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太子給遼王的家書

36.3% / 148/408

遼王奏疏在紫城中行進,穿過層層朱紅門,見過金瓦樓臺,最終進東宮

三十多歲的太子秦標正值壯年,一金黃太子服大氣莊嚴。

太子為人隨和端正,加上政多年,比慶皇還多了帝王氣。

他是大慶未來當之無愧的君王。

甚至大慶的大多政務,都是由東宮進行理,他的一切所作所為,也都讓慶皇無比滿意。

慶皇當皇帝隻保證一點,太子若是行政出了岔子,他去負責善後背鍋。

隻是這麽多年來,太子基本沒出過岔子。

還有一點,則是太子尚且無法震服那幫桀驁不馴的開國老臣。

但隻要時間推進,太子遲早能穩了那群老臣的命門。

也就是他們的後代。

就目前來看,頗有效。

為了後代的未來,老臣們也多會給太子幾分薄麵。

再加上太子是大慶無可爭議的儲君,慶皇對太子更是毫無防備之心,甚至樂得見他們站隊太子,許多老臣自然肆無忌憚安排後人。

以至於太子秦標,絕對是古往今來,史書中所能見的,地位最為穩固的太子!

大慶皇家的家庭關係,真是讓所有人羨慕到覺得不正常。

太和睦了。

“遼王上的奏疏?”

太子秦標接過奏疏,神中滿是意外。

“老六他不寫家書,上什麽奏疏。”

“這都六年了,也不曉得跟家裏聯係,害得父皇母後與孤整日擔心。”

秦標的言語間滿是責怪。

打開奏疏,除了遼王印之外,還有中書省蓋過的印。

這表明中書省已經看過了。

這讓太子秦標略有不快。

雖說東宮與中書表麵和諧,但裏依舊有權利之間的鬥爭關係的。

太子秦標本不怕藩王。

所有藩王都是他的弟弟,他收拾藩王也都能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中書的政令在藩王那無效,太子秦標的超級有效。

甚至在藩王之間,秦標暗中還有另外個稱呼。

小爹。

當年慶皇常年在外征戰,藩王們年時都是秦標在管理,家法都是秦標在執行。

哪怕在封地無法無天的秦王秦樉,見到太子時候也會哆嗦。

原因無他,純粹的影罷了。

大了幾歲,哪怕他拚盡全力,也是打不過太子秦標的。

更不用說被秦標打一頓後,不管誰的對錯,回頭還要被慶皇再打一頓。

“當年的老六,是所有兄弟間最乖的。”

“曾經孤極力反對他封在遼地,奈何遼地新得,該封的都封出去了,隻有老六這個嫡子能讓遼地將士們安心。”

“才五歲就封了,十二歲就遭遇厄難,遼地化為焦土,以至於老六如今這般乖巧,謹小慎微的都給朝廷上奏疏了。”

太子秦標滿是慨,甚至覺得非常自責。

他認為這是因為自己沒有好好的照顧好的老六的原因。

“老六可有什麽缺的?”

至於奏疏上所說,什麽族兵跟東胡人、高麗人的事兒,他就不在乎。

隻要沒傷到老六,隨便怎麽搞。

要是傷到了老六……

必亡其國、滅其種,絕其苗裔!

當年北胡屠遼,朝堂上下震,大將軍許達匆匆出兵北胡,然後大敗於北胡奇男子擴廊。

為了天下安穩,這事兒都沒敢張揚,朝廷也一直將這消息著,民間本不知曉。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遲早給害了老六的北胡徹底滅了!

可惜北胡曆代大汗的墳找不到。

否則絕對墳都給刨了,骨灰都給他揚了。

“北胡暫且滅不掉,東胡跟高麗還滅不掉,以父皇名義,給東胡、高麗下書,膽敢犯我大慶邊地,定斬不饒。”

太子秦標準備用大慶來東北地域的那些人,給老六減輕點力。

至於用慶皇名義這種事兒,太子秦標早就幹習慣了。

若換在其他朝代,這絕對是太子篡權。

可在大慶,慶皇見了也隻會笑嗬嗬的。

慶皇一向認為打下的天下遲早會給兒子,趁著他還在讓皇子們好好曆練沒問題,他還有力氣給兒子們

萬一他沒了後,再出事兒,那老秦家的江山可就不太安穩了。

故而有很多政策上的問題,慶皇都會偏向於聽太子的。

臣子們議政或許會有私心。

可太子不會。

一定會為了老秦家的江山穩固,為了黎民蒼生安穩。

就算太子真有私心,慶皇也不得的。

總之。

太子無論幹啥,他慶皇都舉雙手雙腳讚

誰敢反對,就得先問問他秦長慶的刀讚同不讚同。

當詔書寫完,蓋上了另一枚國璽,太子滿意的點頭了點頭。

這枚國璽跟天子璽隻有細微區別。

除了朝堂核心臣子外,其餘人本分不清,而且在外同樣備效用,遠在幾千裏外的東胡跟高麗人更是分不清。

“有了這封書,東胡跟高麗肯定不敢來。”

“老六也就安穩了。”

太子秦標如此想著。

他卻不知,這兩份書的其中一份本落不到東胡人手裏。

“孤再給老六寫封家書,問問他需要寫什麽。”

太子秦標這一寫,就洋洋灑灑數千字。

甚至連政務都耽擱了,足足天黑方才寫完,封好了命親信親自去送。

“點燈,該理政務了。”

“希天亮前能理完。”

秦標給自己打著氣,如今他正值壯年,熬點夜也不算什麽。

隻是在理政務的同時,他不斷的走神。

“給老六的信中,好像說的還不夠詳細。”

“明天再寫一封。”

秦標如此想著,東宮的這盞燈一下子就亮到了天明。

許多侍衛們著一直亮燈的東宮,不由恭敬的低下了頭。

這都深夜了,太子殿下還如此的勤政。

這真乃百姓之福,大慶之福,天下之福!

必須站直了,好好值守,否則都對不起太子的辛勞。

李相府,有太監暗中將此事通知給了李世元。

“給遼王的家書?”

李世元沉思許久,最終睜開了眼睛。

“隻要不涉及本相,以後就都不用攔了。”

“不過寧王那邊,該發些力了。”

李世元不由勾起笑容。

……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