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臣》 第二百一十五章他山之石
Advertisement
江安義苦笑,世家子弟花起錢來真不是普通人能想像的。想起澤昌書院旁林家的竹韻居來,那三間茅草屋,沒有十萬兩銀子大概置辦不起吧。茅草屋尚要十萬兩,自己想打造李家那樣的山堡,真不知要多銀子。
當初為溫飽謀,多掙幾個銅錢都是歡喜的,后來有了折扇,娘便想著多買些田地,再后來是白璧,銀子數以千兩計,那時覺得怎麼花得掉這麼多的銀子。等到燒刀子出現,自己以為可以謀求百年基業,如今看來江家只不過是暴發戶,了底蘊和積累。
一年幾萬兩的銀子,在普通人家看來是天文數字,但對于世家來說,一頓飯的開銷就不下于百余兩銀子,一擲千金青樓爭艷,買一件珍玩輒數以千計,真不是江家所能比的。
錢從哪里來,節源和開流,自家的花銷并不大,再節源也省不出幾兩銀子,這一條不用多費心思。開流,老宅住的地下自己埋著一包寶石,那東西非到萬不得已是不能見天日的,江安義立時否決。
自家的三門生意,竹扇、白璧和燒刀子及兌酒。竹扇和白璧生意已經穩固下來,一年能帶來七八千兩的收益,燒刀子的酒業倒是前景明,但限于產酒量,年產量有限。郭胖子來信說今年能增加三的產量,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大問題。
想到在莎宿國時自己想好的計劃,多腳站立、抱團取暖,這些計劃都離不開銀子。一文錢難倒英雄漢,何況是大筆的銀子,自己該想什麼法子?國家鹽鐵專營,對酒、茶課以重稅,自家在酒上面已經手,茶就算了吧。
商路也很重要,這次西域的經歷,與莎宿國的吐樂家取得聯系,不妨走走這條商路。只是前往西域路途遙遠,變數太大,只能以后徐徐圖之。說起商路,江安義想起妖師傅腦中的海路,如果能與海外蕃幫通商,那倒是一本萬利的生意,只是自家沒有海船,也缺海員,只能空想。
天馬行空了一陣,院屋來回逛了幾回,功地引起了冬兒的注意,笑問道:“江郎,你今天是怎麼了,來回走個不停?馬上就要過年來,不如陪我去買點年貨?”
與其坐在家中閉門造車,不如到集市上親眼去看看,到底什麼生意最掙錢。見江安義點頭,冬兒高興地拋下手中刺繡,高聲地招呼石頭人套車,婚后江家添了幾個仆人,車夫黃再興手腳麻利的套好車。怕江安義久等,冬兒匆匆梳妝了一下,在丫頭喜兒的陪伴下出了門。
江安義騎木炭,石頭自打練了武,頗慕大俠風范,個子還小,馬是騎不了,江安義給他買了頭驢,出門總騎上,用范志昌酸溜溜的話來說,騎驢騎出大將軍的味來了。
永昌城有東、西兩市,東市經營四方珍奇,賣得是奢侈品,前來買東西的多是皇室貴族、達豪富家,西室則經營日常所用的食住行等。西市面積占據兩個坊市,固定的商鋪就有四萬多家,更不能說街道兩旁的小攤小販。
步其中,彩樓高立,雕梁畫棟,兩旁繡旆相招,繡戶珠簾,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果品茶點、茶坊酒肆、腳店鋪,林林總總;大街上寶馬香車,羅綺飄香,行人肩接踵,川流不息。真正是新聲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調弦于茶坊酒肆,八荒爭湊,萬國咸通。
進集市,冬兒如魚水,帶著喜兒穿東家過西家,看得不亦樂乎。江安義心中有事,進店打量生意估算贏利,不過他外行,看看熱鬧而已。逛了一個多時辰,馬車已經堆了不東西,看冬兒依舊興致,江安義實在是吃不消了,笑道:“岳父的酒店就在前面不遠,時間不早了,不如到那吃完晚飯再回家。”
Advertisement
江安義愿意陪自己回娘家,冬兒求之不得,顧不上買東西,招呼喜兒上了車,馬鞭一響,片刻就到了新齊兌酒鋪,黑字招牌,四個字還是江安義的手筆。看得出兌酒的生意不錯,門前停著數輛貨車,正往車上搬酒呢。
李來和頭戴著氈帽,披著羊皮襖,正在店門前指揮伙計,口里不斷地吆喝著:“小心,注意臺階,別磕到扶手。”抬頭看見婿騎著高頭大馬在街前出現,拋了生意迎上前去。
