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73(二更) 妙漪,只要你想,天就得……

60.3% / 73/121
廣告

第73章 73(二更) 妙漪,只要你想,天就得……

浴佛節過後, 蘇妙漪每日除了待在知微堂和刻印工坊,剩下的時間就幾乎都耗費在了裘府。

可不知是巧合還是刻意為之,每次去裘府, 都很難上裘恕。而裘恕的去向和那些生意上的事,一旦開口試探虞汀蘭, 虞汀蘭都是一問三不知,平日裏只會拉著做些無關要的瑣事、聊些普普通通的家常。

約約的, 蘇妙漪生出些異樣的覺。

其一,是比起裘恕,似乎虞汀蘭對的防備心才更重。其二, 則是從只言片語裏察覺出, 虞汀蘭對過去這些年的生活十分了解, 不論是邊的人, 還是經歷過的事……

若說是祝襄在暗中通風報信,可他也是今年才到知微堂,更早之前的事, 虞汀蘭又是如何得知的?

臨安城裏有裘家的産業, 這也就罷了。可婁縣呢, 難道小小一個婁縣,都有裘恕的眼線,日盯著他們家書肆不

在日複一日的“母慈孝”裏,蘇妙漪的耐心被耗費地所剩無幾。

這一天,來裘府又撲了個空後, 甚至連裝都有些裝不下去了, 陪虞汀蘭用膳到一半,便借口知微堂還有事要忙,就匆匆離開。

一踏進知微堂的門, 蘇妙漪就看見蘇安安樓上樓下兩頭跑,忙得團團轉,而淩長風不知所蹤。

皺了皺眉,接過蘇安安手裏要端去樓上的茶水,“淩長風呢?”

“他遇到了個老朋友,正在樓上敘舊,還我下來沏茶……”

蘇妙漪的心本就欠佳,一聽這話更是怒從心頭起,咬牙切齒道,“他讓你沏茶你就沏茶,拿你當丫鬟使喚呢?真把自己當裘家的贅婿了?!”

語畢,端著茶直接拐進了角落,黑著臉往那茶壺裏狂加了幾勺鹽。

淩長風的老朋友,還能是什麽人?定是江湖上那些不著調的酒朋友!淩長風還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當初無分文地被這些人誑到玉川樓,險些要被送去府,現在竟還能繼續同這他們稱兄道弟!

蘇妙漪氣勢洶洶地踩著樓梯,驚得樓上坐著讀書的客人都紛紛轉頭看過來。

這才放輕了腳步,勉強克制住怒氣,走到了自己尋常待的隔間門外。

隔間的門半掩著,傳來淩長風和他那位朋友的談聲。

“長風,我一早聽說你家出了事,可我人在北境,鞭長莫及。沒想到啊,這才短短一年,你就白手起家,在汴京城開起書肆了!”

青年的聲音灑爽朗,聽著與淩長風年紀相仿,卻多了幾分昂揚意氣。

聽這話的意思,知微堂竟改姓淩了……

蘇妙漪在心中冷笑。

接著,便是淩長風略有些心虛的應答,“邵兄謬贊了。小小書肆,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占著知微堂東家的名號,還要踩知微堂一腳!

蘇妙漪聽不下去了,將隔間的門踢開,惻惻地笑道,“是啊,小小書肆,不值一提。”

那青年聞聲轉過頭來,疏眉朗目、意氣軒昂,“這位娘子是……”

看見是蘇妙漪端了茶上來,淩長風的表霎時僵住了,“……”

蘇妙漪走過來,將托盤砰地一聲放在了桌上,剛要說話,一旁的淩長風就蹭地站了起來,將蘇妙漪拉到了旁邊,用氣音懇求道,“幫幫忙……給個面子……我這兄弟從了軍,如今都是個統領了,我要是一事無,這臉往哪兒擱……”

蘇妙漪面無表,“你還能有當統領的朋友?”

廣告

淩長風咬咬牙,“後面三個月的月錢,我都不要了!”

