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43% / 159/370

趙念和洪州軍一路護送裴晏到了洪州府城,接風宴早就已經準備好,裴晏盛難卻,只好隨趙念去了他的府邸,由他為自己接風。宴會上作陪的,除了刺史夫人范式,還有洪州的幾個別駕。

“水患天災之時,一切從簡,薄酒陋席,還請裴大人不要見怪。”宴會上,趙念舉杯,對裴晏說,接著,把杯中酒一飲而盡。

“有食有水足矣,趙大人客氣了。”裴晏亦喝了婢所斟之酒。

“裴大人豪爽!”一個別駕稱贊道。

“如今天下誰人不知裴大人去歲在山南道防治旱災的壯舉,陛下還下旨讓大周十道的員參考裴大人在山南的舉措,依樣畫葫蘆呢。”一個中州別駕說:“我敬裴大人一杯。”

裴晏眼中微微閃過一得意之,又很快掩去,他微微勾,又飲了一杯酒。酒杯一空,他邊跪坐的艷婢便馬上將酒杯填滿。

“就怕我等愚笨,畫虎不反類犬啊。”另一個員嘆氣,道:“如今賑災治災有了裴大人坐鎮,我們心中也更安然了些,來,我也敬裴大人一杯。”

又是一杯酒,一飲而盡。

作者有話說:

裴晏:又是演的一天

*

卷二前面26章是兩條時間線來回跳,從27章開始就是江南線和嶺南線兩條理線來回跳,直到雙線合并。江南和嶺南這兩條線的時間軸基本上是一致的。

第80章

“其余兩峰的炊煙并不見改變。”用暮食的時候, 霍畢與徐都尉對蕭璃說。

“你們說,第三峰沒糧的可能有多”蕭璃啃著一只烤的鳥,問。

“雖說每日進食可能減, 應該還不至于到彈盡糧絕之時。”徐都尉道。

“一峰的人著肚子,另外兩峰卻仍每日兩頓, 你們若是第三峰的人,會不會心頭不爽快”蕭璃繼續啃著鳥骨頭, 盡管上面已經一都沒有了。

霍畢看不下去,把自己那個鳥遞了過去。

“我就是磨磨牙, 不是饞。”蕭璃擺擺手拒絕, 繼續啃干干凈凈的骨頭。

霍畢:你是耗子嗎還磨牙

“你又想使離間之計嗎”范燁問。

“唔, 這個得好好想想。”蕭璃著下,然后眼睛一亮, 說:“明日派幾人回城,買幾頭豬羊回來, 犒勞犒勞大家。”

霍畢:所以還是饞了對嗎

“對了, 他們多買些味道重的香辛之料,咱們就找個風口之地,好好的樂呵一下。”蕭璃繼續說道。

*

蕭璃在嶺南道深山林中喂蚊子的時候, 裴晏正在江南道洪州刺史的府上聽著奉承飲著酒。那些江南道的員你一言我一語地,讓裴晏不知不覺間喝盡了整整一壺酒。在他邊伺候的婢見到,連忙從后候著的侍手中拿過一個滿壺,繼續給裴晏的杯中滿上酒。

“說起來, 夫人自小在長安長大, 不知可見過裴大人年意氣時的模樣”酒過三巡, 大家不知怎麼說起了年時的趣事, 趙念忽然看向邊的子, 說。

子,也就是趙夫人范氏掩一笑,道:“我可不算自小在長安長大,我自小便隨父親在南境,去到長安時,已是金釵之年了。”

“夫人不要顧左右而言他,你直說是否見過。”趙念此刻也有些醉了,于是很有些不依不饒。

時下風氣雖不如先秦時一般豪放,卻也并不森嚴,同齡的,尤其是那些貴胄,一同跑馬打獵或是賞花游園也是常事。三皇子蕭杰就偏牡丹,時常跟那些同他好的王孫公子游牡丹園。蕭璃就不說了,朱雀大道上常常能看見與伙伴們縱馬而過的影,堪稱長安一景。

所以,盡管趙念一再追問,卻也不算失禮。

范氏垂眸,無奈地笑了笑,正要開口說話,卻聽見裴晏的聲音率先響起:“我時多在東宮伴讀,倒是并未曾見過趙夫人。”

范氏抬眸,見到食案后,裴晏端正的坐姿與染上些醉意卻仍然清冷的眸子,笑了笑,道:“確實不曾。”

趙念得了答案,這才不再追問。范氏也沒有再說話,只是給自己倒了一杯綿的桂花釀。

其實是見過的,就在第一次去長安的時候,那時還是范煙,而不是趙夫人。

那時坐在皇位上的還是蕭璃的父親永淳帝,阿爹跟著彼時仍是王爺的榮景帝回長安為永淳帝賀壽。那時候,父親不過是一個跟在王爺后的,不太顯眼的武將罷了。

永淳帝為顯恩厚,特地為兄長辦了接風宴,跟著蕭效的那些武將也得了恩典,可攜家眷進宮赴宴。

便是在進宮赴宴時,第一次見到的裴晏。

因為在宴席上喝多了果子,席中被宮帶著去凈房,回來的途中,偶然見到了一個跟差不多年歲的小郎君,那小郎君的眉目好看極了,比在南境見到過的所有人加起來都要更好看。

看見那個小郎君端端正正地站在假山前,不知在等著什麼。

下一刻,假山上不知從哪里鉆出來一個娃娃,頭發上還頂著幾片葉子,邁著小短噔噔噔跑到小郎君邊,唰地一下把什麼扔到了小郎君的上。

(>.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