江安義趕跳下馬,躬禮道:“見過岳父大人。”
李來和對這個姑爺有些畏懼,擺不出丈人的威風,著雙掌笑道:“安義你怎麼來了,進店坐坐。”
冬兒拋開車簾,江安義忙手摻扶跳下馬車。沖著江安義甜甜一笑,冬兒對著老爹笑道:“爹,我們來西市買東西,安義說到家吃完飯再回去。”
“那敢好,你和姑爺先到家,你娘在家呢,我去買點魚,這就回去。”李來和高興地拍拍手,轉就走,行出兩步,覺得有些失禮,又轉沖江安義點頭笑笑。
李來和新租的宅子就在店子不遠,十來丈的距離往右拐,小巷進去,黑漆如意門,毫不起眼。聽到打門聲冬兒娘走了出來,看見兒和姑爺上門,笑著合不攏,忙請到上房,又是沏茶又是端果子,一通忙活。
說話間,李來和回來了,手中提滿了菜,鋪的伙計還扛著半邊羊。冬兒娘李吳氏笑著招呼江安義坐,自己和冬兒去廚房做飯,李來和有點著頭皮進門,陪江安義聊天。
說實話,李來和與江安義不悉,兒嫁給江安義也有點半強迫的質,老兩口來到永昌帝都,與江安義的流也不多。平日里聽人談起過江安義,都說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李來和既高興又有點驚恐,自己一屆凡人,和神仙在一起,總覺得矮了一頭。
江安義決定來李家吃飯,是因為李來和在安齊李家曾做過管事,替李家經營過買賣,從新齊兌酒店的生意來看,老丈人做生意是把好手,問問他什麼生意掙錢應該有譜。
老丈人的張緒江安義多看出點來了,此時諸事不宜,接近關系為上。江安義看似無意地跟老丈人談起自己的往事,談父親早逝,母親拉扯兄妹三人的不易,說到傷心,不免眼眶又有些潤。李來和的張明顯放松了下來,姑爺原來是窮苦出,比自家還要窮,種過田,打過獵,砍過柴,這就是鄰家的兒。
一直以來,冬兒嫁給狀元郎給李來和的覺就像一場不真實的夢,他生恐醒來變一場空,加上對江安義不了解,看多了始終棄的事,李來和地替兒擔著心,生恐有一天兒落得個悲慘下場。
所以說人需要流,李來和同江安義一談,原本的擔心沒有了,看得出姑爺是個好人,這樣的神仙也是好神仙吧。李來和暗自替兒高興,緒放松話自然就多起來,翁婿在房中有說有笑,廚房母倆也嘀嘀咕咕地說著私房話,冬兒不時地發出憨地笑聲。
笑聲是有染力的,李來和慨地道:“冬兒這丫頭脾氣倔,跟著我這個沒用的爹吃了不苦頭,多虧安義你對的照料,看得出很開心。你們早點要個小孩,我和娘早就盼著抱外孫了。”
“爹,你說什麼呢?”冬兒從門口探出子,滿面紅地嗔道。是來找江安義兩手的,江安義的廚藝征服了眾人,包括冬兒。作為人,得了珍寶,當然要向大家顯示一下,回到娘家,當然要顯示一下給爹娘看。
Advertisement
李來和笑罵道:“你這個顛丫頭,哪有讓姑爺下廚房的道理,你不是最喜歡爹做的紅燒肘子嘛,爹這就去弄去,你陪安義坐會。”
冬兒走過來趴在爹的肩頭,撒道:“爹,不是我挑,您做的肘子真不如安義做的好吃。”說著,向對面的江安義飛了個眼。
“行,我去做菜,在家里我常做,岳父今天嘗嘗我的手藝。”江安義站起,冬兒急忙離了李來和,跟在江安義的后。李來和看著兒婿的背景,心滿意足地笑了。
羊蘿卜、紅燒蹄膀、炒腰花、芹黃燒魚、香茹小,還有個小蔥白璧,六個菜,香味俱全。冬兒殷勤地替父母夾菜,然后眼地看著,李來和夫婦連連點頭夸贊,冬兒這才看著江安義滿意地一笑,大口地吃得香甜。
幾杯酒下肚,江安義斟酌地問道:“岳父,我看您做生意明得很,這市面上不知什麼生意最好做,最掙錢?”
李來和已經沒有了拘束,帶著幾分醉意開口道:“姑爺,問別的我不知道,要說做生意,我還是說得出幾條道道來的。”
李吳氏瞪了李來和一眼,替婿夾了條,道:“姑爺,你別聽他嘮嘮,喝了點酒,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吃菜,吃菜。”
李來和端起杯一飲而盡,吐了口酒氣,娓娓道來生意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