蘇妙漪當即甩開淩長風的手,笑意盈盈地轉向那青年,“大人,我是知微堂的雜役,給您沏茶來了。”

青年的目在蘇妙漪上只停留了一瞬,很快便移開,瞧著倒是正氣凜然,與從前和淩長風混在一起的地無賴不一樣。

“差點把正事忘了!”

青年剛要喝茶,卻忽地想起什麽,又將茶盅放下,“我這兒有份書稿,想找家書肆替我刻印冊,賣到大江南北。”

淩長風忽然有種不好的預,下意識看了蘇妙漪一眼,張口便道,“邵兄,你是在同我開玩笑吧?”

“我同你開什麽玩笑,當然是認真的。這次回汴京,我把城裏幾家書肆都看了一遍,為的就是這件事……”

想起什麽,邵姓青年忿忿不平地在桌上捶了一下,“可那些書肆都狗眼看人低,一聽說我是個無名小卒,直接就把我給轟出來了!”

“……”

“還好有你啊長風!”

邵姓青年高興地握住了淩長風的手,“既然你是這知微堂的東家,那我這書稿就給了你……”

“等,等等!”

在蘇妙漪刀人的眼神下,淩長風連忙回了自己的手,及時制止,“我還不了解你邵軒嗎,你連個之乎者也都說不上來,還寫書?!我雖是知微堂的東家,可出書這種事也不是我一個人拍板就能定的。我這書肆開在州橋,是為了做生意,若是靠你我之間的關系就賠本出書,我這書肆上上下下遲早死……”

總算說了些靠譜的話。

蘇妙漪滿意地收回視線。

“嘖。”

邵軒倒是沒往心裏去,鼻子,“你怎麽知道我這書稿一定賠本?再說了,這書稿又不是我寫的,是我祖輩留下來的。原本不該拿出來斂財,可我如今實在是手頭,急需錢糧,這才把祖輩訓拿了一部分出來。”

這姓邵的看著人模人樣,沒想到裏還是個不折不扣的敗家子……

蘇妙漪撇撇,瞥了一眼邊另一位敗家子,心中默念著四個字——人以群分。

察覺到蘇妙漪的視線,淩長風臉上有些掛不住,剛想開口送走邵軒這尊大佛,卻又聽得他大言不慚地繼續放話道,“長風,我實話告訴你,我這書稿若是給了哪家書肆,哪家書肆就飛黃騰達、名利兼收了!我是看在咱倆這關上,才願意把這書給你來做……怎麽,你和前面那些人一樣,瞧不起我?”

“……”

淩長風被將了一軍,只能求助地看向蘇妙漪。

蘇妙漪暗自冷笑。

看在關系好的份上,才把書給知微堂做。

——多麽悉的說辭。

上一個被無數人爭搶、最後賞賜給知微堂的詩集,如今已經被丟到廚房用來燒火了。

盡管已經心煩意,恨不得將這個邵軒立刻攆出去,可蘇妙漪到底還是個面人,于是一邊笑著給二人斟茶,一邊咬著牙提醒淩長風,“東家,這生意能不能做,還是得看了書稿再做決定,您說呢?”

“對,說得對。”

淩長風當即附和,“邵兄,不如先讓我們看看書稿。”

邵軒沉片刻,才從懷中拿出一張得皺的紙頁,遞給淩長風,“你我是兄弟,我還能害你不?”

“……”

淩長風接過來,只瞧了一眼上面東倒西歪的字跡,就目不忍視地遞給了蘇妙漪。

蘇妙漪展開那稿紙,第一眼也看得頭皮發麻,可第二眼,卻敏銳地捕捉到了四個字,雙眼驀地睜大,臉上的霾一掃而空。

廣告

將“仲氏無怯”四個字翻來覆去地確認了幾遍,才不可置信地擡眼看向邵軒,“你那位祖輩是……”

邵軒卻是豎起手指,向做了個噤聲的手勢,“切莫傳揚出去,其實我姓仲。”

蘇妙漪眸

邵軒看向還未反應過來的淩長風,坦然道,“長風,我的真名暄,曾翁姓仲名桓,字無怯。”

