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五皇子要賣玻璃

41.9% / 171/408

玻璃,是廣寧城接下來最為重要的財源項目。

若運送到京都,利潤更是厚無比。

但問題也是顯而易見的。

那就是廣寧城如今產的玻璃還很脆,容易碎。

雖說王爺說過玻璃能做到堪比鋼鐵般堅固,但廣寧城大多數人都覺得,現在的玻璃就已經是無比奇妙的事了。

玻璃的出現,極大改善了遼人的生活。

即便待在屋子,也能明。

這在冬日裏是極為必要的。

過玻璃窗的那道,讓寒冷的冬日多了溫暖,狹窄的屋空間也不會變得抑。

廣寧城人更是覺得那扇玻璃窗,是遼王在冬日間給他們最大的恩典。

讓他們冬日的生活,變得更加好。

每日早晨小孩子哈著氣,吹開玻璃上霜花,或者用手指在霜花上畫出笑臉以及彎彎曲曲的圖畫。

那都是屬於廣寧城孩們的好。

就連陳慶一都開始有些懷念廣寧城的冬。

遼地的冬,是安寧與好的時,可以盡的放鬆下來,如同懶熊般躲在廣寧城中,沉澱一年所得,去規劃來年的一切。

如今已然開春,遼人早已忙碌,遼地員更無閑暇時間。

唯有楷模,方可為

所以遼地員比任何人都努力,陳慶一更是卷得不行。

對於玻璃此,更是他大力推的。

“回陛下,玻璃易碎,運輸不易。”

“若廣寧城通往範城的道路徹底平坦,途中損耗便可降到最低,再從範上船沿著大運河運往京都,獲利尚可。”

慶皇微微點頭。

他能明白這玻璃的價值。

一旦進了京都,必然到權貴們的極端追捧,簡直就跟撿錢一般。

既如此……

慶皇有些心了。

“運船夠嗎?漕運關節打通了嗎?”

慶皇直接問出兩個關鍵問題。

遭災,再加上冬季運河結冰,範附近本沒運船!

想要重新購置,這必將是無比巨大的開支。

而且朝廷在大運河設置了完整的漕運係,一路上關卡眾多,即便是打著遼王的名義,想要全部通關終究還得費些力氣的。

並且越靠近京都,就越難!

按照朝廷的製度,藩王麾下資進京,都要經嚴格盤查,這是朝廷製度問題,以防藩王趁機往京都運什麽不好的東西。

這點其實也是廣寧城貨運京都最大的難點。

“總有辦法解決的。”

陳慶一覺得這算不上什麽問題。

這麽好的東西,本不愁賣。

“老六賣玻璃去京都,這一塊打算賣多錢?”

慶皇心了。

京都權貴與士子們,都認為這玻璃屬於純潔、潔淨之,有君子之風。

定價越高,就越人追捧!

Advertisement

那群權貴要的,向來是不求最好,但求最貴。

陳慶一明顯覺得慶皇話中不對。

“臣不敢妄議。”

慶皇微微點頭。

“明日到了廣寧城,朕再與老六說此事。”

慶皇對此已經無比期待,他想這玻璃生意。

雖說慶皇繳獲了不錢財。

但這花了就徹底沒了,也不是長久之計。

況且……這些國庫的錢,慶皇也不好放在自己兜裏。

京都的皇宮,慶皇節儉到在宮裏種菜,皇後自己去服。

當著皇帝,卻過著無比清貧的生活。

一切緣由,都是因為庫的錢,都補給天下人了。

皇帝就算再苦,也不死凍不死。

可天下災民不行。

而如今,天下總算有點要太平的樣了,慶皇也想增加點庫收

利用下皇帝特權,做點玻璃生意不算什麽。

“當然,也不能虧了老六。”

慶皇打算在秦風報價的基礎上翻十倍後,再賣給京都權貴們!

若非京都也有琉璃製造廠,也能造出半明的琉璃,慶皇拿著這種完全明的玻璃,翻個百倍也大有權貴購買。

當然,若是慶皇專賣,也能解決京都琉璃廠仿製問題。

或許幾年甚至十幾年,這些琉璃廠造不出明玻璃。

但早晚能模仿出來。

慶皇對這筆大生意,更是有所期待。

“還未到寧城,便又沾了老六的。”

對此慶皇滿是慨。

在範城的這一晚,慶皇睡得無比踏實。

慶皇覺得每次離著秦風近了,都會有好事發生。

玻璃此,毫無疑問能為庫打開條財路,也能幫秦風順手解決下漕運通關問題。

玻璃在京都銷售,最大的問題,便在於朝廷。

大慶絕大部分商業與手工業,都屬於辦!

應天府最優質的產業,皆屬於慶皇,大多數都由宮裏的太監打理。

剩下的店,則屬於朝堂。

再之後,便是權貴們。

普通人,本沒有任何在京都做生意的能力!

而藩王更是難以去京都置辦產業。

這是朝臣們早就定死的國策。

故而紅商隊這麽久,也沒有打通前往長江以南的商路。

大慶的地方保護機製,著實有些過於頑固。

除非選擇讓利於地方大族,否則玻璃再好也難以售賣。

次日清晨,慶皇一如既往的早起。

“要走了,老五還沒起?”

王公公低頭道。

“昨晚五皇子失眠,淩晨才睡。”

“喊起來。”

慶皇麵無表道,年輕人竟不懂得節製生活,統。

剛睡去不久的秦博被迷迷糊糊拽醒,任由人給穿上服,最終方才打著哈欠著眼睛。

“昨晚瞧那玻璃瞧的有點神。”

Advertisement

“我什麽寶貝沒見過,還是頭次見到這玩意兒,回頭得向老六要點。”

秦博昨晚,看著玻璃足足看了一夜。

最後他差點想去京都賣玻璃算了。

這應該能過上還算不錯的生活。

甚至迷迷糊糊的見到慶皇後,秦博說出了想法。

“父皇,你一直說兒臣回京都後,老老實實的做個平民,兒臣也想著未來在京都也不能總靠著父皇賜銀活著。”

“所以兒臣想回京都賣玻璃,皇子賣玻璃,噱頭十足,肯定會被京都百姓追捧。”

慶皇淡淡掃了秦博一眼。

“就你在晉地那些破事兒,但凡敢賣就有人將你的玻璃統統砸碎。”

秦博瞬間清醒。

……

📖 本章閲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