement

分享

複製如下連結,分享給好友、附近的人、Facebook的朋友吧!
複製鏈接

問題反饋

反饋類型
正在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