***

暄留下三日後將仲桓稿帶來知微堂的承諾後,便稱軍營中還有要事理,匆匆離開。

蘇妙漪和淩長風親自將人送出了門,一路目送仲暄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二人皆是一臉震愕恍惚。

“他竟然姓仲,是仲氏後人,仲桓的嫡裔……”

淩長風喃喃自語。

蘇妙漪捧著那張書稿,就好像被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砸得頭暈目眩、眼冒金星,“我手上捧著的是仲將軍的兵書稿……”

仲桓當初留下的那些詩詞,都能為婦孺皆知的傳世之作,更何況是他在戰場上一兵一卒、一刀一槍拼爭出的武學兵書?!

若這書稿由他們知微堂刻印冊,打著仲將軍作的名號公諸于世……

蘇妙漪眸一亮,忽地轉,頭也不回地進了知微堂。淩長風不明所以,連忙跟著上了樓。

蘇妙漪跑回來什麽也沒做,只是往書案後一坐,靠在圈椅中,舉起那書稿一瞬不瞬地盯著。

盡管什麽都沒說,可淩長風卻很此刻的神,那分明是正在醞釀一盤大棋、要開始算計人的神

“淩長風!”

蘇妙漪將那書稿往下一沉,出一張神抖擻、容煥發的靨,就好像將這些時日的憋悶已經全都拋到了腦後,“你不是想知道怎麽才能在半個月當上書肆行的行首嗎?”

抖了抖手裏那張書稿,目灼灼,意氣揚揚,“有這個就足夠了!”

淩長風愣住,目順勢落在那薄薄一張紙頁上,將信將疑。

靠一沓仲桓的稿,就能做行會之首?

蘇妙漪一眼看出了他的疑,卻也不解答,只神采奕奕地吩咐道,“這兩日你不用看店了。”

淩長風有些懵,“那我做什麽?”

“去結……”

蘇妙漪頓了頓,改口道,“去保護那位仲小將軍!他去哪兒你去哪兒,他想做什麽你就陪他做什麽,別讓他與其他書肆的人接,確保他三日後會把仲桓的稿來知微堂!”

淩長風反應遲鈍地應了一聲,“哦。”

“明白了?”

“明白了。”

“明白了還不快去!”

淩長風後知後覺地轉出了知微堂,一口一個“邵兄”地追著仲暄而去。

蘇妙漪倚在知微堂二樓窗口,著淩長風離開的背影,眉舒目展,終于出數日以來難得的笑容。

起風了,還是東風。

***

淩長風跟著仲暄去了他在京中暫時落腳的住,竟不是營房,而是大相國寺後頭一間狹仄擁、魚龍混雜的客舍。

淩長風揮揮眼前的塵土,皺眉喚了一聲,“邵……仲兄,你就住這種地方?”

暄連忙鄭重其事地提醒他,“你還是繼續喚我邵兄吧。我這些年之所以姓埋名,就是不想沾仲氏後人的,我想效仿先祖,靠自己的拳腳和命博出一份功績。長風,這和你不願承襲家業是一樣的道理,所以我第一次見你,就知道咱倆是一路人!”

“……”

淩長風頓時臊得想找個地鑽進去。

他一個游手好閑、眼高手低的紈绔,何德何能配跟仲暄相提并論啊?!簡直就是狗坐轎子,被人擡舉了……

廣告

“邵兄,我們不說這些了……”

淩長風掃視了一圈,轉移話題,“就算你瞞了自己的出,可如今好歹也是軍中統領了,怎麽回京不住營房,還要自己租住在這種地方?”

