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兄長讓著不懂事的弟弟,實屬正常。
胤禟和胤誐連貫的話都說不出幾句,偶爾冒出甜的皇阿瑪,足以讓康熙樂的眉開眼笑,心大好。
這樣的小阿哥,比年長會惹事的兒子們招人喜歡多了。
胤褆和胤祺抱著兩個小胖墩,就是報著哄康熙開心的心思。
可總有拎不清的,而這個拎不清的依舊是胤祉。
他眼不善的盯著兩個小的:「皇阿瑪,前頭風大,還是讓兒子擋在前麵吧。」
康熙前麵有奴才彎腰引著路,今兒的天氣也好,天不冷不熱,微風習習,吹的正舒服。
胤禟和胤誐一手握著一朵小野花,好看的很。
在康熙剛恢復好的臉黑下去之前,胤褆做了回惡人:「三弟陪著八弟吧。他年紀小,這莊子路沒怎麼修,小心絆著他。」
若是聰明人,這時候該好好把握和年弟弟之間的兄弟。
但是,胤祉不是,他清高且拎不清。
「知道了。」胤祉緒不高道。
愚蠢的反應,讓胤褆提點他的心思,一點都升不起來。不是同胞的親弟弟,他給個臺階下一次算仁至義盡了。
胤礽和胤禛格外重視的陪伴在康熙邊,不時的給康熙解答疑。
當初,胤礽將莊子給到胤禛,自然不是隨便挑的。
他本很喜歡這個莊子,剛得到時來了不止一次,對裡麵的佈置十分悉。
胤禛得了後,沒有大加改善。
一來是沒有出宮建府,銀兩不夠。二來,他聽了莊子的土質好後,另有想法。
別莊的佃農和奴才,一早得知康熙要來的訊息,膽小又張的早早躲去了田地裡,省的上。
雖然不知道來的人就是當今的皇帝,可遠遠瞧著他們的主子在這位中年老爺麵前規規矩矩,便知是皇家中人。
廣告
總歸是惹不起的,他們不能犯錯。
胤禛挑選人的眼不錯,留下來的大多是忠厚老實的,偶爾有幾個頭,也懂的分寸,恰巧能辦點兒機靈事。
「保,你可知道胤禛弄這莊子是做什麼的?朕瞧著,不是住人的樣子。」康熙問道。
胤礽笑的爽朗:「確實不是住人的,四弟是用來種田的。」
「哦,胤禛還有這天賦?朕原以為你在戶部如魚得水,是天生適合和賬本打道的。」康熙真的意外了。
胤礽接話道:「四弟是個認真較勁的脾氣,戶部賬本有時候不清不楚,四弟恨不得抱著賬本睡覺。這時間全耗在上麵,如何得不到一句天賦異稟呢。」
康熙心裡對胤禛更加滿意,老四是個能做實事的人,他知道了。
「怎麼想起來種田的?」康熙問道。
「農業是民生大計,雖然大清在皇阿瑪的治理下繁華昌盛,萬邦來朝,但天災降臨之時必有百姓食不果腹。且我大清將士年年征戰,糧庫裡的糧食備量不足。兒子正巧得了個訊息,說是西洋有易種植、產量大的糧食,就尋了過來,在莊子裡試試。」胤禛麵容嚴肅,措辭嚴謹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