提起這一茬,仲暄就恨得牙,“沒、錢、吶。”

“……”

二人在把架在桌上的木凳拿下來,搬到屋外找了個地方坐下,仲暄才將胤朝將士如今的窘境都告訴了淩長風。

“國庫空虛,戶部本撥不出多錢養兵。軍費不夠,糧餉缺,食不果腹都是常有的,哪還有閑錢建什麽營房?我這次回京,不僅要自掏腰包住客舍,還肩負著籌措軍費的重任,不然你以為我為何要把先祖的稿拿出來出書,還不是為了給軍中減輕些負擔,否則過不了幾日,朝廷怕是就要裁軍了。可眼下這個關頭,只要朝廷敢裁軍,北狄就敢背約負盟、揮師南下……”

一番話聽得淩長風直愣神。

暄說的每個字每句話,他都能聽懂,可偏偏遙遠得像是另一個世界,另一個他聞所未聞的世界。

他自含著金湯匙出,可以說是直到前一年父母雙亡,才勉強嘗了幾日寒酸落魄的滋味。可還沒到窮途末路那一步,他就又被蘇妙漪撿回去了。所以他長這麽大,目之所及幾乎都是大富大貴、紙醉金迷。哪裏能想到這花團錦簇的表面下,竟是虎視眈眈的北狄,是財匱力絀的朝廷,是邊關的將士拮據到要自己籌措軍費……

“長風。”

暄的一聲喚,淩長風回過神來。

“依你看,我曾翁的稿若是著書冊,能得多稿酬?要是能有一千兩,我這次回來也值了。”

同樣是一千兩,一個汴京府尹是一年、是向一個書肆行索要的書帕錢便有一千兩,而仲氏後人拿出仲桓的兵書籌措軍費,也只“奢”著能得個一千兩……

一時間,淩長風的心難以言喻。

盡管知道自己沒資格這麽說,但他還是忍不住對仲暄打包票,“你放心,有知微堂在,定能讓你曾翁的稿傳遍大江南北,替你盡快籌齊這一千兩!”

暄如釋重負地笑了,霍然起,“行,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走!”

淩長風不明所以地跟著站起來,“去,去哪兒?”

“自然是整理書稿啊,不然三日後怎麽給你們知微堂?”

,一沓已經被曬幹、卻還是黏在一起的舊書稿被仲暄取了出來。

“忘了告訴你,我這次是把曾翁的書稿揣懷裏帶回京都的,結果中途淋了雨,有些字都洇得模糊不清了,所以得重新整理、謄抄……”

暄嘖嘖了兩聲,“你來得正好,我一個人還不一定能抄得完,這三日你便住在我這兒,同我一起抄寫,如何?”

淩長風:“……”

他突然覺得仲暄和自己也差不多,都是仲家/淩家的不肖子孫。

***

就在淩長風和仲暄整理仲桓稿的這三日,知微堂得了仲桓兵書的風聲竟還是傳了出去,惹得整個汴京書肆行都震天地。

那可是仲桓的稿!

他的兵書稿一旦面世,那不論是看得懂看不懂的,都一定會看在“仲桓”二字的分量上,買一本回去珍藏。到時候就算冒出來什麽人買個百本、千本去仲桓的將軍墓外頭燒,都不會有人覺得稀奇。

千載難逢的商機!

汴京書肆行的掌櫃們激地雙眼冒,齊刷刷地跟著沈謙就殺來了知微堂。

“聽說知微堂得了仲將軍的作,大家都想瞻仰一番,沈某便帶著他們過來了。”

廣告

沈謙仍是笑瞇瞇的,瞧著十分面,“蘇老板不會介意吧?”

蘇妙漪靜靜地坐在窗邊,著手任由蘇安安為的指甲染蔻丹,聞言掀起眼,看了沈謙一眼。

這位沈行首眼角眉梢盡是算計,渾上下沒半點文人氣,一看就是鑽營之輩,與臨安書肆行的秦行首沒法比。之前怎麽就疏忽大意,對這種人沒了防備呢?

如此想著,蘇妙漪朝沈謙挑挑眉,“等知微堂將這稿刻印書,諸位就都能瞧見了,何必急于一時?”

沈謙臉微變,笑意逐漸斂去,而其餘人也被這傲慢不遜的態度激怒了,七八舌地嚷嚷起來。

“聽蘇老板這意思,不會是想獨吞仲將軍的稿吧?”

“蘇老板,我們也是為了知微堂著想。那可是仲將軍的稿,一旦刻印出來,定是供不應求,你知微堂才在汴京城剛剛落腳,哪裏承擔得了這麽大的單子?”

“就是啊。倒不如分給我們,大家一起做,一起發財,如何?”

“蘇老板在臨安時,不是還同臨安書肆行的各位老板們有商有量,說要帶著大家一起盤活整個行當,怎麽到了汴京,這態度就不一樣了?你是仗著有裘家撐腰,還是你從前說得不過是些冠冕堂皇的漂亮話,現在上這種大生意,就出爾反爾、出真面目了?”

沈謙不知何時已退到了人群最後,書肆行的其他掌櫃們擁到了前面,一句接著一句,從最初的試探懇求得不到回應,就逐漸演變了咄咄人、針鋒相對……

直到這群人說得疲了、倦了、口幹舌燥了,蘇妙漪才終于擡起自己那雙纖長白皙的手,在下仔細打量著那指甲上染好的蔻丹,輕描淡寫、斬釘截鐵地吐出二字——

“不給。”

一改此前的假意周旋、唯唯諾諾,今日的蘇妙漪卻是十足的驕橫恣肆、不可一世,將書肆行的一群人氣得夠嗆,只能轉頭求助沈謙,“沈行首你評評理!”

沈謙這才又走上前來,道貌岸然地圓場,“都是一家人,說話別這麽夾槍帶棒。蘇老板,你剛來,可能還不清楚咱們汴京書肆行的規矩。但凡是遇上這種大生意,我們都會拿出來與行會裏的書肆一起分攤。今日你分給大家仲將軍的稿,來日再遇上什麽傳世之作,大家也會帶你分一杯羹,咱們同行互利,才能共存共榮、相與有啊……”

蘇妙漪像是聽到了什麽笑話,撲哧一聲笑起來,笑得沈謙臉都綠了。

“像仲桓兵書這樣的傳世之作,多年才能得一部。我都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那一日呢。更何況……”

蘇妙漪眼簾一擡,朝義憤填膺的衆人掃了一圈。那雙桃花眸不帶笑意時,和虞汀蘭更加相像,冷得有幾分攝人,“諸位前輩將齊公子的詩稿給我時,也沒把我當做一家人吧。到仲將軍的稿,倒是像群聞了味的蒼蠅似的,一哄而上……有福同,有難卻不同當,這算個狗屁的共存共榮!”

“……”

書肆行衆人氣急敗壞地離開了知微堂。臨走前,沈謙還一改從前圓世故的僞善臉,冷笑著丟下了一句“來日方長、好自為之”。

待所有人都離開後,將一切看在眼裏的蘇安安才咽了咽口水,結結地問道,“姑姑,你剛剛罵得這麽難聽,他們會不會報複咱們啊?”

“肯定會。”

蘇妙漪偏頭,看向不遠幾案上呈放的兩本詩集,長舒了一口氣,“而且我猜報應已經在路上了。”

廣告

蘇安安一呆,手裏的餞滾落在了地上。

不出所料,半個時辰後,齊家公子便帶著人來了知微堂,頤指氣使、盛氣淩人地向蘇妙漪討稿酬。

還沒到分稿酬的一月之期,齊家人卻提前來了。想也不用想,定是沈謙那個老狐貍招來的。

蘇妙漪不慌不忙,從暗格裏捧出了一匣盒,“齊公子,這些時日的稿酬都在這兒了。”

齊公子對著那匣盒看了又看,怎麽都覺得裏頭裝不下一千兩。他皺皺眉,擡手就想奪過那匣盒,可卻被蘇妙漪躲了過去。

“這匣子裏裝的,是價值千金的寶。不知民有沒有機會親自送去齊府,呈給齊大人和齊公子?”

齊公子不明白蘇妙漪在玩什麽名堂,但往年沈謙也都借著送書帕錢的機會求見齊之遠,所以他將信將疑地收回手,“跟我走。”

見蘇妙漪要離開,蘇安安擔心地扯住了的袖口,“姑姑……”

蘇妙漪安地握的手,趁無人注意時,俯耳邊囑咐道,“兩個時辰後,去裘府找虞汀蘭。”

蘇安安僵住。

不等反應,蘇妙漪已經跟著齊家人離開了知微堂。

尚早,齊之遠不在齊府,而在府衙。蘇妙漪跟著齊家公子,從後門進了府衙,在衙門後堂的靜舍見到了正在鬥蛐蛐的齊之遠。

“爹,書肆行的人來了。”

齊公子喚了一聲,齊之遠卻背對著他們擡了擡手,連頭都沒回,繼續盯著圈盆裏的兩只蛐蛐。

蘇妙漪一眼便看清那是一只紫金翅和一只黃飛虎,在蛐蛐裏都是珍稀的品種,多半也是什麽人的孝敬。

隨著一陣鳴聲,紫金翅贏了。

齊之遠這才興致缺缺地丟開手裏的引草,轉過來,一雙渾濁卻銳利的眼睛打量著蘇妙漪,“書肆行。你是裘恕的那個繼蘇……”

“民蘇妙漪,參見齊大人。”

蘇妙漪叩首行禮,將手中匣盒呈上,“知微堂刻印了齊公子的詩集,今日特來將稿酬奉上。”

齊公子接過匣盒,拿到手的一瞬,便覺得這匣子輕得不像話,他皺著眉看了蘇妙漪一眼,轉手將匣盒遞給了齊之遠。

齊之遠收回視線,一邊擡手將匣盒掀開,一邊漫不經心道,“府衙人多眼雜,下次不必……”

看清匣盒裏的東西,齊之遠的話音戛然而止。

齊公子忍不住也湊過去,朝匣盒裏看了一眼。裏頭只有幾枚銅板。

齊公子然大怒,直接將那匣盒奪了回來,徑直朝蘇妙漪砸去,“你耍我?!”

匣盒狠狠砸在了蘇妙漪側,發出“當啷”一聲巨響。盒角砸裂的碎屑濺起來,蘇妙漪避之不及,耳邊被木屑過,一刺痛迅速蔓延開來……

裘府裏,虞汀蘭正繡著扇面,針腳卻一不留神刺進了指腹。眉心一蹙,將扇面放下,一邊接過婢遞來的絹帕,一邊轉過,“已經兩個時辰了?”

蘇安安站在不遠,著急地咬,“姑姑手頭本沒有一千兩,去見齊家人,絕對沒有好果子吃。夫人,求你救救姑姑……”

虞汀蘭皺著眉起,“你既知道這麽一去有危險,為何拖到現在才來?”

“是姑姑說,讓我兩個時辰後再來裘府……”

“安安,我以為你心裏清楚,什麽事能聽的,什麽事不能。”

蘇安安局促地垂眼,手指在前絞纏著,“……下次不會了,夫人。”

虞汀蘭也沒有繼續責怪蘇安安的意思,拍拍的肩,便擡腳往外走。剛走到院門口,就迎面撞上了裘恕。

裘恕一眼看出虞汀蘭的臉不好,“出什麽事了?”

廣告

虞汀蘭顧不了更多,將整個書帕錢的事從頭至尾告訴了裘恕。

裘恕沉片刻,安虞汀蘭和後的蘇安安,“齊大人現在應當是在府衙,我現在就過去一趟,把妙漪帶回來。”

虞汀蘭仍是不放心,“我同你一起去。”

“不必這麽興師衆,我去就夠了。”

裘恕喚來下人去備車,又對虞汀蘭道,“放心,齊大人知道妙漪和裘家的關系,不會出什麽大事。”

勸住虞汀蘭後,裘恕便匆匆離開,乘車去了汴京府衙。

馬車在府衙門口停下時,已是西山日薄、暮冥冥。裘恕掀開車簾,剛走下車,就見一道悉的影從府衙裏跌跌撞撞地走了出來。

“……妙漪?”

裘恕臉微變,連忙迎了上去,從頭到腳地打量,“這是怎麽了?”

蘇妙漪白著臉,用絹帕捂著耳邊,恍恍惚惚地擡頭看了一眼裘恕,“世叔,你怎麽來了?”

“你阿娘讓我來接你。”

裘恕眉頭鎖,朝府衙看了一眼,低聲音,“齊之遠對你做了什麽?”

蘇妙漪搖搖頭,“上車說吧。”

裘恕抿,面上難得沒了溫和之。他沉著臉,吩咐車夫打道回府。

在車上坐穩後,蘇妙漪才放下了手中絹帕,出了頰側淺淺一道破皮的痕。

裘恕神一厲,“這是齊之遠做的?”

“只是不小心傷……”

蘇妙漪眼神閃躲,“齊大人沒對我做什麽,不過是順道帶我去了一趟刑房,看了些犯人刑。世叔,我真的沒事。”

裘恕眉宇不展,將目從那道痕上移開,對外頭的車夫吩咐道,“去濟和館。”

蘇妙漪連忙推辭,“不用了世叔,這麽小的皮傷,回去養幾日就好了……”

“胡鬧!”

裘恕的口吻陡然嚴厲,可見蘇妙漪一臉到驚嚇的神,他又緩和了語調,“兒家傷在臉上,若理不得當,可是要留下疤痕的,豈能視同兒戲?回去讓你阿娘瞧見,定是要心疼死了。”

蘇妙漪啞然。

府衙離濟和館不遠,二人還沒說幾句話就到了。裘恕三步并作兩步下了車,將已經要回家歇息的大夫扯了回來。

大夫看著蘇妙漪頰邊指甲蓋那麽大小、很快都要愈合的傷口:“……”

他一聲不吭地轉去取藥膏,裘恕也跟了出去。

蘇妙漪坐在濟和館側間,隔著半開的簾子就看見裘恕負著手,跟在大夫後來回踱步。

“這傷會不會留疤?”

“我記得你之前給汀蘭開過一種藥膏,消疤去痕十分管用,就是味道不大好聞,你看看這次能不能換個略微好聞些的。”

“藥膏一日要塗幾次?要塗幾日?”

“這幾日需不需要忌口?”

有那麽一瞬,蘇妙漪都覺得外頭喋喋不休、聒噪啰嗦的人不是裘恕,而是蘇積玉!

就好像時自己有什麽小病小痛,蘇積玉都會背著去醫館,逮著個大夫問長問短一樣。若不是那名貴的冠袍帶履時刻提醒著,蘇妙漪幾乎都要下意識地對著外面吼一嗓子“爹你就放過大夫吧”。

下一刻,裘恕掀開簾子,鄭重其事地捧著藥膏進來。

蘇妙漪恍惚中生出的那些錯覺也瞬間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卻是清醒後的惱怒——怎麽會將裘恕和蘇積玉相提并論?!

“你先自己將這藥膏塗上一遍,等晚上睡前再塗一次。”

裘恕把藥膏遞給蘇妙漪,又取來鏡子,耐心地說道,“連著塗個三日,就差不多了。”

“……多謝世叔。”

“既然不出書帕錢,為何不告訴你阿娘,也不來找世叔?”

裘恕忽然問道。

蘇妙漪作一頓,眼簾低垂,手指在藥膏盒上挲著,好一會兒才低聲道,“我不想讓娘親誤會,我同相認,就是為了攀附裘家的富貴,利用你的權勢。”

裘恕啞然失語,片刻後才溫聲道,“妙漪,你想多了,你阿娘絕不會這麽誤會你,世叔更不會。不論你是怎麽想的,世叔都始終將你視為一家人。既是一家人,還談什麽利用和攀附?”

頓了頓,他問道,“所以妙漪,你想做什麽,世叔怎麽才能幫到你?”

蘇妙漪了手裏的藥膏盒,緩緩掀起眼,眼眸深的算計與禍心被一層霧蒙蒙的暗影所掩蓋。

,聲音乍一聽有些猶疑,可卻字字清晰、擲地有聲——

“我要取代沈謙,做書肆行的行首。”

廣告
📖 本章閲讀完成